- 年份
- 2024(9132)
- 2023(13698)
- 2022(11493)
- 2021(11085)
- 2020(9472)
- 2019(22396)
- 2018(21986)
- 2017(42323)
- 2016(22656)
- 2015(25931)
- 2014(25912)
- 2013(25800)
- 2012(23684)
- 2011(21389)
- 2010(20902)
- 2009(19714)
- 2008(19538)
- 2007(17288)
- 2006(14558)
- 2005(13261)
- 学科
- 济(98534)
- 经济(98438)
- 管理(63650)
- 业(63028)
- 方法(50566)
- 企(50375)
- 企业(50375)
- 数学(45821)
- 数学方法(45354)
- 中国(28121)
- 财(24882)
- 农(24504)
- 贸(22045)
- 贸易(22031)
- 易(21504)
- 制(19734)
- 业经(18879)
- 银(18224)
- 银行(18195)
- 行(17350)
- 融(16980)
- 金融(16977)
- 学(16758)
- 务(16075)
- 财务(16027)
- 财务管理(15989)
- 农业(15208)
- 企业财务(15151)
- 地方(14560)
- 理论(14126)
- 机构
- 大学(328861)
- 学院(325084)
- 济(146088)
- 经济(143491)
- 管理(129912)
- 理学(111648)
- 理学院(110532)
- 管理学(108816)
- 管理学院(108203)
- 研究(107976)
- 中国(89889)
- 京(68128)
- 财(67368)
- 科学(61594)
- 财经(54594)
- 所(53024)
- 中心(51621)
- 经(49934)
- 农(49310)
- 研究所(48014)
- 经济学(47045)
- 江(46431)
- 业大(44637)
- 北京(43238)
- 经济学院(42601)
- 财经大学(41145)
- 农业(38926)
- 范(38600)
- 院(38317)
- 师范(38217)
- 基金
- 项目(215579)
- 科学(171783)
- 基金(162226)
- 研究(155728)
- 家(140615)
- 国家(139589)
- 科学基金(121157)
- 社会(102380)
- 社会科(97266)
- 社会科学(97240)
- 基金项目(85034)
- 省(79696)
- 自然(78601)
- 自然科(76895)
- 自然科学(76871)
- 自然科学基金(75547)
- 教育(71829)
- 资助(68356)
- 划(68353)
- 编号(61384)
- 部(50123)
- 成果(48992)
- 重点(47879)
- 创(44651)
- 发(44605)
- 国家社会(43811)
- 教育部(43753)
- 科研(42233)
- 人文(41957)
- 创新(41941)
- 期刊
- 济(150068)
- 经济(150068)
- 研究(96530)
- 中国(60340)
- 财(52222)
- 学报(46650)
- 管理(46537)
- 科学(44488)
- 农(42713)
- 融(38434)
- 金融(38434)
- 大学(36077)
- 学学(34134)
- 农业(28779)
- 技术(28099)
- 财经(27699)
- 经济研究(25840)
- 教育(25353)
- 经(23715)
- 业经(22185)
- 问题(20066)
- 贸(19283)
- 理论(18593)
- 统计(17753)
- 技术经济(16981)
- 国际(16844)
- 实践(16672)
- 践(16672)
- 业(16511)
- 世界(16020)
共检索到481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曙华 黄轲
以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较好的45种关键商品日内5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商品期货价格波动响应机制,识别关键商品节点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商品集群。研究发现,商品的行业聚类特征明显,与传统行业分组相匹配,焦煤所属的能源商品及其下游的黑色商品是核心商品类别,焦煤和玻璃在商品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网络拓扑结构对商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显著影响,网络节点中心性和聚类系数较大的关键商品对商品期货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大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曙华 黄轲
以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较好的45种关键商品日内5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商品期货价格波动响应机制,识别关键商品节点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商品集群。研究发现,商品的行业聚类特征明显,与传统行业分组相匹配,焦煤所属的能源商品及其下游的黑色商品是核心商品类别,焦煤和玻璃在商品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网络拓扑结构对商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显著影响,网络节点中心性和聚类系数较大的关键商品对商品期货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天一 黄卓 佘宇 沈诗涵
文章运用基于极差的GARCH模型(Range GARCH)预测18种中国大宗商品期货的波动率。实证结果表明,对大多数商品期货合约,Range GARCH模型样本内拟合和样本外预测方面的整体表现都比几种常见的GARCH模型更具有优势。这是因为Parkinson极差估计量包含了比日收益率平方更加准确的波动率的信息,而Range GARCH模型相比传统的GARCH模型能更好的利用这些信息,从而获得更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
关键词:
RangeGARCH 大宗商品 波动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庆富 华仁海
为检验重大风险事件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冲击效应,本文在构建基于重大风险事件的随机波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贝叶斯MCMC推断技术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经济事件、政治事件和自然灾害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收益和波动均存在显著的冲击,并且,"利好事件"和"利空事件"对收益和波动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不对称特征;相对而言,各类事件对期货市场影响的显著性、程度和方向既存在一定共性,也具有个体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天顶 曾松
近些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高成长性和高波动性并存,甚至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同步出现“过山车”式市场行情,市场风险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对商品期货市场风险的识别和测量已经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问题。本文选取了基于得分函数的观察驱动模型,采用动态半参数模型架构对期望损失和在险价值进行估计,从而实现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风险的度量和预测。本文研究表明:基于学生-t分布、偏斜学生-t分布以及非对称学生-t分布下的广义自回归得分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单因素广义自回归得分模型相比于所构造的双因素模型,在应用于风险度量时平均损失更小,能够动态性地观测出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风险变化。特别地,化工期货的平均期望损失相对突出,但是波动范围较小;相比之下,能源期货的期望损失极端值较多,期望损失值达到-13.03%;农副产品类商品期货市场的风险程度较低。自2021年1月起,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各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风险聚集。能源、化工、谷物、软商品以及油脂油料期货集中于2021年3月22日—4月14日之间出现较大的期望损失,贵金属和有色金属期货的期望损失风险则集中于2021年1月12日—1月15日之间。在全球经济复苏具备有利因素的背景下,有效应对和规避商品市场风险已经引起市场参与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研究者们的关注。在风险监控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外生事件的冲击,还要注重对期货市场风险的动态测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峰
价格波动性和交易量之间的不确定关系、价格波动性和风险利润的关系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见参考文献[1][7],他们考察了价格波动性和交易量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有非对称关系,相关性如何?价格波动性和风险利润之间是否具有互动关系?上述的这些研究大多数针对美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庆富 徐闻宇 方磊
为研究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假日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特征,本文从收益和波动出发,在构建学生分布随机波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MCMC模拟技术对中国铜、铝、橡胶、大豆、豆粕和小麦期货市场的假日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假日前和假日后信息对商品期货交易收益及其波动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不同交易品种而言,其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更具体地,对各类假日分别进行分析发现,元旦、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的假日前和假日后信息对商品期货收益及其波动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且比分类之前假日前和假日后信息的影响能力明显增强,其个性特征也更加突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宇
