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6)
2023(15845)
2022(13211)
2021(12057)
2020(9933)
2019(22793)
2018(22690)
2017(43470)
2016(23442)
2015(25843)
2014(25854)
2013(25728)
2012(23929)
2011(21618)
2010(22189)
2009(20952)
2008(21163)
2007(19321)
2006(17515)
2005(16269)
作者
(65495)
(54913)
(54868)
(51775)
(35322)
(26058)
(24658)
(21052)
(20948)
(19887)
(18860)
(18556)
(17875)
(17675)
(17293)
(16746)
(16184)
(15861)
(15853)
(15791)
(13892)
(13476)
(13249)
(12722)
(12341)
(12268)
(12255)
(12182)
(10937)
(10830)
学科
(109229)
经济(109083)
(94669)
管理(86482)
(84515)
企业(84515)
方法(42794)
(34471)
数学(33861)
数学方法(33633)
业经(33225)
(32660)
中国(30651)
(27380)
地方(25888)
(23230)
财务(23198)
财务管理(23156)
农业(22907)
技术(22640)
企业财务(22056)
(19810)
(19067)
银行(19046)
(18661)
金融(18659)
(18387)
理论(17895)
(17665)
(17588)
机构
学院(337520)
大学(333065)
(146863)
经济(144042)
管理(134706)
理学(114292)
理学院(113115)
管理学(111779)
研究(111335)
管理学院(111103)
中国(90228)
(74167)
(70926)
科学(62019)
财经(56590)
(54594)
(54533)
(52177)
中心(51635)
(51241)
研究所(48035)
北京(45307)
经济学(44610)
业大(44227)
(43141)
(42208)
师范(41822)
财经大学(41540)
(40503)
农业(40086)
基金
项目(210989)
科学(169378)
研究(160787)
基金(153736)
(130622)
国家(129375)
科学基金(113953)
社会(105366)
社会科(100029)
社会科学(100007)
(83749)
基金项目(81078)
教育(73886)
自然(70451)
自然科(68846)
自然科学(68830)
(68755)
自然科学基金(67705)
编号(64299)
资助(61833)
成果(52748)
(49595)
(49304)
(47623)
重点(46994)
课题(45838)
创新(45230)
(45128)
国家社会(43448)
(42556)
期刊
(176963)
经济(176963)
研究(109038)
中国(77310)
(61424)
管理(58085)
(49600)
科学(43576)
学报(42171)
(39936)
金融(39936)
教育(39252)
大学(34535)
农业(33282)
学学(32397)
技术(31966)
业经(30657)
财经(29715)
经济研究(27166)
(25596)
问题(22933)
(19682)
技术经济(19149)
(17686)
现代(16916)
商业(16785)
世界(16274)
科技(15901)
经济管理(15648)
财会(15525)
共检索到538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亮雄  孙湘湘  王贤彬  
商事制度是与企业创立最为直接相关的经济制度,是创业和营商环境的基础性部分,会极大地影响创业的成本、复杂度及不确定性。近年来,我国启动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评估创业环境的经济效应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文章以此改革为"准自然实验",手工收集整理283个地级市的商事制度改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商事制度改革对地区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事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地区新增企业的增长率,提升了地区创业水平。具体而言,商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提高了约2%的地区创业活动,且此发现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对影响机制的检验发现,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市场进入成本,提高了政府运行质量,从而促进了地区创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水平、金融发展及人力资本的提高均能强化商事制度改革对地区创业活动的促进效应。文章的研究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月  孙光国  张焰朝  
企业的融资状况与其所处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行政管制过多导致的企业资源获取和配置效率低下,是影响企业融资的重要外部制度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入,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探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这里以各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但政策效果因企业特征以及企业所在区域特征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涉及行政审批事项较多的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地区、高行政级别城市的企业从改革中能获得更大利益。从影响机制来看,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芳  
本文基于1993—2015年中国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非正式制度对官员行为的约束及激励作用。本文发现,与外地官员相比,那些在籍贯地任职的官员有更大动力为辖区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公共支出份额的增加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比重的减少。这些作用在省级层面上依然存在。本文的发现凸显出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呈现的丰富制度动态:即使在一个正式制度主导的环境中,非正式制度依然发挥着显著的补充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欣   杨亚丽  
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交通纽带和空间载体,不仅提高了开通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也加速了所在区域的要素资源流动,为城市创业活动注入新的动能。本文利用2004—2019年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班列显著促进了开通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影响机制在于,中欧班列通过贸易开放效应丰富了创业机会并通过金融发展效应缓解了创业融资约束,从而使开通城市创业活跃度进一步提升。本文补充了中欧班列在城市创业层面经济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加速将中欧班列带来的机遇优势转化为当地的经济优势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念宇  赵建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创新创业区域指数相匹配,运用2011—2018年我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城市创新创业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从创新创业子维度看,数字金融对新建企业、外来投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数等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从区域上看,数字金融对创新创业的驱动效应呈现东部最弱、中部次之、西部最强的特征。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提高金融效率和提高收入三种渠道影响城市创新创业。最后本文提出加强“新基建”建设和实行区域差异化数字金融发展战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明  毛宇  亢延锟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绿色"驱动力。