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8)
- 2023(11976)
- 2022(9528)
- 2021(8535)
- 2020(6822)
- 2019(15304)
- 2018(14870)
- 2017(28510)
- 2016(15843)
- 2015(17244)
- 2014(17219)
- 2013(16467)
- 2012(15096)
- 2011(13634)
- 2010(13602)
- 2009(12518)
- 2008(12489)
- 2007(11118)
- 2006(10100)
- 2005(8976)
- 学科
- 济(61686)
- 经济(61608)
- 管理(45636)
- 业(44463)
- 企(33941)
- 企业(33941)
- 方法(24680)
- 数学(21772)
- 数学方法(21469)
- 农(21198)
- 中国(18811)
- 财(16761)
- 业经(15277)
- 学(14309)
- 农业(14296)
- 贸(14289)
- 贸易(14284)
- 易(13925)
- 制(12071)
- 地方(11997)
- 策(11284)
- 环境(10619)
- 银(10386)
- 银行(10329)
- 行(9839)
- 务(9799)
- 财务(9767)
- 财务管理(9752)
- 技术(9670)
- 融(9620)
- 机构
- 学院(228148)
- 大学(227324)
- 济(93769)
- 经济(91972)
- 管理(84346)
- 研究(82893)
- 理学(73205)
- 理学院(72365)
- 管理学(70885)
- 管理学院(70497)
- 中国(61148)
- 科学(53120)
- 农(48723)
- 京(47780)
- 财(43389)
- 所(43332)
- 研究所(39870)
- 业大(39140)
- 农业(38806)
- 中心(36758)
- 江(34911)
- 财经(34351)
- 经(31393)
- 院(29948)
- 北京(29532)
- 范(29496)
- 经济学(29209)
- 师范(29055)
- 州(27139)
- 经济学院(26529)
- 基金
- 项目(157651)
- 科学(123631)
- 基金(115579)
- 研究(108941)
- 家(104526)
- 国家(103675)
- 科学基金(86940)
- 社会(70646)
- 社会科(67035)
- 社会科学(67017)
- 省(61276)
- 基金项目(60367)
- 自然(57823)
- 自然科(56545)
- 自然科学(56521)
- 自然科学基金(55546)
- 划(52780)
- 教育(49354)
- 资助(46682)
- 编号(42051)
- 重点(36325)
- 发(34654)
- 部(34438)
- 成果(33843)
- 创(32715)
- 创新(30736)
- 计划(30675)
- 科研(30569)
- 国家社会(29922)
- 课题(29894)
- 期刊
- 济(101541)
- 经济(101541)
- 研究(65553)
- 农(44897)
- 学报(43973)
- 中国(42487)
- 科学(38577)
- 大学(32178)
- 财(31476)
- 学学(30819)
- 农业(30324)
- 管理(30175)
- 融(22378)
- 金融(22378)
- 教育(21297)
- 业经(17629)
- 经济研究(17573)
- 技术(17005)
- 财经(16587)
- 业(15948)
- 经(14262)
- 问题(13823)
- 版(12676)
- 贸(12448)
- 业大(12117)
- 国际(11296)
- 科技(11221)
- 技术经济(10605)
- 商业(10530)
- 农业大学(10293)
共检索到334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宁 张露 童庆蒙
基于资本要素禀赋理论,构建农产品商品化率影响农户化肥施用量的理论模型,以阐明商品化率对化肥用量的影响机理,并结合湖北省江汉平原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产品商品化率对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具有拐点效应,二者呈现“倒U”型变动特征,转折的临界点为69.15%;(2)稻谷商品化率低于69.15%时,土地细碎化和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化肥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土地均分制造成的土地细碎问题和家庭经营重心转向非农活动是引发低商品化率农户短期行为的诱因所在;(3)稻谷商品化率高于69.15%时,服务外包和土地经营规模对化肥用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参与农业分工和开展农地规模经营能够激发高商品化率农户的长期行为。基于稻谷商品化率拐点前后的减量影响差异,认为低商品化率农户是化肥减量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引导其减量的策略在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同时为机械化等节约人工的作业破除障碍;高商品化率农户的减量策略则在于鼓励有经营能力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支持有交易能力的农户参与农业分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宁 张露 童庆蒙
基于资本要素禀赋理论,构建农产品商品化率影响农户化肥施用量的理论模型,以阐明商品化率对化肥用量的影响机理,并结合湖北省江汉平原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产品商品化率对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具有拐点效应,二者呈现“倒U”型变动特征,转折的临界点为69.15%;(2)稻谷商品化率低于69.15%时,土地细碎化和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化肥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土地均分制造成的土地细碎问题和家庭经营重心转向非农活动是引发低商品化率农户短期行为的诱因所在;(3)稻谷商品化率高于69.15%时,服务外包和土地经营规模对化肥用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参与农业分工和开展农地规模经营能够激发高商品化率农户的长期行为。基于稻谷商品化率拐点前后的减量影响差异,认为低商品化率农户是化肥减量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引导其减量的策略在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同时为机械化等节约人工的作业破除障碍;高商品化率农户的减量策略则在于鼓励有经营能力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支持有交易能力的农户参与农业分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钰凤 刘进 许庆