本文以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3类主要期货价格指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期货收益同时存在波动聚集性、非对称杠杆效应以及条件"有偏"和"尖峰胖尾"特征状况下的市场风险价值(VaR)计算模型。同时,运用更加严谨和稳健的动态分位数回归(Dynamic quantile regression)检验法,对各类不同波动模型和收益分布假定下的VaR估计精度进行了全面的后验分析(Backtesting)。实证结果发现,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但是,假定条件收益服从有偏学生分布(Skewed student distribution)的波动率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测度精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晓凤 朱航聪
商品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公开和连续的价格参考,规避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对企业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和合理控制生产规模具有关键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近年来部分大宗商品出现了价格大幅波动等风险,不仅给自身种类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整个商品期货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溢出。为了进一步探究商品期货市场风险溢出关系,文章运用时变Copula模型和CoVa R模型对商品期货市场内农产品、金属、化工材料和能源这四大种类期货进行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化工材料期货和金属期货对外风险溢出效应最强,能源期货接收到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农产品期货无论是对外风险溢出还是接收其他期货风险溢出效应都最弱。
关键词:
商品期货 Copula模型 风险溢出效应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卜林 任硕
选取2015—2021年的日度数据,基于VAR模型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个层面可以考察我国不同种类商品期货间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收益率总溢出在样本期内呈“U”型走势,而波动率总溢出对极端风险事件的冲击更敏感。(2)化工和软商品分别为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中重要的价格引导者和风险发送者,而谷物和贵金属均为价格与风险的净接收者。此外,10种商品期货的收益率溢出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波动率溢出对不同极端风险事件冲击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化工的波动溢出对疫情冲击的敏感度较高,软商品的波动溢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更高。(3)商品期货之间的收益率溢出和波动率溢出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研究结论对政府政策制定以及投资者决策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商品期货 溢出指数 价格关联 波动关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尔康
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现状分析和改进对策高尔康我国从1987年开始重新研究有关期货交易方面的理论,1992年召开的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探索期货交易,试办期货市场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任务。综观几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实践,虽然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建
当前,伴随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景气和欧债危机的蔓延,我国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发达国家不断向货币市场释放流动性,输入式通胀存隐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战升温;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而近期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跌停,汇率战拉开序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局部战事此起彼伏。这一切,对大宗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引起商品价格巨幅波动且周期缩短,使我国企业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价格风险。相关企业必须作出快速反应,建立期货风险管理模式,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迎接挑战。
关键词:
价格风险加剧 避险模式建立 基本操作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智超 许争 陈瑞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与商品期货市场间的传导关系,并采用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上涨(下跌)和上游公司股价的上涨(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下跌和下游公司股价的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这说明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受下游需求的影响较大,但其价格波动对上游企业的冲击较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亮
研究投资者情绪在股票和商品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对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资本市场的网络结构以及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可以有效统一两个市场的衡量标准,避免了以往研究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通过对投资者情绪的跨市场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投资者情绪对跨市场的资产收益率及资产波动率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两个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溢出现象,且股价下跌后股票投资者情绪对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变得更为显著。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波动溢出 搜索指数 信息溢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伟 杨斯童
在关联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相互溢出影响下,由风险传染而形成的多市场波动趋同现象正呈现多爆发、强影响、广扩散与久持续等系列特征,为了结合上述特征合理测度并有效应对这类风险跨市场传染现象,文章以我国商品期货为具体实证对象,分别从综合测度、网络分析与趋势演化三个角度对风险跨市场传染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中,先立足Diebold-Yilmaz公式构建了风险跨市场传染测度指数,并结合网络分析、派系类分及趋势演化等方法,提出了风险跨市场传染现象的综合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九个商品期货为对象,进行了新模型、新方法和新过程下的系列实证,并得出结论:商品期货风险跨市场传染现象具备网络性与时变性,并呈现市场差异性和影响不对称性;商品期货风险跨市场传染现象派系类分具备总体一致性与个体交叉性;商品期货风险跨市场传染主要通过点传染及派系传染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碳市场:价格波动及风险测度——基于EUETS期货合约价格的实证分析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信贷市场运行分析
价格波动下的大豆期货市场投资研究——基于我国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视角
期货市场金融化、投机诱导与大豆期货价格波动——基于CBOT大豆期货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
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以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为例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基于溢出指数法的实证研究
利用期货市场转移南水北调中水价波动的风险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国内通货膨胀——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期货市场风险成因分析
我国期货市场期货价格收益、交易量、波动性关系的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