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0)
- 2023(7253)
- 2022(5243)
- 2021(4606)
- 2020(3627)
- 2019(8063)
- 2018(7706)
- 2017(15530)
- 2016(7934)
- 2015(9059)
- 2014(9000)
- 2013(8653)
- 2012(7593)
- 2011(6755)
- 2010(7081)
- 2009(7145)
- 2008(6065)
- 2007(5689)
- 2006(5253)
- 2005(5223)
- 学科
- 济(35982)
- 经济(35950)
- 融(26125)
- 金融(26125)
- 业(24458)
- 银(22945)
- 银行(22940)
- 行(22339)
- 管理(21889)
- 中国(20021)
- 企(19673)
- 企业(19673)
- 方法(12238)
- 中国金融(11123)
- 制(11114)
- 农(11109)
- 数学(10912)
- 数学方法(10867)
- 财(10335)
- 业经(10199)
- 地方(9573)
- 贸(7681)
- 贸易(7667)
- 务(7593)
- 财务(7568)
- 财务管理(7560)
- 农业(7544)
- 易(7451)
- 体(7370)
- 企业财务(7305)
- 机构
- 学院(112382)
- 大学(110873)
- 济(52755)
- 经济(51719)
- 管理(41042)
- 中国(38753)
- 研究(37863)
- 理学(34143)
- 理学院(33857)
- 管理学(33378)
- 管理学院(33182)
- 财(26676)
- 京(22787)
- 财经(21102)
- 中心(20188)
- 融(19403)
- 经(19175)
- 银(19158)
- 金融(19044)
- 科学(18900)
- 银行(18508)
- 经济学(18275)
- 所(18220)
- 江(17220)
- 行(17214)
- 农(16582)
- 经济学院(16532)
- 研究所(15997)
- 财经大学(15896)
- 人民(15277)
- 基金
- 项目(68800)
- 科学(54929)
- 研究(52767)
- 基金(51004)
- 家(43094)
- 国家(42726)
- 科学基金(37486)
- 社会(35506)
- 社会科(33908)
- 社会科学(33898)
- 省(26608)
- 基金项目(26230)
- 教育(23214)
- 自然(22037)
- 自然科(21609)
- 自然科学(21606)
- 编号(21446)
- 划(21432)
- 自然科学基金(21246)
- 资助(20741)
- 成果(17483)
- 发(15959)
- 重点(15572)
- 国家社会(15329)
- 部(15056)
- 创(14815)
- 课题(14635)
- 性(14341)
- 创新(13916)
- 制(13730)
共检索到186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殷剑峰
在过去几年中,商品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衍生品交易量大幅度超过了实物的产量,而在衍生品市场中,金融机构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商品买家和卖家,成为了市场的主动性力量。商品市场这种"金融化"现象改变了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以油价为例,实证分析表明,自2003年以来油价的暴涨,其系统性的推动因素就在于石油衍生品市场金融机构过于活跃、甚至是投机性质的交易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剑 陈烨 李崇光
本文构建了商品期货市场"泡沫综合指标"和归因分析模型,测度了2006~2015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整体水平和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商品金融化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近10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泡沫程度总体可控,剧烈泡沫现象主要发生于2008~2011年金融危机期间;(2)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金融化特征,股票指数与商品价格泡沫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我国股票市场与商品市场表现出"此消彼长"的资本轮动关系;(3)金融因素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复杂特征,金融因素对商品价格泡沫形成机制的影响程度弱于宏观经济因素。本文认为,准确评估和科学防范商品金融化现象及其对商品定价机制的潜在影响,对于推进商品期货市场和商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宗成 吕永琦 徐杰
本文将理性投机泡沫研究运用到商品市场,通过对便利收益的理论分析,构造商品市场超额收益,并采用持续期依赖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上海金属铝市场的泡沫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这段时期内,特别是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商品铝市场存在投机泡沫。这表明我国商品市场的效率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货交易制度,提高商品市场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校明 吴星南
泡沫经济、泡沫金融与泡沫政绩冯校明,吴星南自80年代以来,控制信贷规模和调整信贷结构,几乎成了每年金融方针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各行社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其原因在于投资规模膨胀、资金需求猛增,拉动剧烈的通货膨胀这种恶性循环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但是,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念林
过度金融化市场引致的资产泡沫拉升型通胀,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前在美国等国家出现持续通胀的重要原因。美国在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过度金融化引致的资产泡沫拉升型通胀,对传统经济学经典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效能已产生明显冲击。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治理源于虚拟经济层面的通胀,宜与有效金融监管相结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仲晏晏
2016年,在"去库存"的背景下一二线热点城市迎来了又一波楼市热潮,而对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效果却不甚明显,城市间分化日趋加剧。2017年以来,各地调控力度不断升级,出台了一系列限购、限贷、限售政策,控制房地产投机行为。现有的研究常常割裂地看待人口因素或金融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而本文将多个金融因素融入经济金融化指标体系,探讨房价中的泡沫部分,整体反映了人口结构因素和金融因素对房地产泡沫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金融化 房地产泡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蕊 綦建红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密切度的加深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而且使金融市场经济泡沫发生的广度和深度今非昔此,总结有关金融市场泡沫理论的文献,不仅可以把握泡沫研究的根本和精髓,也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泡沫 理性泡沫理论 狂热泡沫理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蓉
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到近年来各国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投机泡沫事件层出不穷,大多以崩溃告终并对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然而,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至今尚未得出“泡沫”的公认定义,普遍的说法是美国经济学会前会长Kindleberger对泡沫的描述:“一种或一系列资产的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上涨,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预期价格还会上涨,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翔 刘璐 李伦一
本文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8年至2015年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其驱动作用虽弱于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和中性技术冲击,但却明显强于货币政策冲击和财政政策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产生平抑效应;危机后,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放大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导致金融化产生放大效应的主要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翔 刘璐 李伦一
本文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8年至2015年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其驱动作用虽弱于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和中性技术冲击,但却明显强于货币政策冲击和财政政策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产生平抑效应;危机后,金融化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放大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导致金融化产生放大效应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庆丰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等金融中介间接参与金融市场投资。投资者和金融中介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转嫁倾向使得金融中介的投资决策并不总是以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本文通过模型分析,证明了金融中介的风险转移倾向容易导致风险资产的均衡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引起资产泡沫的产生。
关键词:
金融中介 代理投资 资产泡沫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楠
金融自身的泡沫化问题作为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成为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健康发展的重大威胁。这篇论文以中国金融泡沫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剖析金融泡沫化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泡沫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分别从我国银行体系、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选取了12项经济指标,通过采用编制泡沫化指数的方法对1992-2001年十年间我国金融泡沫化水平的相对变动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文章还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如何有效地控制我国金融体系的泡沫化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泡沫化 实证分析 内在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蔡楠
金融自身的泡沫化问题作为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正成为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健康发展的重大威胁。这篇论文以中国金融泡沫化问题为研究对象 ,在剖析金融泡沫化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泡沫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文章分别从我国银行体系、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选取了 12项经济指标 ,通过采用编制泡沫化指数的方法对 1992~ 2 0 0 1年十年间我国金融泡沫化水平的相对变动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 ,文章还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如何有效的控制我国金融体系的泡沫化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泡沫化 实证分析 内在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鲍银胜
2008年11月份之后,受宽松性货币政策影响,以房地产和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2009年在我国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CPI指数却是持续走低。2009年资产价格与CPI指数之间出现的背离走势,一方面引发了目前经济学界对CPI指数能否准确反映通胀程度的深层次思考;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在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宏观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