本文探讨了21世纪以来中国化肥减量政策变迁及其内在逻辑。本文发现,中国从化肥行业和化肥施用两方面“双管齐下”推进化肥减量,其中,化肥行业市场化改革是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渐进开展,大致经历了“主动改革—被动改革—主动改革”的历程,其目的是优化化肥供给,为农民正确购买和施用化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化肥施用方面,基于中国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庞大且存在较大异质性的现实,政府从技术推广和制度变革两个维度对不同农户实施差异化措施,意图对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进行直接干预,是推动化肥减量的主要手段。本文认为,接下来要继续从化肥行业和化肥施用两方面、遵循差异化政策思路推进化肥减量。
关键词:
化肥减量政策 化肥行业 化肥施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晓玫
随着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推进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中国也在2015年发布了化肥减量使用的具体目标与实施细则,确立化肥使用减量化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方式。本文基于欧盟、美国、日本3国(地区)化肥减量政策体系及其推行的相关成效,分析了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公众参与型3种化肥减量政策的适用性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化肥减量政策而言,需要借鉴这3种政策的长处,结合中国农业实际情况而推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晓玫
随着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推进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中国也在 2015 年发布了化肥减量使用的具体目标与实施细则,确立化肥使用减量化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方式.本文基于欧盟、美国、日本化肥减量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及其推行的相关成效,分析了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公众参与型 3 种化肥减量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适用性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化肥减量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而言,需要借鉴这 3 种法律法规与政策的长处,结合中国农业实际情况而推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基于湖北省试点县372份果菜茶种植户样本数据,运用加权频数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农户化肥减量替代技术策略选择偏好优先序及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在蔬菜、柑橘和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化肥投入量较大,目前化肥减量替代比例依次达到21.54%、22.93%和20.90%,低于农户的平均减量替代意愿比例28.11%;农户化肥减量替代的策略选择偏好优先序依次为有机肥替代、测土配方肥、深施技术、种—养模式、水肥一体化,其中有机肥替代和测土配方肥的采纳意愿达92.78%和83.42%;影响农户不同化肥减量替代技术采纳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进一步影响农户化肥减量替代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经济效益认知、技术采纳成本、农产品价格和政府补贴,完善的市场环境是进一步实现我国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目标的关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本文将GDP增长率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纯劳动投入效应、纯劳动结构效应及四种交互影响,并实证研究了1952~2008年上海GDP增长率变动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上海GDP增长率主要由纯生产率效应、纯劳动投入效应和纯劳动结构效应推动,其中纯生产率效应对GDP增长率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1978年之后相对于1978年之前,上海GDP增长率对纯生产率效应的依赖度趋于增强。改革开放之后,上海GDP增长率整体依然具有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的特征,但分阶段看,1978~1989年GDP增长率主要依赖于纯劳动结构效应,原因是此阶段市场化改革为劳动力跨部门流转提供了有利条件;1990~2008年GDP增长率主要依赖于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坤荣 谢勇
本文使用资金流量表数据探讨了中国国民储蓄的部门特征以及居民储蓄在其中的地位及其变化。研究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储蓄率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在上世纪90年代的增速最快,而在2000年以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且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同期水平;从国民储蓄的部门特征来看:居民储蓄始终是国民储蓄中最重要且稳定的组成部分,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近年来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居民储蓄倾向却增长明显,从而导致居民部门储蓄率的基本稳定。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率 特征事实 政策含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万江 李琪
基于长江流域6省678户稻农化肥施用数据,利用双对数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农户化肥施用减量的有效路径,其中机械整田、机械插秧和田间管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化肥过量施用量,但是统一育秧服务的减量作用不显著;农户参与技术培训、接受农技员技术指导和与亲朋邻居进行技术交流等技术推广方式也能够减少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但是通过媒体学习技术可能会增加化肥过量施用程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纪龙 徐春春 李凤博 方福平
