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2)
- 2023(6227)
- 2022(5325)
- 2021(5168)
- 2020(4290)
- 2019(9567)
- 2018(9415)
- 2017(17259)
- 2016(9939)
- 2015(11169)
- 2014(10907)
- 2013(10724)
- 2012(10057)
- 2011(8627)
- 2010(8970)
- 2009(8247)
- 2008(8080)
- 2007(7078)
- 2006(6188)
- 2005(5710)
- 学科
- 济(32550)
- 经济(32499)
- 管理(31364)
- 业(25149)
- 财(22774)
- 企(21276)
- 企业(21276)
- 财政(12660)
- 地方(12577)
- 农(12051)
- 贸(11809)
- 贸易(11802)
- 易(11562)
- 中国(11268)
- 方法(10956)
- 出(10619)
- 政(10232)
- 制(9919)
- 务(9594)
- 财务(9581)
- 财务管理(9532)
- 企业财务(8924)
- 数学(8806)
- 数学方法(8676)
- 业经(8393)
- 学(7450)
- 农业(7372)
- 口(7334)
- 体(7329)
- 出口(7325)
- 机构
- 学院(123321)
- 大学(122443)
- 济(45554)
- 管理(44661)
- 经济(44356)
- 研究(40357)
- 理学(37474)
- 理学院(37008)
- 管理学(36459)
- 管理学院(36217)
- 中国(32894)
- 财(32361)
- 京(26188)
- 科学(24049)
- 江(21940)
- 财经(20939)
- 中心(20071)
- 所(19651)
- 经(18749)
- 范(18333)
- 师范(18171)
- 农(17915)
- 研究所(17049)
- 州(16815)
- 北京(16301)
- 业大(15847)
- 省(15255)
- 院(15211)
- 财经大学(14897)
- 师范大学(14482)
- 基金
- 项目(78299)
- 研究(61529)
- 科学(60826)
- 基金(54696)
- 家(46078)
- 国家(45611)
- 科学基金(39519)
- 社会(37562)
- 社会科(35410)
- 社会科学(35399)
- 省(31719)
- 基金项目(29330)
- 教育(28840)
- 编号(26467)
- 划(25695)
- 自然(24559)
- 自然科(23946)
- 自然科学(23939)
- 自然科学基金(23476)
- 成果(22838)
- 资助(21931)
- 课题(18834)
- 重点(17392)
- 部(16925)
- 发(16913)
- 性(16464)
- 年(16309)
- 创(16039)
- 项目编号(15953)
- 大学(15181)
共检索到205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杰
抗战胜利后,汉口地方商人因政局动荡带来巨大生存与经营风险。地方商人组织不仅要寻求恢复经营的稳定营商环境,还要应对时局变动状态下地方政府不合理乃至强制性的财税征收。在财经政令压力下商人组织协助征收各类地方性税捐和摊派,尽量维持政商合作关系。汉口地方商人组织多次就超出财政预算之外的税捐和摊派与政府进行协商,因整体税负及摊派压力过重与地方政府展开较为激烈的财税抗争。针对过重的税捐和财政摊派提出意见,作为纳税人团体在集体税权表达中寻求对商人财税摊派的减免。汉口商人组织通过商人团体力量,借报刊舆论、财税会议等形式向政府反馈商民诉求以求保护商民财税利益。维护商人利益,减少额外税捐及各种摊派负担,是汉口商人组织参与地方政府财税活动的主要动机。
关键词:
财政 汉口 商人组织 税收 摊派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志文
地方财政支出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出土古藏文支出帐的分析,吐蕃统治时期地方财政支出存在两种管理规制与三层管理体系;吐蕃王室对佛教的重视,一方面保证了地方寺庙开支,另一方面强化了对地方寺庙财产的控制。地方财政支出侧重地方行政、军费、宗教费用三项。对比汉、藏文书发现,吐蕃统治时期地方的财政支出核算周期与会计方式与陷蕃前存在较强的连续性,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处于会计发展的过渡时期。
关键词:
吐蕃 地方财政支出 管理 核算 结构
[期刊] 求索
[作者]
孙朋朋
元代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演变以及元廷财政政策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财政的经营状况。元初中央财政能维持收支平衡,对于地方政府进奉"羡余"的需求不高。元中后期中央财政压力日益增加,"羡余"被中央视为解决财政压力的重要经济来源,甚至出现了中央鼓励地方官员积极进奉"羡余"的现象。地方官员为了牟取财政收入与"羡余"来源,不得不开辟新的税源。中央政府为取得"羡余"而将地方政府开辟新税源的举措视为"合法"之举,导致中央对地方财政实际控制的减弱,以及政府间财权分配的重新调整,最终酿成元代高度中央集权财政体制下"财政集权中放权"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
元代 羡余 财政关系 财权分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林 郑尧
财政韧性是当前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与有力保障。笔者基于财政分权影响财政韧性的逻辑机理,运用2005—2020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评估地方财政韧性,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影响地方财政韧性的现实逻辑。结果显示:(1)地方财政韧性水平呈先升后降的倒“U”趋势,区域间存在异质性,呈“东高西低”空间分布特征。(2)短期来看,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财政韧性具有促进作用,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财政韧性具有抑制作用;长期来看,地方财政韧性水平的提升具有惯性,地方财政韧性对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脉冲的响应均为正,但不具有持续性。鉴于此,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制度,提升地方财政应对外在冲击的能力;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提升地方财政恢复能力;继续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提升地方财政成长能力;规范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浩博士撰写的《汉代地方财政研究》一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11月正式出版。全书分七章,共30余万字。此书取材广博,资料翔实,引用大量简牍资料,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对于汉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该书从运输成本、财政赈济、地方计划外收入、财政运作等角度展开,通过提出"财政变通"的概念,来诠释汉代地方财政存留问题;对于汉代地方财政机制,书中将汉代地方官吏分为财政总理型、保管型、征调型三种职能类型,并选取"计最"、"期会"两个视角来动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海波 方元子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了中国式分权背景下地方财政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认为,财政支出既能以提供环境公共服务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环境质量,也能通过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产生间接影响,其净环境效应取决于两种影响的方向与大小,并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别。进一步地,本文构建了由增长方程和环境方程共同组成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中国286个城市2003-201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以上理论假设。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出目前无法为环境质量带来正向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居于主要地位,且与地区经济收入水平高度相关。对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而言,财政支出的净环境效应目前均为负向,具体来看,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对东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总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双兴
