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
- 2023(1588)
- 2022(1370)
- 2021(1369)
- 2020(1228)
- 2019(2641)
- 2018(2583)
- 2017(5007)
- 2016(2639)
- 2015(2882)
- 2014(2715)
- 2013(2780)
- 2012(2535)
- 2011(2199)
- 2010(2333)
- 2009(2115)
- 2008(2249)
- 2007(1944)
- 2006(1582)
- 2005(1489)
- 学科
- 管理(9831)
- 济(9770)
- 经济(9751)
- 业(7956)
- 企(6987)
- 企业(6987)
- 方法(5386)
- 数学(4587)
- 数学方法(4496)
- 财(3460)
- 法(2713)
- 农(2665)
- 务(2490)
- 财务(2488)
- 财务管理(2484)
- 企业财务(2327)
- 业经(2198)
- 学(2148)
- 贸(2048)
- 贸易(2047)
- 易(2012)
- 制(1950)
- 人事(1924)
- 人事管理(1924)
- 理论(1816)
- 农业(1795)
- 中国(1672)
- 银(1639)
- 银行(1636)
- 税(1633)
- 机构
- 大学(39118)
- 学院(37909)
- 管理(16213)
- 济(15079)
- 经济(14750)
- 理学(14337)
- 理学院(14192)
- 管理学(13905)
- 管理学院(13836)
- 研究(11382)
- 中国(9211)
- 京(7838)
- 财(7343)
- 农(6727)
- 科学(6689)
- 财经(5946)
- 业大(5865)
- 中心(5581)
- 江(5537)
- 所(5472)
- 经(5429)
- 农业(5251)
- 研究所(4837)
- 北京(4766)
- 财经大学(4455)
- 范(4452)
- 师范(4378)
- 商学(4355)
- 商学院(4320)
- 经济管理(4318)
共检索到54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少伟 洪喜琪
商事规避行为的法效果取决于其与实质法秩序的匹配性,应当从认识论与工具论分别发力,脱离商事规避行为法效果裁判标准不一之囹圄。在认识论上,商事规避行为法效果判定牵涉的价值元素及次序排位均有别于民事规避行为,法院应当相应匹配不同裁判思维,更为审慎地做出负面评价。在工具论上,加强立法供给并非最优解,应转从司法技术入手,构筑统一的司法裁判范式以限缩裁量空间。对此,宜建立以比例原则为内核的二阶衡平模型。考虑到实然法存在价值倒错可能,应当先行运用比例原则对商事强制性规范做出一阶评价。对于“负向评价的法”,规避行为应认定为合法有效。对于“正向评价的法”,规避行为的法效果仍需运用比例原则对其有效边界做出二阶评价。对于满足目的正当性、效果必要性以及手段适当性三要素的规避行为,应判定为有效。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庄伟卿
以19952015年科技投入产出主要指标数据,一方面,通过科技投入边际贡献率判定科技投入效率问题;另一方面,确定由科技经费与人员的投入与产出体系、产学研经费与人员的投入与产出体系、R&D经费来源投入与产出体系及产学研成果与产出体系作为我国科技投入产出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表明:从2003年以来,我国在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水平是低下的;我国科技活动投入产出体系总体表现出正效果。
关键词:
科技投入产出 边际贡献率 效率 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尚晓萍
问题:我国《刑法》第342条、第228条规定的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其判定入罪的标准所涉及的土地主要为"基本农田"、"耕地"、"林地"等概念,而这些概念或属于土地利用现状概念,或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念。那么,应依据何种标准确定涉案土地的性质?在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涉案土地性质的界定有一定出入的问题,请问: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确定土地性质上起何作用?两者关系如何?涉案土地的数量又该如何确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良成
2017年7月,财政部公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在这一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是适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主要是以企业是否为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为标志进行区分。如果企业是主要责任人,则以总额法进行收入确认,如果企业仅为代理人,则按净额法进行收入确认。本文就如何判定企业为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提出了判定的依据与参考标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东华
随着经济环境、市场态势、反垄断价值目标的变化和主流经济思潮的更替,美国反垄断违法判定原则经历了从"本身违法"到"合理推定"的演进。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反垄断法适用有所宽松,本身违法原则的适用范围有所减小,合理推定原则适用增多,并且在反垄断政策的实施中,法院开始不再明确区分这两大原则,而是同时考虑这两个原则,逐步实现了由二元判定模式向一元序列判定模式的转变。美国反垄断违法判定原则的演进历程对中国反垄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行为审计定性就是判定缺陷行为及其类型,涉及缺陷行为理论和缺陷行为判定框架。文章借鉴违法实质理论和犯罪构成理论,构建上述理论和框架。缺陷行为理论涉及缺陷行为实质和特征,缺陷行为实质是对经管责任的危害或负面影响,缺陷行为具有经管责任危害性、缺陷性、重要性三个特征。缺陷行为判定框架涉及缺陷行为类型化和缺陷行为类型判定。缺陷行为类型化就是缺陷行为的分类体系,分为四个层级。缺陷行为判定以缺陷行为详态为依据,一方面,判定其属于何种缺陷行为;另一方面,分析缺陷行为对经管责任的危害或负面影响程度,将缺陷行为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关键词:
行为审计 缺陷行为 缺陷制度 审计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国法 李天生
本文提出了判定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的样条法及对分法,并以马尾松毛虫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用模拟及实例说明了样条法和对分法判断分布型的依据。该方法能判断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和聚集块的位置、大小及聚集程度;与已有的分布型指数相比,更能准确反映昆虫种群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
对分法 样条法 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吴青伦
在各国法制不断开放的背景下,法人的组织形态被赋予极高的弹性,公司制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传统分界线也愈发模糊。为了确定外国企业构成何种的租税法律主体关系,德国财政部在2004年发布的通知中,对于依据美国公司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分析,曾提出九项标准来判定其在德国税法上法人格的有无。对目前仍未形成相关见解的中国税法来说,可作为税务机关将来阐释相关概念的借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连城 李方正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矛盾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对于需求结构失衡与否的讨论较多。基于G20国家需求结构的演进趋势比较和黄金律法则下进行最优结构分析,得出结论:一国的需求结构差异与国家发达程度无关,而与区域差异相关性较强。2000年之前中国需求结构演进趋势仍处于合理状态。但2000年之后,中国需求结构失衡加剧,表现为国内消费率的急剧下降和总投资率的上升,尤其是2006年后总消费率的急速下滑,预示着中国面临较严重的需求结构失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友娣 邓胜利
Web 2.0服务的快速发展为研究各种交互网络提供了可能。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在线交互网络形成的判定模型,抽象出交互网络判定的3个依据,即交互频率、交互内容范围、交互次数对用户个人网络规模的影响,并以豆瓣影评交互数据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判定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在线交互网络 社会关系 社会网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琛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㈡项所列不正当价格行为:“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以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可概括为低价倾销。然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袁峥嵘 陶敏
近年来,国内商业外观侵权案件频频出现,相关案件裁判结果常常有很大分歧,甚至发生"相同或近似案件差别判决"的状况。本文主要通过梳理我国商业外观侵权判定法律适用及相关司法判例,以判定商业外观是否受法律保护为基准,为我国商业外观侵权判定标准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商业外观 显著性 非功能性 混淆可能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智强 廖建桥
职业停滞的现有分类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职业停滞预测效果、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局面。本研究从内容分析、文献研究入手提炼职业停滞的分类依据,进而透过动机、能力和机会三个层面对职业停滞进行理论分类,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职业停滞作出现实判定和检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职业停滞 理论分类 现实判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黎
一、序言力学、物理和技术中的许多问题往往归结于矩阵特征值在复平面上的分布(有的学者把这个问题叫做:矩阵特征值的局部化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的实际意义,它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众所周知,局部化问题的研究与方阵非奇异性的讨论紧密相...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郭晓航 冶思松
当然,这种在发生意外的同时又突发疾病的情况实际生活中不是太多,更多的是在意外发生前被保险人已经患有某种重症,即第(3)种情况。美国伤害保险单中一般载有“限制规定(Limited Coverage)”和“不保条款(Exclusionary Clause)”,对这种情况加以排除,称“直接且单独原因”原则。内容如下: 限制规定:明示保险人所承担的保险责任,以意外体伤为直接且单独原因所致的损害。 不保条款(除外责任):明定由任何疾患导致或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