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5)
2023(4596)
2022(3472)
2021(3315)
2020(2884)
2019(6640)
2018(6409)
2017(12683)
2016(6872)
2015(7764)
2014(7921)
2013(7855)
2012(6876)
2011(6038)
2010(6058)
2009(5958)
2008(6467)
2007(6180)
2006(5567)
2005(5332)
作者
(18477)
(14934)
(14795)
(14226)
(9620)
(7038)
(6876)
(5851)
(5796)
(5591)
(5168)
(5166)
(4857)
(4769)
(4704)
(4699)
(4557)
(4422)
(4366)
(4209)
(3862)
(3595)
(3486)
(3478)
(3458)
(3456)
(3404)
(3315)
(2997)
(2942)
学科
管理(29091)
(26376)
(23197)
企业(23197)
(21225)
经济(21204)
(17615)
银行(17470)
(16096)
(14776)
(10889)
(10835)
保险(10744)
方法(10327)
业务(10230)
(10011)
制度(10009)
(9791)
金融(9791)
中国(8712)
银行制(8580)
(8561)
财务(8542)
财务管理(8517)
数学(8299)
数学方法(8256)
企业财务(8062)
业经(6734)
(5672)
(5495)
机构
大学(87773)
学院(87690)
管理(39112)
(36097)
经济(35057)
中国(33258)
理学(30004)
理学院(29733)
管理学(29490)
管理学院(29270)
研究(24265)
(24241)
(20810)
银行(19899)
(19167)
(18472)
财经(17324)
(15787)
(15703)
中心(14343)
(13993)
金融(13735)
(13333)
财经大学(13174)
公司(12595)
北京(12482)
人民(12277)
科学(11896)
(11383)
经济学(11203)
基金
项目(48418)
科学(38087)
研究(36811)
基金(35774)
(29401)
国家(29142)
科学基金(26309)
社会(23671)
社会科(22433)
社会科学(22423)
基金项目(18453)
(17939)
自然(16742)
教育(16433)
自然科(16344)
自然科学(16342)
自然科学基金(16073)
资助(15598)
编号(14927)
(14845)
成果(12115)
(10903)
重点(10264)
(10164)
(10139)
(10010)
课题(9948)
教育部(9880)
项目编号(9847)
人文(9808)
期刊
(43766)
经济(43766)
研究(33921)
(30693)
金融(30693)
(22008)
中国(21761)
管理(18698)
科学(9553)
财经(9318)
学报(8756)
(8641)
(7781)
技术(7604)
大学(7462)
学学(6989)
财会(6770)
会计(6641)
经济研究(6391)
业经(6335)
理论(6073)
教育(5860)
实践(5581)
(5581)
现代(5123)
商业(4689)
通讯(4650)
会通(4630)
技术经济(4521)
国际(4455)
共检索到159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守川  
从巴塞尔协议Ⅰ到巴塞尔协议Ⅲ的演变逻辑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在拉美债务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而日本银行业的资本全球扩张也给欧美银行带来极大威胁。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出台巴塞尔协议Ⅰ,基本出发点就是用银行有限的资本限制其业务扩张,促进国际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别慧军  
一、信贷风险的管理 信贷风险指银行贷款中形成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债权损失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4年初,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316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的20.4%。至1995年底,全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上升为6000多亿元。1996年,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可以说,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逐渐增加,不仅危胁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也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危胁。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星  
VaR作为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标准和理论基础,已在国际活跃银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2004年通过的新巴塞尔协议则进一步主张用VaR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综合的风险管理,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VaR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分析了VaR应用中的局限性和补充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川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监管发生了重大变革。近期,中国银监会也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新监管标准在国内银行业的实施,且实施标准比国际标准更高更严。新监管标准对中国银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盈利模式、财务及资本管理、风险管理等均构成了巨大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技术。中国银行业应尽快适应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形势,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风险管理转型升级,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发奋  
2006年6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从而有效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确定审计目标和重点,有效识别、监测、分析风险 1.信用风险的检查、评价。内部审计要检查信用风险状况,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志刚  
气候是联系人类与未来的纽带,气候变化问题将对地球和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为重要的挑战。气候风险是长期的、全球的、有着巨大不确定性的风险类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风险领域。当前,商业银行对于气候风险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气候风险因素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到商业银行的投融资决策中。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小钢  罗欣  况雅琴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以2010—2021年227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与渠道。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运营成本和收入结构是导致这种非线性影响效应的重要因素。机制分析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通过影响其市场势力和资产负债端结构进而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银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银行应加强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差异化数字化转型布局,变革风险管理体制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冰星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及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葛兆强  李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是指用于对付银行全面风险而设计的综合管理和控制结构,它一般由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的衡量、报告和控制、风险管理操作和风险管理系统等要素构成。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对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机制迄今仍然比较淡薄和脆弱,以至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状况一直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因此,研究国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鲁兵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所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及其高比例举债经营的特点,使得银行与生俱来就是高风险行业。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基本活动,也是银行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全面执行,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已经成为完善银行风险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的重要内容;而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应用,也成为国内各家银行健全内部控制、改善业务流程、构建风险识别与计量体系,从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从理论和实务角度看,银行的风险管理与会计核算属于不同范畴,其服务目标和内容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又存在着紧密联系。对两者的诠释与比较,对我们厘清思路、指导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梁  霍学喜  吴后宽  
VAR方法作为一种风险测量方式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方法已经成为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的监管工具,用于银行内部控制和银行业绩评估,可以作为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手段,可以提升银行在公众中的形象,可以构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我国的金融风险也集中体现为银行业风险。因此,借鉴国际经验,选择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置信度和目标区间,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测量中引入VAR方法,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维护我国的金融秩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