分税制改革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压力,为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产生了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基于F市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实证考察了2004—2007年F市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收、房地产收费的增长情况及其在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7年F市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收、房地产收费的增长速度都非常快,房地产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在F市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当高,但建立在房价上涨过快之上的财政增收是不可持续的。应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经验,采取相关措施来破解地方财政对房地产业过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丽
本文采用一般函数形式,使用还原性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新机制"改革中不同地区的财政行为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这次改革在某些地区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但在各地也普遍产生了挤出效应。另外,这种挤出效应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改革成效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别,经济落后地区反而更加倾向于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由此,本文使用县级财政收支数据,通过DDD方法来剥离经济增长以及其它政策和非政策因素的影响,从经验事实上进一步验证了这次改革的地区成效差别。
关键词:
农村 义务教育 改革成效 地方财政行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仲芳
运用泰尔指数法,使用1 998-201 1年数据研究了中国省级财政卫生支出的地区差异。分别从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与地区人口分布、GDP分布、地方财政支出分布相匹配的角度,对财政卫生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结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卫生支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财政卫生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的匹配程度较高;无论从全国总体还是分区域考察,地方财政卫生支出的均等化程度均趋于提高。
关键词:
地方财政卫生支出 均等化水平 泰尔指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翠兰
1945年10月22日成立的汉口分局是中央信托局分布在全国20个分局中重要的一等分局,在总局业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员工考核和薪津待遇四方面考察了中央信托局汉口分局的企业运行机制,认为汉口分局在机构设置上严格秉承总局规制,听从总局督导;在人员配备上,由总局调派人手,没有自主的任免、录用、升迁、考核权;在人员待遇上,团体保险、医药报销、公假制度、产假制度、年终不请假奖金制度、额外加班费制度、子女教育费资助制度等的创办,具有积极意义,是现代社会职工福利保障制度的雏形。在这种企业运行机制的有效运作下,汉口分局在不足4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晚清时期 ,由于列强控制下的中国近代海关的介入 ,在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基础上 ,围绕财权分割和财源争夺 ,中央政府、地方当局和近代海关三者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阐述了这一关系形成和演化的曲折历程 ,剖析了这一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由此展示了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重要问题。
关键词:
晚清 财政关系 近代海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慧梅
1934年,在科学大众化和大众语运动的推动下,《太白》半月刊首设"科学小品"专栏,聚拢并形成了以周建人、顾均正、贾祖璋、刘熏宇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科普作者群体。周建人的科学小品主要关注"花鸟虫鱼"自然领域,在文章中融入细致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用文艺、生动有趣的细腻笔触搭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科学教育知识图景。周建人的科学教育书写方式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及工作经验密切相关,并得益于同时期《太白》科学小品作者群的朋辈效应,展现了一批浙籍知识分子科学想象的变化和集体追求,他们共同促进了科学小品的大热,成为科学教育大众化的鲜明典范。在以周建人为代表的第一代科普作者群的努力下,日常化、趣味化、通俗化的科学教育书写方式逐渐被世人认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勇政 赵建梅
文章主要研究分税制下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区财政努力差异的关系。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和对转移支付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总体上抑制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就区域效果而言,转移支付在促进东部发达省份财政努力的同时,抑制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财政努力;就转移支付的功能类型而言,以税收返还为主的条件性转移支付会激励地方政府努力征税,而非条件性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将不同程度地抑制地方财政努力。这就产生了挤出效应与另类"荷兰病"的问题。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平
河北正定是明清时期华北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正定山西会馆的前身晋宁庵始建于明末崇祯初年,明清多次重修,现存清代碑刻三通。利用这些碑刻材料,结合其他史料,可以大致勾勒出明清时期正定商业发展轨迹与在正定贸易的山西商人的情况。晚明清初,正定商业以木植与盐业为主要特色,这一时期在正定贸易的山西商人主要是平阳盐商,有明显家族特点。清代中期,晋商东伙制与会馆制均已成熟,来自平阳、泽潞、平定和汾州府的山西商人在盐业、花布业、典当业、酒业和铁业等行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民国时期,山西忻州和平定商人成为主导,花布业、印染业、铁业、典当业和银钱业是山西商人经营的主要行业。
关键词:
山西商人 河北正定 山西会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彭立峰
在清末立宪运动中,围绕着财政体制的再造,清中央政府旨在高度集权,地方政府意在固化地方财权,而立宪派大力彰扬国民财政权。在复杂的三方博弈中,立宪派所预期的现代财政体制并未出现,但是立宪派首次将民主、法治和自治等理念引入财政领域,大力彰扬国民的财政参与权、自主权和监督权,催生了财政民主主义的中国萌芽。
关键词:
财政民主主义 宪政 财政预算 地方自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