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6)
2023(9623)
2022(8473)
2021(7789)
2020(6910)
2019(16091)
2018(15971)
2017(30735)
2016(17059)
2015(19545)
2014(20510)
2013(20080)
2012(18736)
2011(16602)
2010(17350)
2009(16529)
2008(16381)
2007(15223)
2006(13033)
2005(11949)
作者
(52224)
(43409)
(43343)
(41375)
(27529)
(20816)
(20196)
(17109)
(16476)
(15659)
(14803)
(14750)
(13777)
(13764)
(13640)
(13615)
(13479)
(12834)
(12551)
(12396)
(10926)
(10917)
(10707)
(9884)
(9817)
(9802)
(9783)
(9700)
(8976)
(8802)
学科
(64919)
经济(64847)
管理(44336)
(44202)
(34632)
企业(34632)
方法(33467)
数学(29318)
数学方法(29004)
(21886)
(21781)
银行(21636)
(20195)
中国(19899)
(18752)
(17297)
(15558)
金融(15550)
(14410)
(13277)
制度(13270)
地方(12727)
业经(12509)
审计(12263)
(11883)
财务(11846)
(11807)
(11781)
财务管理(11768)
贸易(11767)
机构
大学(244141)
学院(243522)
(94698)
经济(92243)
管理(90957)
研究(80707)
理学(76275)
理学院(75451)
管理学(73970)
管理学院(73548)
中国(71621)
(53540)
科学(50654)
(49405)
(46926)
(42585)
中心(39958)
(39591)
财经(38379)
业大(38312)
研究所(38244)
农业(37408)
(34644)
北京(33518)
(31630)
(30117)
师范(29700)
(28740)
经济学(28682)
财经大学(28419)
基金
项目(156024)
科学(119446)
研究(111815)
基金(109937)
(96276)
国家(95469)
科学基金(80102)
社会(67414)
社会科(63721)
社会科学(63695)
(62537)
基金项目(58011)
自然(52760)
教育(52485)
(52447)
自然科(51459)
自然科学(51437)
自然科学基金(50466)
资助(47143)
编号(46584)
成果(38772)
重点(35369)
(34461)
课题(33050)
(32206)
(31400)
科研(30665)
计划(29574)
创新(29531)
大学(29197)
期刊
(103562)
经济(103562)
研究(75558)
中国(54928)
(41390)
(41003)
学报(40962)
(38388)
金融(38388)
科学(34881)
管理(31082)
大学(30238)
学学(28639)
农业(26132)
教育(24882)
技术(22400)
财经(18947)
经济研究(16539)
业经(16457)
(15977)
(14274)
问题(13524)
统计(13030)
理论(13026)
(12556)
财会(12474)
技术经济(12228)
实践(11980)
(11980)
(11830)
共检索到379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燕  
骆驼评价体系是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水平和流动性五项指标进行评级打分,来评价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质量和经营安全程度,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强  吴韶琳  陈铁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的缺失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拓展业务最大的外部环境障碍之一,不论从自身经营利益出发,还是从诚信环境建设的社会效益出发,商业银行都应该成为我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建设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剑  
本文在介绍西方主要国家银行业风险预警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业风险预警体系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构建我国银行业风险预警体系的构想以及实现这些构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志娟  
随着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隐患及将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通过一系列检测、预警的方式与手段转化为确定性,使其风险的危害规避在最小化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各宏观监管部门及各微观运营机构均应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1.积极构建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减持及退出机制。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伟  
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具体环境,基于CAMELS构建了我国银行风险评级的具体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分配了各个指标的影响权重,然后运用功效系数法(ECM)对银行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级,最后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对其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进行了测算、评级和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文捷  周红艳  
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完善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出发,参照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俊  杨林  李菊  
当前中外金融市场的持续深化和竞争加剧,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是顺应时代要求,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探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不够完善,风险管理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指出我国中小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构建风险管理政策框架体系,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等解决对策,旨在为中小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成  李佳  
本文基于公司行为的成本收益理论,对我国银行在短期内开展内部评级进行了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预测,得出以下结论:现阶段我国个体银行内部评级成本大于收益,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果不明显;银行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水平将影响到内部评级的成本收益;银行需要积极为内部评级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缩短时间跨度使边际收益的增长速度加快。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志娟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进程的加快及风险管理国际标准的日益提高,有效防范与预警我国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就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我国金融系统特别是银行机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风险管控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风险预警管理经验,以SOM——PNN神经网络组织为理论基础,构建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反馈等流程在内的银行风险预警体系,进而实现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规避"就显得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松林  王晓娟  王赛  
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适宜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而早期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已然不适用我国的实际情况。文章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银行系统还有行业冲击层面的影响,构建了一个商业银行全面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而引用拉开档次法和相对熵组合赋权确定商业银行预警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有效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宏  
关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赵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风险迭起的环境,要求商业银行具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很强风险处理能力。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贺晓波  张宇红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的分析 ,提出了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几种主要风险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 ,并用聚类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进一步精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云朋   胡滨   郑联盛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作为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监管对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其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以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及相关的广义信贷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基于2010—2021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否决项,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明显提升,风险显著下降,相比于微观资本监管,其对商业银行的约束作用更明显;作为“隐形”否决项,广义信贷监管同样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城商行与农商行的风险约束更加显著。补充性检验一方面通过双重差分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会促使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广义信贷水平,进而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另一方面通过XGBoost决策树模型进行反事实分析,估计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在资本充足率上的差距,结果表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发挥了正向风险约束功能。本文深入剖析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理论机制,为其政策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并推动商业银行稳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