化肥投入过量是中国农业生产中的普遍问题,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推进化肥减量投入是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16年11月—2017年2月长江中下游6省29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应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地块集中程度、土地租金以及地权稳定性等农地经营对农户化肥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地经营规模、地块集中程度对农户化肥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土地租金对农户化肥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权稳定性对农户化肥投入的影响不显著;(2)相对于小户,规模种植户的化肥投入更合理,但随着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农户化肥减量投入的倾向有所弱化;(3)从影响程度看,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化肥投入的影响最大,地块集中程度次之,土地租金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从化肥减量投入的视角出发,政府应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促成地块集中连片。此外,完善土地租金的定价机制也有助于化肥的减量投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万江 李琪
基于长江流域6省678户稻农化肥施用数据,利用双对数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农户化肥施用减量的有效路径,其中机械整田、机械插秧和田间管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化肥过量施用量,但是统一育秧服务的减量作用不显著;农户参与技术培训、接受农技员技术指导和与亲朋邻居进行技术交流等技术推广方式也能够减少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但是通过媒体学习技术可能会增加化肥过量施用程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万江 李琪
基于长江流域6省678户稻农化肥施用数据,利用双对数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农户化肥施用减量的有效路径,其中机械整田、机械插秧和田间管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化肥过量施用量,但是统一育秧服务的减量作用不显著;农户参与技术培训、接受农技员技术指导和与亲朋邻居进行技术交流等技术推广方式也能够减少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但是通过媒体学习技术可能会增加化肥过量施用程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显力 崔民
基于山东省和河南省772份农户调研数据,估计了施肥托管服务对化肥减量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从专业化分工视角阐析了施肥托管服务对化肥减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托管服务有助于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化肥减量;异质性检验表明,在兼业程度较高、经营规模较小及有村集体监督的农户群体中,施肥托管服务对化肥减量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从横向分工视角看,横向分工水平的提升能够强化施肥托管服务对化肥减量的促进作用;从纵向分工视角来看,相较于半托管,纵向分工程度更高的全托管模式对化肥减量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据此,应进一步加大对托管服务的宣传与补贴力度,以协助小农户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化肥减量;同时应提高横向分工水平,促成连片专业化生产格局,并需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及完善保险体系以支持全托管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忠群 张群群
关于中国的最优消费率,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然而,如何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计算最优消费率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从分析Phelps的黄金律法则入手,引入关于经济动态效率的新判据,并证明了新判据与黄金律法则的一致性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消费率的求解方法,并利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中国的最优消费率。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论述了最优消费率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黄金律法则 最优消费率 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宪忠
人口流动是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根本创新路径 ,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 :如果流动人口为理性行为选择者 ,在社会制度安排许可的发展环境下 ,当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间形成比较收益差异 ,存在着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的潜在和现实的各种获利机会时 ,就必定驱使人们由低收益领域向高收益领域流动 ,而且比较收益差异量与流动人口的流速、流量正相关 ,并必然导致产生收益率及人口分布走向平均化的趋势 ,社会发展也将获得最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果。其相关政策含义 :一是人口流动是流动人口的理性选择 ;二是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流动权利 ;三是利用比较利益差别促进人口流动 ;四是降低各种不必要的流动成本和流动风险 ;五是建构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