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4)
2023(4865)
2022(4183)
2021(4025)
2020(3621)
2019(8705)
2018(8506)
2017(16265)
2016(8822)
2015(10012)
2014(9955)
2013(9992)
2012(9139)
2011(8107)
2010(8420)
2009(8148)
2008(8690)
2007(8039)
2006(7424)
2005(7065)
作者
(26125)
(21559)
(21289)
(20243)
(14029)
(10332)
(9846)
(8320)
(8249)
(8063)
(7358)
(7275)
(7116)
(7095)
(6905)
(6671)
(6504)
(6394)
(6341)
(6247)
(5416)
(5402)
(5346)
(5077)
(4973)
(4940)
(4810)
(4792)
(4649)
(4254)
学科
管理(38419)
(36240)
(35735)
企业(35735)
(32389)
经济(32338)
方法(16729)
(16157)
数学(13500)
(13266)
财务(13218)
数学方法(13197)
财务管理(13194)
企业财务(12689)
(9176)
(7578)
业经(7135)
理论(6995)
(6801)
中国(6609)
(6322)
银行(6309)
(6147)
(6043)
(5889)
(5860)
贸易(5856)
(5791)
(5719)
经营(5683)
机构
大学(124931)
学院(123398)
管理(51167)
(45564)
经济(44286)
理学(41490)
理学院(41035)
管理学(40217)
管理学院(39932)
研究(38534)
中国(34429)
(28027)
(27686)
科学(23669)
(21221)
(20504)
财经(20226)
中心(18596)
北京(18479)
(18436)
(18253)
研究所(17936)
(17033)
业大(16818)
(15084)
财经大学(15080)
(14282)
(14211)
师范(14148)
农业(14036)
基金
项目(72090)
科学(55471)
基金(52226)
研究(50657)
(45695)
国家(45348)
科学基金(39019)
社会(30136)
社会科(28608)
社会科学(28592)
(27123)
自然(26976)
基金项目(26661)
自然科(26410)
自然科学(26401)
自然科学基金(25930)
教育(23882)
资助(23595)
(23077)
编号(20484)
成果(17933)
重点(15767)
(15657)
课题(14372)
科研(14209)
(14155)
大学(13573)
项目编号(13548)
教育部(13398)
(13382)
期刊
(56505)
经济(56505)
研究(38537)
中国(29396)
(27386)
管理(24671)
学报(20237)
科学(18330)
(16462)
金融(16462)
大学(15875)
(15614)
学学(14726)
教育(14011)
技术(12601)
财经(11027)
农业(9848)
(9354)
会计(9145)
财会(9033)
经济研究(8403)
业经(7990)
(7539)
统计(7294)
技术经济(7212)
图书(6815)
(6497)
(6292)
问题(6156)
通讯(6133)
共检索到207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佩金  
商务管理信托是利用信托制度原理,以集约的形式将股票的表决权进行信托,以维护股东利益的资产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与现行的独立董事制度相比,在资本实力、经营能力和社会信任度上具有绝对的优越性,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内部人控制"和恶性关联交易等损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的出现,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新莲  杨森  
文章从我国股东查阅权的相关规定与美国的比较入手,对我国中小股东利益所受侵害与查阅权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析,并针对查阅权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清贞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企业改革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结构重组方式之一,于1998年从西方引进我国,在2002~2003年间兴起管理层收购热。从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艳  
由于现行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利益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制度缺失 ,致使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现象非常普遍。本文认为 ,损害小股东利益现象是控股股东利用其表决权的“垄断”地位控制公司及经营管理层的原因所致。表决权信托是改变这一现象的有效方式 ,能起到保护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玮玮  
本文通过ST武锅B债转股方案屡遭中小股东否决的案例,从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出发,分析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中小股东维护自身权益的新途径。总结发现,在互联网环境下,中小股东的信息劣势地位和监督成本较高的问题均得到了减轻,并提高了其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而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还需要法制的完善,管理层和大股东的配合,以及中小股东对自身权利的合理使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田  程兆齐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有限责任传统观念的现代修正。正如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独立人格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特权”的限制一样,该制度本身也需要设立一定的准则加以约束。通过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分析,探讨适用该制度的若干限制以及一人公司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规避人格被否认,防止债权人滥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维护一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龙建成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已有文献缺乏对大股东侵害成因和程度的研究。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本文模型指出实施监督职能但没有得到相应投资收益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原因,大股东的侵害包括以补偿监督成本为目的的第I类侵害、要求监督成本的支出取得合理投资回报为目的的第II类侵害和大股东利用公司内部信息以最大化其收益为目的的第III类侵害,且不同类型的侵害对大股东和公司的意义不同。为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害问题,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就应对大股东的第I类和第II类侵害进行补偿,并对第III类侵害进行惩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春玲  
类别股东表决制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新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出类别股东表决机制的背景 ,阐述了这种表决机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剖析了该制度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局限性 ,最后指出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柴聪  孙红梅  
随着大量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步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其利益与二级市场股价开始联动,而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也随之发生嬗变。由原来的"隧道挖掘"行为,变为全流通后二级市场新的操纵行为。文章据此变化对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新的利益博弈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钢  谭晓雨  
本文首先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博弈的研究现状做了述评,描述了控股股东的普遍存在和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同中小股东、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隧道"理论)、控股股东同经营者合谋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博弈的同股不同权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博弈的主要特征包括表现、实现手段、后果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发展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个案做了案例分析,对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力量、完善股东大会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泰安  
经济发展需要公司分立,公司分立是一种先进的制度安排,公司分立不仅是公司自身的事情,而且关系到进行分立的公司股东、公司职工及债权人等的权益。从股东选择权的角度来审视公司分立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需着重对股东选择权的权利性质,选择权行使的主体范围,选择权行使的方式和期间进行详细界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公司治理理论表明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 ,但已有理论缺乏对其侵害原因的分析。依据公共选择理论 ,大股东提供的监督服务是一种俱乐部产品 ;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博弈分析表明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是为补偿其监督成本 ,且大股东数量越多 ,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越小。为防止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发生 ,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和公司长远利益 ,就应对大股东的监督进行补偿 ,并给予激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宛秋  赵芳  
要约收购(美国称为 Tender Offer,英国称为Takeover Bid)是指收购方向目标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购买要约,表明收购方将以一定的价格在某一有效期内买人全部或一定比例的目标公司股票的收购方式。其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随后因其公平、公开等优点而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