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6)
2023(2774)
2022(2357)
2021(2172)
2020(2071)
2019(4745)
2018(4594)
2017(9660)
2016(4940)
2015(5569)
2014(5755)
2013(5752)
2012(5142)
2011(4391)
2010(4547)
2009(4438)
2008(4913)
2007(4611)
2006(4052)
2005(3868)
作者
(13797)
(10844)
(10770)
(10369)
(7156)
(5185)
(5174)
(4466)
(4215)
(4099)
(3847)
(3832)
(3559)
(3537)
(3532)
(3413)
(3370)
(3216)
(3211)
(3011)
(2933)
(2658)
(2603)
(2558)
(2532)
(2493)
(2468)
(2431)
(2225)
(2096)
学科
(19044)
(17923)
银行(17778)
(16339)
管理(15933)
(15684)
企业(15684)
(15355)
经济(15338)
(13575)
(10751)
保险(10660)
业务(10387)
(10031)
金融(10031)
方法(9487)
(9429)
制度(9428)
(9073)
银行制(8728)
数学(8353)
数学方法(8305)
(7906)
财务(7902)
财务管理(7884)
企业财务(7617)
中国(6637)
(4450)
各种(4379)
类型(4283)
机构
大学(64677)
学院(63934)
中国(28477)
(27604)
经济(26888)
管理(26624)
(21220)
理学(20706)
理学院(20566)
管理学(20337)
银行(20271)
管理学院(20227)
(20030)
(18817)
研究(17013)
财经(14989)
(14097)
(13861)
金融(13830)
(13546)
财经大学(11487)
人民(11318)
中心(11303)
(10978)
国人(10512)
中国人(10498)
中国人民(9948)
(9677)
公司(9168)
经济学(9154)
基金
项目(34995)
科学(27511)
基金(26961)
研究(25556)
(21997)
国家(21811)
科学基金(19803)
社会(16834)
社会科(15968)
社会科学(15963)
基金项目(13908)
自然(13183)
自然科(12816)
自然科学(12814)
自然科学基金(12616)
资助(12463)
(12310)
教育(11321)
(10295)
编号(10135)
成果(8392)
(8265)
(7857)
重点(7562)
教育部(7551)
人文(7476)
(7231)
科研(7101)
大学(6986)
(6984)
期刊
(31656)
金融(31656)
(28474)
经济(28474)
研究(26919)
(17952)
中国(14203)
管理(9632)
财经(7772)
(6931)
科学(6511)
学报(6470)
财会(6367)
(6306)
大学(5516)
理论(5463)
学学(5419)
会计(5369)
实践(5105)
(5105)
经济研究(4488)
保险(4299)
(4299)
通讯(4222)
会通(4220)
农村(4152)
(4152)
技术(4058)
中国金融(3857)
审计(3659)
共检索到117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有安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日益剧烈的经济波动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决定对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Capital Measure and Capital Standards,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进行彻底的修改。2001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协议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协议》),并计划于2...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谈伟宪  董红蕾  
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所推出的内部评级法,提供了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动态监管方法,本文探讨了实施内部评级法对中国银行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改进资本监管要求的激励效应,提出了金融开放下中国银行业加快引入并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重要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德龙  吕飞  杨晓光  
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要求逐步开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评级。由于这一体系是在美国骆驼群评级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本文集中研究了中美两国监管机构的这两个评级体系。本文在评价指标、评级分类方式、评级结果的运用政策等方面对中国银监会的《体系》与骆驼群评级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其不但能对中国银监会的评级体系有一个系统的透视,而且能为该体系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璐  
本文回顾了声誉理论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指出声誉机制对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的审慎经营提供了一种激励,分析了银行声誉减轻银行违规动机的作用,提出银行风险评级是一种重要的声誉机制,可以促进银行自律和自发降低金融风险。我国监管当局应结合银行业发展趋势和我国银行业现实经营状况,充分借鉴CAMELS评级等较为科学的评级方法和其他国家银行风险评级经验,对现有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银行风险评级系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伟  
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具体环境,基于CAMELS构建了我国银行风险评级的具体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分配了各个指标的影响权重,然后运用功效系数法(ECM)对银行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级,最后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对其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进行了测算、评级和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奕  艾春荣  洪占卿  
本文利用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数据,研究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以及国内银行如何运用信用评级进行风险管理。结果发现,债券评级和主体评级均对债券市场有显著影响,但债券评级比主体评级作用更显著,后者对前者起补充作用,当债券评级不足以刻画债券质量时,主体评级作用更加凸显;另外,信用评级在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中的作用有所不同:由于投资者吸收了债券发行后市场的新信息而减少了对信用评级的依赖,因而在交易市场中信用评级的影响力低于发行市场。因此,银行应全面利用各种评级信息,并且结合被评级资产所处市场来进行风险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凌  彭建刚  王修华  
依据信贷资产分类贷款迁徙率矩阵,获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各级形态贷款的违约概率;依据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管理原则、资产清收的执行原则以及商业银行在清收时不可能通过诉讼获利的司法特征,建立抵押品池综合违约损失率的计算模型。基于以上模型,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在一般情况下低于依据银监会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成  李佳  
本文基于公司行为的成本收益理论,对我国银行在短期内开展内部评级进行了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预测,得出以下结论:现阶段我国个体银行内部评级成本大于收益,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果不明显;银行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水平将影响到内部评级的成本收益;银行需要积极为内部评级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缩短时间跨度使边际收益的增长速度加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新资本协议实施研究和规划项目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陈颖  
在监管部门和国内银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论证、起草、征求意见和定量影响测算,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监管规章。这些规章与指引在准确把握新资本协议实质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银行业实践,建立了一套相对明确、操作性强的审慎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技术标准。本刊特约请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对这些监管规章与指引进行了解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亚非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组织结构设置》一文介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的特点在于科学的组织安排、合理的业务部门设置和严格有序的风险管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明  
文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级研究中涉及的各种信用测度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对现有各种评级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等做了必要的比较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信用风险评级测度方法研究存在模型研究与指标体系研究相脱节的现象,指出信用风险评级研究应该综合考虑风险分析、模型研究、指标体系研究,并给出了建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的基本设想。
[期刊] 征信  [作者] 董建萌  朱瑞博  
企业集团具有与单一企业不同的公司治理、控制机制、空间组织结构以及融资特征,这使得商业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评级更为复杂。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防控的主要障碍。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风险防控应以控制权为基准对集团客户进行整体信用评级,建立统一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大力发展银团贷款,建立银行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逐步化解非关联担保;强化贷后资金用途管理,建立健全集团客户信用预警预控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岷峰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计提方法直接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规定主体不同,在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计提准备方法又有所不同。本文在对现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计提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已的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