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5)
- 2023(4302)
- 2022(3589)
- 2021(3210)
- 2020(2810)
- 2019(6546)
- 2018(6302)
- 2017(13408)
- 2016(7005)
- 2015(7801)
- 2014(7755)
- 2013(7970)
- 2012(7468)
- 2011(6728)
- 2010(6638)
- 2009(6311)
- 2008(6290)
- 2007(5368)
- 2006(4536)
- 2005(3955)
- 学科
- 济(41197)
- 经济(41169)
- 方法(26743)
- 数学(25664)
- 数学方法(25491)
- 业(23411)
- 管理(23269)
- 企(19711)
- 企业(19711)
- 财(12117)
- 务(8799)
- 财务(8779)
- 财务管理(8765)
- 企业财务(8507)
- 贸(8232)
- 贸易(8229)
- 易(7988)
- 中国(6990)
- 农(6646)
- 融(6267)
- 金融(6267)
- 业经(5573)
- 地方(5304)
- 制(5171)
- 银(4997)
- 银行(4994)
- 行(4692)
- 农业(4490)
- 技术(4463)
- 出(4044)
- 机构
- 大学(108044)
- 学院(105477)
- 济(52780)
- 经济(52067)
- 管理(44403)
- 理学(39322)
- 理学院(39049)
- 管理学(38552)
- 管理学院(38366)
- 研究(29470)
- 财(26064)
- 中国(24235)
- 财经(21738)
- 经(20013)
- 京(19721)
- 经济学(18254)
- 经济学院(16856)
- 财经大学(16621)
- 中心(14337)
- 商学(13854)
- 融(13828)
- 科学(13788)
- 商学院(13752)
- 江(13627)
- 金融(13617)
- 所(13240)
- 业大(12695)
- 北京(12199)
- 农(12086)
- 经济管理(12006)
- 基金
- 项目(70589)
- 科学(57272)
- 基金(55718)
- 研究(49790)
- 家(47070)
- 国家(46747)
- 科学基金(42019)
- 社会(35371)
- 社会科(34052)
- 社会科学(34040)
- 基金项目(28877)
- 自然(26991)
- 自然科(26482)
- 自然科学(26480)
- 自然科学基金(26055)
- 资助(25416)
- 省(25305)
- 教育(24091)
- 划(21249)
- 编号(18111)
- 部(17578)
- 教育部(16196)
- 国家社会(15693)
- 人文(15631)
- 重点(15032)
- 大学(14520)
- 创(14508)
- 成果(14275)
- 科研(13933)
- 社科(13584)
共检索到147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建梅
长期以来,期货被投资者视为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工具,不适合做长期投资,特别是商品期货,由于有实物交割的压力,更是被投资者排除在其组合之外。本文分析了商品期货的特点及商品期货优化投资组合的原因,并对商品期货优化投资组合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有效利用商品期货能够获得投资组合更优的收益/风险比。
关键词:
商品期货 优化 投资组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茂军 王文华
在分析库存对商品期货基差影响的理论基础上,借助于三次样本回归方法检验了中国铜期货、铝期货和燃油期货与其相应库存之间的非线性递减关系,发现在商品缺货时,铜期货基差和铝期货基差分别与其库存成负相关关系;在商品充足时,库存对铜期货基差和铝期货基差的影响不显著;燃油期货基差与其库存成负相关系,且不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影响。
关键词:
商品期货 基差 库存 三次样条回归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茂军 王文华 秦学志
本文采用2003年12月到2013年11月期间的金属类期货、农产品类期货,燃油化工类期货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三类期货的风险溢价、系统风险溢价和基差风险溢价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风险溢价,同种商品期货风险溢价的存在性随到期日变化;资本市场对金属类和农产品类商品期货的系统风险溢价影响显著;绝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基差风险溢价。
关键词:
商品期货 风险溢价 基差风险 系统风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茂军 王文华 秦学志
本文采用2003年12月到2013年11月期间的金属类期货、农产品类期货,燃油化工类期货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三类期货的风险溢价、系统风险溢价和基差风险溢价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风险溢价,同种商品期货风险溢价的存在性随到期日变化;资本市场对金属类和农产品类商品期货的系统风险溢价影响显著;绝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基差风险溢价。
关键词:
商品期货 风险溢价 基差风险 系统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尊信 徐晓光
商品库存是剖析货币政策在商品市场传导机制的关键切入点。本文尝试借助库存理论的供求均衡(而非无套利均衡)分析框架来重构货币政策下的商品价格"超调模型"。理论分析发现:货币政策的直接效应是通过市场利率调整资金占用成本,间接效应则是改变市场库存均衡点,进而影响商品价格预期变动;扩张性货币政策易引发商品价格超调,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却易导致商品价格调整不足。其后,通过期货市场风险供求均衡思路将风险溢价理论和库存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由期货基差变动验证货币政策在商品市场的传导机理,为理论检验提供实证框架。将理论模型运用于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合约,发现实证结论很好地支持了相关理论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库存 商品价格 动态演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智超 许争 陈瑞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与商品期货市场间的传导关系,并采用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上涨(下跌)和上游公司股价的上涨(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下跌和下游公司股价的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这说明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受下游需求的影响较大,但其价格波动对上游企业的冲击较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国祥 李文
