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6)
- 2023(7931)
- 2022(6881)
- 2021(6481)
- 2020(5688)
- 2019(13452)
- 2018(13324)
- 2017(26609)
- 2016(14466)
- 2015(16803)
- 2014(16783)
- 2013(16870)
- 2012(15189)
- 2011(13466)
- 2010(13847)
- 2009(13016)
- 2008(13287)
- 2007(11743)
- 2006(10470)
- 2005(9384)
- 学科
- 济(61723)
- 经济(61662)
- 管理(51955)
- 业(45538)
- 企(41024)
- 企业(41024)
- 方法(38173)
- 数学(34605)
- 数学方法(34050)
- 银(19454)
- 财(19408)
- 银行(19309)
- 制(18802)
- 行(17904)
- 中国(13772)
- 务(13420)
- 财务(13368)
- 财务管理(13335)
- 企业财务(12715)
- 融(12614)
- 金融(12612)
- 度(12140)
- 制度(12129)
- 业经(11742)
- 农(11723)
- 业务(10816)
- 理论(10757)
- 贸(10323)
- 贸易(10311)
- 易(9858)
- 机构
- 大学(201113)
- 学院(199972)
- 管理(85131)
- 济(82014)
- 经济(80039)
- 理学(71786)
- 理学院(71093)
- 管理学(69695)
- 管理学院(69288)
- 研究(58144)
- 中国(55019)
- 财(42436)
- 京(42396)
- 科学(33531)
- 财经(32957)
- 江(31740)
- 中心(30193)
- 经(30078)
- 农(29736)
- 所(28051)
- 业大(27336)
- 北京(26657)
- 州(25779)
- 经济学(25729)
- 研究所(24985)
- 财经大学(24935)
- 银(24335)
- 农业(23461)
- 经济学院(23349)
- 银行(23290)
- 基金
- 项目(129779)
- 科学(102883)
- 基金(96390)
- 研究(92136)
- 家(82815)
- 国家(82205)
- 科学基金(72729)
- 社会(58600)
- 社会科(55912)
- 社会科学(55895)
- 省(50238)
- 基金项目(50032)
- 自然(49005)
- 自然科(47977)
- 自然科学(47972)
- 自然科学基金(47085)
- 教育(45062)
- 资助(43329)
- 划(42244)
- 编号(36388)
- 部(29423)
- 成果(28657)
- 重点(28647)
- 创(26985)
- 教育部(25999)
- 发(25334)
- 科研(25323)
- 大学(25306)
- 课题(25273)
- 创新(25137)
共检索到30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莹 徐茎桃 常钟文
文章运用动态随机规划方法,根据商业银行实际运营情况,考虑持卡人在ATM提取现金的不确定性,建立了ATM备付金管理动态随机规划模型。进一步,以国内商业银行实际情况为背景,运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实证计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运用模型得出的ATM备付金管理的最优策略有效可行,能较好地控制商业银行ATM的运营成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波 周宁 霍永强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既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产生了消极的"竞争效应"。为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2009-2017年我国13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的来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负向影响,即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第二,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农村商业银行次之,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尽管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应积极面对金融科技的调整,按照互联网"开放、共享、简约、极致"的特征,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竞争力,进而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肖北溟
信贷评级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采用这一方式管理信贷风险。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当前信用评级方法存在问题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作者利用贷款历史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内部信用评级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的模型使评级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反映风险信息的冗余与遗漏;聚类分析使评级模型直接与违约概率挂钩,度量风险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论文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使其有效性得到了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鲁扬 ,尚鹏岳 ,候丽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秀云 蒋园园 段珍珍
在介绍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这四种国际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这四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KMV模型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2013年45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45家非st公司以及2014年20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20家非st公司为样本,对样本的违约距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KMV模型基本上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违约距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也说明该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识别能力有限,究其原因可能与该模型所要求...
关键词:
KMV模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适用性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劲松 蒲延杰
有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型的研究表明,基于多阶段带简单补偿的资产负债随机模型适合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问题。本文建立了三大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的简化资产负债管理模型,运用遗传算法进行运算求解。模型结果能反映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变化趋势;贷款配置比例始终大于债券投资比例,表明银行仍然立足于传统信贷业务;三大商业银行的最优资产配置略有差异。考虑到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以及存款负债流的不确定性,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实际管理决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模型 资产配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金岷 李嘉文 吴非
本文使用11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有显著影响,但二者作用于银行风险的时间路径和作用存在差异。银行风险之于外部流动性的响应较为迅速,对于内部流动性而言有一定滞后;外部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呈现衰弱周期,而内部流动性的影响则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加强。由此,在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中,应更注重外部流动性的补充,但从长期来看,内部融资流动性才是商业银行风险的基础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金岷 李嘉文 吴非
本文使用11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有显著影响,但二者作用于银行风险的时间路径和作用存在差异。银行风险之于外部流动性的响应较为迅速,对于内部流动性而言有一定滞后;外部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呈现衰弱周期,而内部流动性的影响则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加强。由此,在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中,应更注重外部流动性的补充,但从长期来看,内部融资流动性才是商业银行风险的基础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冰
银行信贷是我国企业最为重要的融资方式,商业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中如何对信贷产品进行定价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以沪深两市2010—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财务预警模型与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定价之间的关系。通过检验发现财务预警模型在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定价中发挥了较强的作用,对财务预警模型所揭示的高风险企业,要求更高的贷款利率。
关键词:
银行信贷 财务预警模型 信贷利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 崔新健
文章运用2001年-2014年期间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开设境外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与东道国市场机会均是影响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去区位选择符合"跟随客户"与"追求市场机会"动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区位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 崔新健
文章运用2001年-2014年期间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开设境外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与东道国市场机会均是影响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去区位选择符合"跟随客户"与"追求市场机会"动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区位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 崔新健
文章运用2001年-2014年期间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开设境外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与东道国市场机会均是影响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去区位选择符合"跟随客户"与"追求市场机会"动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区位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东勋 崔宁
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多次改革,部分已经实现上市,其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政府的作用。本文提出政府的动态效用函数,政府在改革中会存在从租金偏好向效率偏好权重的转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就是政府效用函数结构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但历经多次改革,结果仍然是"对国外商业银行制度要素的模仿、移植和重组",深入研究会发现,权重转移的性质决定了改革的结果,租金偏好仍体现在政府效用函数中。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伟杰 宋焱
商业银行一般可以通过代表处、办事处、分支行、代理行及附属行等不同的组织模式实现跨国经营,概括起来可分为分支行和附属行两大类。而在实际中,由于经济责任、竞争环境、东道国风险及监管等方面的限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选择需要有多方面的考虑。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可能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产生影响的四类因素,并应用全球最大的100家商业银行在东欧和拉美地区的业务数据,建立离散因变量模型,研究各类因素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对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模式选择有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