借助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中国283个地级市2002—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首次评估了文化体制改革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带动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带动效应呈现出越来越强的递增趋势。具体地,文化体制改革通过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住宿餐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地区过夜旅客人数和收入,进而使试点地区的人均国内旅游收入、人均国内旅游人次、人均国内外旅游总收入和人均国内外旅游接待总人次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在那些旅游资源越丰富、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越高的地区,这种带动效应越强。本文的发现不仅为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为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平衡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游霭琼  王明珂  
文章使用2005—2019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相对全面地构建综合指标测算经济发展质量,借助实证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和子系统的异质性,并从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门槛效应视角探究了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存在区域和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正向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在创新、协调和开放子系统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具有调节和门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会负向调节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各个子系统使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正向作用显著、负向作用不显著的“倒U型”关系,该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异质性。为此,建议加快补足环境规制价格手段的缺位,在实施环境规制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加大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和市场环境,出台激励性财税金融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效应,推行区域协同治理环境和协调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小平  余东升  
商事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是现阶段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构建了商事制度改革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并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将手工收集整理的中国286个地级市商事制度改革数据与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库匹配,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商事制度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以及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商事制度改革有助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可靠。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商事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成本以及企业进入成本,增加企业研发时间和资金,从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同时企业竞争的"倒逼效应"在企业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民营企业、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高融资约束企业从商事制度改革中获益更大。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以及如何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志慧  何昌磊  
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背景下,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农民收入与消费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2010—2020年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系统考察流通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可促进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在利用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流通业发展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非农就业人数来促进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流通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以及低收入水平群体中,流通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为充分发挥流通业对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驱动效应,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提高流通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吸纳非农就业的能力;应增强流通业发展对邻近城市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注重城市间流通业发展的协同与统筹;应在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中实施差异化的流通业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浩萍  陈超  
以往的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前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市场对新股错误定价以及发行后长期绩效下降。本文以发行制度改革后2002~2005年IPO公司为样本,用可操纵应计利润衡量盈余质量,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我们没有找到证据支持IPO公司在发行前普遍存在运用会计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但规模较小、成长性较高并处于非保护性行业的企业盈余质量较差;对这些公司,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能基于盈余质量因素显著调低对公司新股的估价,使发行价格和市场价格不受盈余管理的误导。此外我们还发现,新股发行后长期绩效的下滑并不能归因于对发行前较差盈余质量的错误定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在多期滞后效应;但官员变更引致的退出风险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有所不同,其中,对国有企业、尤其是非中央国有企业的风险增加尤为明显;任期的稳定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且任期对官员变更导致的风险有调节作用。本文还特别关注了官员自身特征对变更引致风险的影响,发现本地晋升的官员、在出生地任职的官员、学历水平较高的官员引致的企业倒闭风险较低。本研究为如何降低官员变更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决策依据,同时为科学制定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