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5)
- 2023(16173)
- 2022(13593)
- 2021(12708)
- 2020(10810)
- 2019(24894)
- 2018(24311)
- 2017(46446)
- 2016(24930)
- 2015(28539)
- 2014(28491)
- 2013(28230)
- 2012(26421)
- 2011(24136)
- 2010(24129)
- 2009(22672)
- 2008(22411)
- 2007(19664)
- 2006(17155)
- 2005(15665)
- 学科
- 济(126058)
- 经济(125936)
- 管理(73800)
- 业(67870)
- 企(56393)
- 企业(56393)
- 方法(55538)
- 数学(48705)
- 数学方法(48224)
- 中国(30928)
- 农(28893)
- 财(28889)
- 业经(24406)
- 地方(24339)
- 学(23991)
- 贸(21765)
- 贸易(21753)
- 制(21111)
- 易(21100)
- 农业(18961)
- 和(17643)
- 融(17537)
- 金融(17534)
- 务(17345)
- 理论(17340)
- 财务(17298)
- 财务管理(17255)
- 银(17042)
- 银行(17010)
- 环境(16900)
- 机构
- 大学(374465)
- 学院(369929)
- 济(167576)
- 经济(164557)
- 管理(145503)
- 研究(126879)
- 理学(125870)
- 理学院(124539)
- 管理学(122678)
- 管理学院(121970)
- 中国(97215)
- 京(77727)
- 财(75835)
- 科学(72915)
- 所(62699)
- 财经(61053)
- 中心(58042)
- 研究所(56753)
- 经(55586)
- 农(55581)
- 经济学(53550)
- 江(52971)
- 业大(50186)
- 北京(49054)
- 经济学院(48116)
- 范(47085)
- 师范(46639)
- 财经大学(45517)
- 院(45180)
- 农业(43556)
- 基金
- 项目(243915)
- 科学(194338)
- 基金(181642)
- 研究(178602)
- 家(157349)
- 国家(156111)
- 科学基金(134961)
- 社会(117970)
- 社会科(111964)
- 社会科学(111939)
- 基金项目(94730)
- 省(91354)
- 自然(85166)
- 自然科(83223)
- 自然科学(83200)
- 教育(82162)
- 自然科学基金(81772)
- 划(77782)
- 资助(75204)
- 编号(70381)
- 成果(58034)
- 部(56364)
- 重点(55072)
- 发(52372)
- 国家社会(50434)
- 创(50213)
- 教育部(49229)
- 课题(48108)
- 人文(47143)
- 创新(47104)
- 期刊
- 济(181685)
- 经济(181685)
- 研究(110802)
- 中国(66355)
- 财(59331)
- 学报(53592)
- 管理(53093)
- 科学(51450)
- 农(49755)
- 大学(41564)
- 学学(39289)
- 农业(33791)
- 融(33533)
- 金融(33533)
- 教育(32688)
- 技术(32120)
- 财经(31590)
- 经济研究(30491)
- 经(27265)
- 业经(26045)
- 问题(24318)
- 贸(21350)
- 统计(20147)
- 技术经济(19907)
- 世界(19353)
- 业(18397)
- 国际(18231)
- 策(17745)
- 图书(17324)
- 理论(16743)
共检索到546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捷 王霄 赵永亮
本文构建了一个由分摊成本、决策成本和拥挤成本构成的综合成本最小化的公共经济学模型,用以分析商会分别提供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和混合产品时的组织边界形成机制;考察了行业结构、制度规制和组织能力等因素对商会功能和规模的影响;使用粤、浙两地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影响商会治理功能的若干重要因素进行了经验检验并得出了若干启发性的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威
在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发展背景下,针对企业稳定运营受到冲击、发展信心不足的现状,政府采购政策的稳预期功效应得到更多重视。本文基于公共风险分析视角,在构建政府采购稳预期政策理论框架基础上,以2017—2019年获取政府采购订单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政府采购稳预期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具有显著的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增强经营发展信心的政策效果,并以对冲公共风险带来的经营业绩波动为主要作用路径。更为深层地,政府采购主要通过缓解研发创新效率制约、减轻融资约束程度、化解政府监管冲击来对冲作用于企业层面的公共风险。异质性分析可知,政府采购稳预期政策实施效果主要在国有、风险管控能力较弱、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企业中体现出来。本文研究结论明确了政府采购政策实施的系统性理念,为综合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化解预期转弱的经济发展困境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政府采购 稳预期 公共风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翟淑萍 关敏芳
当投资者预期不一致时,现金流贴现模型用以作为资产价值判断标准的统一性就遭到了破坏,预期相对悲观与乐观的投资者形成了市场交易的两大阵营,由这两大阵营决定的卖力与买力的相对能量决定着证券投资收益率的分布特征,无论现实市场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动,市场交易的实现都会使证券资产向预期乐观的投资者集中,这种证券资产的集中过程对应着资产收益率分布的时变性,本文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收益率分布时变性的微观经济基础,而且还以我国上证指数的一个完整的牛熊市周期的实际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实了股票收益率分布时变性的存在性以及不同阶段收益率的分布特征,并运用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考察了收益率分布的动态变化过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捷 张媛媛
本文以公司治理为参照系,分析了商会治理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由于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商会治理中缺乏利益攸关的所有者以及来自外部市场的压力,加上治理目标的多元化,激励机制的弱经济性,以及商会与会员之间互为治理对象等特征,商会治理属于一种典型的弱型治理。弱型治理的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商会能否利用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来弥补其在物资资本和正式规则上的劣势。我们运用对粤、浙两省商会的问卷调查,对我国商会治理的现状做了实证分析,初步证明了弱型治理的存在性。
关键词:
商会 治理机制 治理特征 弱型治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磊
本文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标准,在威廉姆森范式扩展的基础上得出了各个供给主体的边界,认为最优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对中国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绝对交易费用进行了测算,并以教育为例测算了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平均交易费用和边际交易费用,发现就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由政府部门交由私人部门与第三部门供给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交易费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细雄 谭瑾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理论阐释,利用中国A股2004-2011年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契约的参照点效应及其治理后果。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呈现明显的参照点效应,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显著受到同行业、本地区高管薪酬均值等外部参照基准的影响;(2)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引发的主观心理感知对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和主动离职行为等都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讲,当高管薪酬水平低于同行业、本地区高管薪酬均值时,企业高管将产生自我利益被侵蚀的消极心理感知,进而导致他们通过在职消费途径寻求替代性激励补偿的动机显著增强;同时,企业高管发生主动离职行为的概率也明显增强。
关键词:
