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6)
- 2023(5985)
- 2022(5462)
- 2021(5167)
- 2020(4698)
- 2019(11239)
- 2018(11136)
- 2017(22635)
- 2016(12590)
- 2015(14663)
- 2014(15265)
- 2013(15336)
- 2012(14649)
- 2011(13207)
- 2010(13540)
- 2009(12911)
- 2008(13406)
- 2007(12597)
- 2006(11029)
- 2005(10379)
- 学科
- 济(53288)
- 经济(53230)
- 管理(34235)
- 业(33668)
- 企(26955)
- 企业(26955)
- 方法(26572)
- 数学(23503)
- 数学方法(23232)
- 银(18913)
- 银行(18768)
- 制(18160)
- 行(17410)
- 农(15069)
- 财(15001)
- 中国(13788)
- 融(12436)
- 金融(12434)
- 度(11668)
- 制度(11663)
- 学(11190)
- 贸(10965)
- 贸易(10955)
- 业经(10496)
- 易(10473)
- 业务(10374)
- 地方(10132)
- 农业(9686)
- 务(9414)
- 财务(9384)
- 机构
- 大学(187710)
- 学院(186002)
- 济(76759)
- 经济(74922)
- 管理(69023)
- 研究(63057)
- 理学(57433)
- 理学院(56776)
- 中国(56619)
- 管理学(55784)
- 管理学院(55434)
- 京(40439)
- 科学(38655)
- 财(38580)
- 农(36577)
- 所(34003)
- 中心(31173)
- 江(30645)
- 研究所(30335)
- 财经(29869)
- 农业(29004)
- 业大(27993)
- 经(26753)
- 北京(26186)
- 州(24965)
- 银(24628)
- 经济学(23778)
- 银行(23635)
- 范(23616)
- 师范(23379)
- 基金
- 项目(112152)
- 科学(86029)
- 研究(81187)
- 基金(79793)
- 家(68973)
- 国家(68401)
- 科学基金(57146)
- 社会(49303)
- 社会科(46605)
- 社会科学(46586)
- 省(44046)
- 基金项目(42089)
- 教育(37549)
- 划(37209)
- 自然(37114)
- 自然科(36176)
- 自然科学(36163)
- 自然科学基金(35508)
- 资助(34432)
- 编号(34066)
- 成果(29141)
- 重点(25391)
- 部(25256)
- 发(23823)
- 课题(23502)
- 创(22386)
- 科研(21927)
- 性(21333)
- 教育部(21313)
- 大学(21123)
共检索到295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世平
近年来,受资金紧张、贷存比指标考核等压力的影响,商业银行高息揽储行为有重新抬头的态势。本文首先从内、外部两个层面剖析了商业银行高息揽存的产生原因,接着分析了商业银行高息揽存行为的行政法律、民事法律、经济法律关系,认为高息揽存危害了金融和社会秩序,应当界定为违法行为,我国既要着眼于现有体制分析高息揽存的成因、制定治理对策,又要基于我国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背景探讨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法律 高息揽存 不正当竞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敏
问题一:同一银行不同分支行之间是否可以行使抵销权《商业银行法》第22条规定:"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实践中,不少银行为了绕开这一抵销权主体上的法律障碍,往往通过"债权转让"的方式来行使抵销权。具体操作方式为:甲支行先将其对客户享有的贷款债权转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静
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过程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理论,也需要与现实需求相关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不足、参与经验缺乏等多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上市公司的理解存在偏差、参与路径缺失、利益相关者不配合等等,法律中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商业银行难以高效地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发挥相关的作用。本文对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商业银行参与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法律问题 法律模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静
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过程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理论,也需要与现实需求相关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不足、参与经验缺乏等多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上市公司的理解存在偏差、参与路径缺失、利益相关者不配合等等,法律中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商业银行难以高效地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发挥相关的作用。本文对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商业银行参与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法律问题 法律模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侯璐
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机关和公权力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督管理的权利。金融监管法制变革,是在金融科技兴勃的背景下,为保证金融行业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寻求保证金融安全稳定与包容金融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过程。影子银行,指的是具有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功能,却未像传统银行那样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侯雪梅
近年来,保单质押贷款越来越成为银行贷款业务中的一个不容小觑的内容,但相关立法滞后的窘况却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保单质押贷款业务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现有立法与保单质押实践,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保单质押中的重要法律问题予以剖析,以期对保单质押贷款业务的安全、健康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保单 质押贷款 法律 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炜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传统的债转股、贷款再出售和债务重组等在运用时存在缺陷,资产证券化应是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最佳路径。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建设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剖析,以促进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证券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福录
我国银行卡立法相对滞后,致使实务中的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影响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银行卡追透的七个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启动专门立法、强化发卡审查、规范追透手续、优化系统程序设计、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交流等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银行卡 追透 经济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露 杨勇
2005年我国正式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督治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治理指引》,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活动作出法律规范。但经过多年发展,仍然存在多项有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本文从个人理财业务流程出发,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个人理财业务 理财产品 法律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耿丹丹
短信银行服务是商业银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客户提供信息和金融交易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是当代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关注新业务带来的法律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具体来讲,对于付费类短信服务,银行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对于营销类免费信息,银行在发送之前要取得客户口头或者书面的同意,并应保留相应的证据;对于非营销类免费短信,虽然这类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办理银行业务,但如果客户对银行发送该类信息存在异议,银行应当立即停止向该客户发送,避免因此出现纠纷。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福录
我国银行卡立法相对滞后,致使实务中的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将影响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银行卡追透的七个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五个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银行卡产业健康发展能有所裨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志华 黄飚
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之外的一项重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也成为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重要投资渠道之一。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就其信托本质和存款本质及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位和规范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 代客理财 法律性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王宝刚 马运全
银行收取服务费是市场经济规律的重要体现,加强监管是基于现实的必然选择。收费的核心问题是要合理界定政府和银行在服务定价中的权力范围,在定价上应当逐渐减少政府干预,以银行自主定价为主导并辅以适度监管。金融服务收费的规范必须通过加快立法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
金融服务 收费 法律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近年来,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收费行为频频引起社会公众的反对和质疑。部分定价收费行为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和谐金融消费关系的构建,损害了中国银行业的声誉,也拷问着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业已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面临的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目前,从营销学角度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问题开展了很多研究,但从法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事实上,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领域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立法、政府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公众的法律意识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规范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服务 定价 法律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