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8)
- 2023(8894)
- 2022(7789)
- 2021(7339)
- 2020(6447)
- 2019(14936)
- 2018(14661)
- 2017(29247)
- 2016(16187)
- 2015(18374)
- 2014(18937)
- 2013(18812)
- 2012(17963)
- 2011(16274)
- 2010(16512)
- 2009(15645)
- 2008(16119)
- 2007(15228)
- 2006(12931)
- 2005(11874)
- 学科
- 济(68580)
- 经济(68507)
- 管理(48518)
- 业(47228)
- 企(39080)
- 企业(39080)
- 方法(34754)
- 数学(30729)
- 数学方法(30380)
- 财(21030)
- 农(17708)
- 中国(16701)
- 制(16573)
- 学(15685)
- 贸(14608)
- 贸易(14600)
- 易(14150)
- 业经(12641)
- 务(12617)
- 财务(12581)
- 财务管理(12538)
- 银(12002)
- 银行(11969)
- 企业财务(11940)
- 融(11768)
- 金融(11766)
- 地方(11684)
- 行(11365)
- 体(11334)
- 农业(11035)
- 机构
- 大学(246099)
- 学院(242644)
- 济(99769)
- 经济(97520)
- 管理(91158)
- 研究(82442)
- 理学(77814)
- 理学院(76902)
- 管理学(75493)
- 管理学院(75016)
- 中国(64525)
- 京(52265)
- 科学(51226)
- 财(49951)
- 农(45194)
- 所(43739)
- 财经(39258)
- 研究所(39218)
- 中心(38748)
- 江(37756)
- 业大(37373)
- 农业(35919)
- 经(35615)
- 北京(33015)
- 经济学(31409)
- 范(30697)
- 师范(30337)
- 州(29747)
- 财经大学(29234)
- 院(28805)
- 基金
- 项目(153915)
- 科学(120015)
- 基金(112773)
- 研究(108309)
- 家(99139)
- 国家(98345)
- 科学基金(83110)
- 社会(68181)
- 社会科(64635)
- 社会科学(64612)
- 基金项目(59303)
- 省(58825)
- 自然(55191)
- 自然科(53963)
- 自然科学(53942)
- 自然科学基金(53024)
- 教育(50527)
- 划(50357)
- 资助(47966)
- 编号(43197)
- 成果(36383)
- 部(35064)
- 重点(34725)
- 发(31837)
- 创(31041)
- 科研(30133)
- 教育部(29826)
- 课题(29768)
- 性(29317)
- 大学(29185)
- 期刊
- 济(111542)
- 经济(111542)
- 研究(71789)
- 中国(47644)
- 学报(43022)
- 财(42212)
- 农(40249)
- 科学(37082)
- 管理(32718)
- 大学(31934)
- 学学(30215)
- 农业(26375)
- 融(25976)
- 金融(25976)
- 教育(23271)
- 财经(21015)
- 技术(20080)
- 经济研究(17999)
- 经(17984)
- 业经(16829)
- 问题(14990)
- 业(14422)
- 贸(13692)
- 版(13083)
- 技术经济(12888)
- 理论(12630)
- 统计(12298)
- 商业(11421)
- 国际(11276)
- 实践(11269)
共检索到367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洪刚 陈迅
本文首先描述了恐慌性购买的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的4大具体原因:我国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环境、公共信息传导不畅、消费观念的不成熟、投机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提出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及时为公众释放价格信息,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关键词:
商品市场 恐慌性购买 抢购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新 林沁 范秀成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与不断持续导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相继出现恐慌性购买,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管理与社会秩序稳定,但对于其形成机理却缺乏关注与研究。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确实会引起消费者的恐慌性购买,病害类危机事件较之于灾害类危机事件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恐慌性购买;社会学习与控制补偿起共同中介作用;解释水平对共同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即低解释水平者面对灾害类危机事件时更善于社会学习,而高解释水平者面对病害类危机事件时更易于控制补偿。研究结论不仅对深化与丰富公共危机事件、恐慌性购买和解释水平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机构等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新 范秀成 杨建华 张成虎