薪酬契约 参照点效应 在职消费 主动离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刚强 王海森 范恒山 岳子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理应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揭示了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新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在考虑变量选择偏误、剔除其他政策影响和容忍“不外生工具变量”等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除技术进步和能源利用效率渠道以外,数字经济促进了技术多样化,为碳减排提供了更稳定的激励,且技术相关性越高,数字经济对技术多样化的提升效应越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要素禀赋差异、跨界污染转移和主体功能定位是影响省际交界地区数字经济碳减排效应的重要因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碳减排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在低数字产业化与高产业数字化的地区,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不仅为系统理解数字经济的碳排放影响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云龙 江诗松 鞠芳辉
大量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对发达资本市场发挥着有效的治理功能。与此不同,囿于转轨经济和新兴市场的制度特征,分析师治理功能的有效性推论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其治理功能存在中国悖论。分析师关注降低企业与投资者及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管理者可支配的现金流量,但是,制度制定及其执行效率的缺陷对分析师和管理者个体的"不当"行为后果难以部分或全部内生化,从而造成分析师关注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督缺失,进而加剧企业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即是题中之义。以2003~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分析师关注程度越高,企业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越大。进一步检验发现,分析师关注缓解的融资约束、增加的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以及分析师的乐观预测倾向均扩大管理者代理成本,而当前不完善的法律制度无法显著抑制分析师关注对管理者代理成本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治理功能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进
作为新政治经济学在公司治理领域的应用,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就是研究"公司治理的政治性决定因素"。在新政治经济学视野里,公司作为一个政治约束的经济体,利益不一致性必不可少,当然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就不可能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单纯的市场解决机制,而表现出更多的政治机制。这些政治性因素包括利益集团之间政治权力角逐及投票行为、共同代理人(政治家或政府官员)行为偏好与选举体制等都深刻地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政治均衡,从而影响各种利益相关者(股东和雇员)权利保护程度、公司内部权力平衡及其治理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鸿翔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世界主要经济体多数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有些国家甚至负增长。我国虽然仍然保持较快速度的经济增长,但也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危机的产生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失衡造成的。如何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各行各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这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者在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为正确处理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的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场功能 政府功能 关系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春蕾
目前非政府组织(NGO)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角度。事实上,NGO不仅具有明显的政治和社会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NGO实质上代表了自愿供给公共产品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与家庭(个人)、企业、政府、国外等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总体上看,NGO的经济影响可以归结为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稳定的影响。加强对NGO经济效应的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关公共政策,充分发挥NGO的经济社会功能,促进NGO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公共经济学 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旭
企业年金计划既是国家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又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公司财务相关理论,构建了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并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该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从企业层面回答了企业年金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发现,企业年金参与决策主要受到企业所面临的现实付现成本、放弃的机会成本以及未来的风险成本的影响。在对相关变量测量误差、遗漏变量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是国有企业实施年金计划的主要原因,非国有企业因缺乏该动力,其参与收益如果小于参与成本,会导致其参与意愿较低。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企业年金参与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也会对年金缴费决策产生一致的影响,间接证明了本文分析框架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策制定者以及年金从业人员的营销均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年金 付现成本 机会成本 风险成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广斌 黄海洲 张绍宗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过去十年,但全球经济仍未走出危机的阴影。历史地看,每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都处于全球货币体系调整的关键时期,并且,全球货币体系未能适时调整正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这引发了对全球货币体系调整与全球性经济危机之间关系的思考。从理论上来分析,单一主权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的前提条件,是该货币发行的私有属性能够支撑其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公共属性,而支撑力的发挥,依赖于这一主权国家的经济体量足够大。然而,现实却是随着外部经济的趋同性增长,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趋于下降,全球货币体系平稳运行的理论张力会周期性崩断,其结果很可能是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覃剑 冯邦彦
目前,争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的首要目标。在金融发展史上,国际金融中心也在不同地区之间几经漂移,刻画了一部全球经济兴衰与政治变迁的历史。文章以制度变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为三大基石,建立了一个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认为:制度冲击导致全球金融中心系统中不同主体相对交易成本的变动,进而使国际金融中心发生更替,路径依赖则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体系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稳定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