针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严重缺乏权威市场指数的现状,本文着眼于全球商品指数的发展趋势,探索并解决了成分商品入选、计价合约选取、权重设计和权重漂移这四个在编制中国商品指数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设计并编制了中国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CFPI)和中国商品期货投资指数(CCFII),其中CCFII的编制在我国尚属首次。实证检验表明:在市场标尺性方面,本文编制的CCFPI在具有更好标尺性和更低波动性的同时,又具有对宏观经济更强的预警作用,而且与全球商品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更高;在可投资性方面,本文编制的CCFPI和CCFII均具有更高的单位风险收益和更好的投资组合效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耿正龙 赵树枫
本文以我国郑州期货市场中的期货合约为研究对象,应用AR(2)-TARCH模型进行了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得出郑州期货市场处于弱式有效的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 樊亚利
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长期均衡方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反应、方差分解来全面分析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的形成。因此,本文建议应引导新疆棉农利用期货价格信息、取消阻碍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有关规定、利用期货价格走势来制订新疆棉花产业保护政策。
关键词:
棉花 期货价格 实证检验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辛宇 陈工孟
随机游动模型的方差比率检验方法可以被用于检验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有效性程度。对1999-2004年间六个商品期货品种的收盘价和结算价的分阶段(1999-2001和2002-2004)检验结果表明:铜期货市场在整个样本期间都基本上达到了弱式有效,而铝、天胶、大豆/豆一、豆粕等品种在2002-2004年间的有效性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在2002-2004年间,小麦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些实证结果表明监管当局应该汲取以往期货市场大幅震荡的教训,有针对性地继续努力改进并提高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水平。
关键词:
中国 商品期货 随机游动 方差比率检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旭芬
随着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交割,合约双方会因期现套利、套期保值以及投机等交易行为使博弈加剧,可能引发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将比较基准的选择延展到到期日前后的2个相邻交易日,对沪深300指数期货到期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可以更全面地研究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货市场收益率在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到期日前一个交易日的全天出现异常下降,现货市场收益波动性在到期日的下午与到期日后一个交易日的上午出现异常加剧。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到期日效应 比较基准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平 刘泽豪 范中杰
该文研究了中国于2013年9月重启国债期货交易对利率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和双向集群标准误差调整,实证检验了国债期货对于利率波动性的影响,并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国债期货正式交易的推出显著降低了利率市场的波动性;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推出也降低了波动性,但是降低幅度小于国债期货的正式推出。据此,加快国债期货市场建设,推出更加多元化的国债期货合约,能提高利率市场的稳定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蓓 齐中英
本文从考察期货价格与未来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入手,在风险溢价理论框架下,借助协整分析法对我国两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有效性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大豆和小麦期货价格与未来现货价格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对最后交易日现货价格具有预测能力,且大豆、小麦期货市场都支持风险溢价假说,在风险溢价条件下呈现有效状态。
关键词:
农产品期货市场 市场效率 风险溢价 协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曦之 汤怀林
掌握期现价格关系的周期性差异信息,对期货市场参与者开展套利交易和风险对冲至关重要。本文运用频域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从周期性角度分析PTA、螺纹钢、铁矿石三个商品期货品种的价格发现功能,克服传统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仅能从时域维度进行研究的局限。结果发现:周期的选择显著影响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检验结果,PTA期货在任何长度的周期内均能够发挥对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且周期越短,价格发现功能越显著;螺纹钢期货在部分周期内对现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而铁矿石期货近年来也在部分周期内对现货表现出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基于此,应加强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周期性研究、通过完善市场结构提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充分考虑周期性在构建交易策略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