新冠等传染性疾病疫情仍然在持续的迭代扩散,其曾经不断引发的恐慌性购买前所未有。虽然已有研究探究了传染性疾病疫情的严重性、持续性和干预性等对消费者恐慌性购买的影响,但却鲜有研究其反复性的影响。基于心理应激理论与心理韧性理论,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查了传染性疾病疫情反复影响消费者恐慌性购买的内在机理与边界条件,并采用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实验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1个田野调查和3个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1)传染性疾病疫情反复确实会引起消费者的恐慌性购买,而且垂直性反复较之于水平性反复的影响更为严重;(2)心理应激与心理韧性会共同中介它们之间的影响,其中前者起着积极中介效应,而后者起着消极中介效应;(3)消费者结构化需求会对共同中介产生调节作用,即高结构化需求者更容易让心理应激中介效应占优,而低结构化需求者更容易让心理韧性中介效应占优。这些研究结论不仅对深化和完善重大公共危机理论和消费者恐慌性购买理论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消费者、厂商和监管机构等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 杨云红 龚六堂
由于借款人还款决策存在策略互补性,小额信贷公司面临恐慌性逃债问题。借助惩罚承诺与合适的融资结构安排,小额信贷公司可以缓解恐慌性逃债。本文在全局博弈的框架下对此展开了研究并发现:(1)小额信贷公司存在约定过高的惩罚力度的激励,而过高的惩罚承诺会降低小额信贷公司实际执行惩罚承诺的可信度,加剧恐慌性逃债;(2)小额信贷公司私人最优的资本充足率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政府对小额信贷公司的资本充足率进行监管有其存在必要性;(3)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小额信贷公司约定的惩罚力度,从而增强惩罚承诺的可信度,缓解恐慌性逃债。基于本文的模型,我们就缓解恐慌性逃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额信贷 资本充足率 惩罚承诺 还款激励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吉丽喆
政府内审购买社会服务(简称购买服务)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协议形式将其部分或全部的内审职能委托给外部机构执行,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理念和模式的一种创新。(一)政府内审购买服务的基本要素1.购买主体。主要是各级行政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等。购买主体应按照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资金效益等原则,结合实际,选择适合本机构特点和需求的内审购买服务内容,
关键词:
购买服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思跃 梁鉴标
市场情绪是影响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为了考察多个市场中恐慌情绪的联动问题,本文采用半参数的时变藤Copula函数对多市场情绪的联动结构进行刻画,并利用支持向量机为其估计变量的边缘密度函数,构建不依赖模型与分布假设的SVM-DynaMiC Vine Copula系统;以美国、韩国、香港三个市场的ViX恐慌指数为研究对象的实证发现,三个市场间的相依结构存在显明的时变效应,且当前市场相依结构与次贷危机前期非常相似,作为预警信息值得关注;此外,压力测试发现,市场反应存在不对称性,美国市场更容易受香港市场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增霆
银行业对非标债权类金融资产的运用及同业交易,正是此次恐慌的风险源2013年6月下旬发生的流动性恐慌是近些年国内金融体系最突出的系统性风险事件。它由部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紧张引起,短期内造成了货币市场利率急剧上升,并引发银行同业交易阻滞、信贷收紧、货币市场基金挤兑等混乱状况。银行业对非标债权类金融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爱民 葛琛 遥远
流动性枯竭造成的股灾表明,流动性在危机时期会表现出自我强化加速下滑的趋势,投资者对流动性枯竭的恐慌可产生风险溢价。为扩展传统的流动性资产定价模型,本文基于幂律分布假设和Hill估计量构造了极端流动性风险因子。本文还发现了以下实证结论。第一,极端流动性风险因子对股市流动性危机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第二,极端流动性风险因子在个股层面有显著的风险溢价,基于该因子构造的定价模型优于其他传统模型。第三,极端流动性风险因子对未来市场收益率有显著的解释力,能指示未来产出和投资的下降以及通货紧缩和流动性紧张的出现。本文在理论上扩展了流动性资产定价模型,深化了对危机时期流动性特殊性质的认识,也对投资实务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
流动性资产定价模型 流动性枯竭 股票价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John L.Glascock 陈勇 王锋 苏虹
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并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本次危机的五个关键问题入手,对危机如何产生以及危机的一些关键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由流动性恐慌导致的危机进行了反思,回答了为何本次危机会由次贷市场上一个较小的调整而引发问题,得出一些如何应对未来危机的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雅玲
当前国际金融心理恐慌大于实际状况,政策预期作用大于实际调整力度,但市场应对与驾驭能力可以掌控波动的价格与调节的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崧 陈国兴
一、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近几年来,温州地区广大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镇企业和家庭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年产值数亿元的十大专业商品市场。如苍南县宜山区的再生晴纶衣裤和塑料编织,乐清县柳市区从事五金电器、矿灯生产的人员有近四千多人,他们前面设店,后面办厂,在五百米长的街道上开设了七百多个门市部。其他如苍南县金乡镇的塑片、徽章,永嘉县桥头镇的钮扣、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遥 李朋林
文章对股改中股市的异常波动现象,通过协整检验和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的实证分析,得出本轮股改中股价下跌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大小非解禁本身,而是由解禁所引起的市场中的恐慌心理。并经进一步的分析可得,股市中恐慌的来源是机构投资者,其由此产生的规避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上述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股改中对价设计的不合理。
关键词:
大小非 解禁 恐慌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蔡晶晶 杨文学
建立生态公共服务政府购买机制,加快我国政府生态管理职能转变,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建设,有助于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是地方政府继林权改革后实行的环境保护政策创新,也是行政性的生态公共服务购买方式。文章基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平县、顺昌县和沙县的实地数据,围绕直接赎买、租赁、改造提升等不同模式,分析政府控制和社会动员不同强度下,各地商品林赎买的绩效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主要结论:(1)在政府控制强的地区,政策宣传到位,使民众了解政策目的,对政策的生态绩效有正向作用。(2)林改中没有细分林权的地区,小农户林地少、资本量小,被排除在政策之外,对政策的经济绩效评价最差。(3)在政府禁伐控制度较松,允许社会力量参与改造提升的地区,政府回应性差将显著降低政策的经济绩效。(4)拥有森林经营经验有助于提升严格控制区农户的经济效益,对弱行政控制区的生态绩效也有较大帮助。研究得出2点启示:(1)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商品林赎买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减少民众的抵触情绪;根据各地林权细分的具体情况,允许制度多样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拓展民间资本的投融资渠道,将绿色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扶贫治理结合起来,推进"生态的经济化",实现投资的乘数效应。(2)要加强政府回应性,想方设法将小农户纳入生态扶贫工作中。因地制宜采用经济补偿(补助)、特许经营、合同外包、项目申请制等政策工具,通过多样化的购买方式推进生态服务市场化供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克竞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相关热议已成为当前深化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与经济增长方式的焦点话题。现有文献虽在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风险、制度设计和国际比较等方面多有论述,但多限定于单因素、局部、短期、静态的规范分析或实证检验,较少将地方政府债务各主要成因纳入一个长期动态模型中展开彼此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采用2000-2012年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由地方政府负债、地方公共预算收支缺口、地方政府性投资支出、地方财政民生支出、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地区城镇化水平六个主要变量组成的VAR或VEC模型,重点分析现行地方财政体制、经济增长模式、民生支出压力、土地财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如果不是日本强震,相信世界上许多人并不会知道地球上有一个福岛地名的存在,而如果不是14米高海啸的巨大破坏,肯定有绝对多数非日本国居民并不了解福岛还盘踞着全球最大的核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