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3)
2023(6632)
2022(4883)
2021(4531)
2020(3779)
2019(8713)
2018(8708)
2017(17224)
2016(9503)
2015(11100)
2014(11507)
2013(11379)
2012(9916)
2011(8747)
2010(8743)
2009(8447)
2008(9028)
2007(8462)
2006(7991)
2005(7558)
作者
(27316)
(22450)
(22386)
(21514)
(14565)
(10502)
(10388)
(8752)
(8731)
(8247)
(7840)
(7680)
(7407)
(7332)
(7285)
(6878)
(6689)
(6588)
(6574)
(6382)
(5836)
(5653)
(5457)
(5314)
(5233)
(5120)
(5082)
(5031)
(4631)
(4390)
学科
管理(37313)
(35749)
经济(35697)
(33283)
(30152)
企业(30152)
(17599)
银行(17453)
(16964)
(16116)
(15039)
方法(13615)
中国(12085)
业经(10855)
(10545)
制度(10542)
数学(10481)
数学方法(10401)
(10270)
财务(10232)
财务管理(10213)
(10167)
业务(10057)
(9965)
金融(9965)
企业财务(9745)
银行制(8667)
(8071)
(7761)
理论(6932)
机构
大学(131639)
学院(131298)
管理(53645)
(53546)
经济(52153)
中国(42799)
理学(42770)
理学院(42333)
管理学(41817)
研究(41768)
管理学院(41529)
(30789)
(29043)
科学(23389)
(23163)
财经(22600)
(22060)
(21299)
(21217)
银行(21143)
中心(21098)
(20436)
(19741)
(18925)
研究所(18628)
北京(18578)
财经大学(16855)
业大(16695)
农业(16448)
经济学(16256)
基金
项目(76621)
科学(59842)
研究(57273)
基金(55399)
(47442)
国家(47029)
科学基金(40688)
社会(36395)
社会科(34471)
社会科学(34457)
(29336)
基金项目(28610)
教育(26390)
自然(25583)
自然科(24982)
自然科学(24977)
自然科学基金(24549)
(24333)
编号(23647)
资助(23119)
成果(20045)
(17054)
重点(16988)
课题(16477)
(15826)
(15355)
(15328)
国家社会(15045)
教育部(14923)
项目编号(14662)
期刊
(67712)
经济(67712)
研究(44907)
中国(31870)
(30161)
金融(30161)
(27836)
管理(25065)
(19859)
学报(17684)
科学(17683)
大学(14105)
教育(13231)
学学(13090)
财经(12301)
技术(12133)
农业(11344)
业经(10618)
(10486)
经济研究(9696)
问题(8553)
(8278)
会计(7936)
财会(7811)
现代(7530)
理论(7093)
技术经济(6844)
国际(6727)
农村(6542)
(6542)
共检索到228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祥南  庞淑娟  陆正飞  
伴随中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具有资产规模庞大、产品线复杂、机构组织结构层次多等特点银行集团不断形成。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促进集团内部各业务条线间协同发展,是每个集团面临的管理难题。文章针对目前集团内部协同性存在的基本问题,文章应用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对利益分配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分润制更有利于解决财务控制弱化等问题,有助于实现集团总体效益最大化的核心目标。通过分润制建立起来的考评及资源配置体系是提高银行经营效率,满足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的基础,也是建立协同治理模式的关键环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商业银行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周建松中国的商业银行究竟应该选择何种体制模式,尽管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过多重视,但现实运行中诸多摩擦和矛盾,以及围绕业务营运和资金使用纵向、横向及纵横之间的矛盾,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尤其是提出银行业与证券业、信托业分业管理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敬涛  
导读:多业态经营的集团化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外部监管与内部管理挑战,以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视角,厘清集团化财务管理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耦合路径,深入剖析商业银行集团化财务管理的转型方向,对商业银行集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与集团化经营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为山  杨朝军  汪有涛  
由于外部环境和客户行为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主要商业银行纷纷转型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集团。部分银行选择了银行证券事业模式,塑造成一种新型全能银行,拥有足够业务广度和技术深度;部分银行选择了银行保险事业模式,转型为家庭金融资产管理的一体化金融服务提供者。本文选取了6家代表性欧洲银行集团,比较分析了不同事业模式的特点,以及相应集团的构建途径、组织结构调整和内部管理整合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辛华  
集团化是现代银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银行的集团化发展,可达到协同经营的目标,打破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使集团获得经营一体化带来的好处。但另一方面,复杂的股权关系、组织结构、内部往来、业务合作,也使得银行集团暴露于特殊的法律风险当中。在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严格化和法律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银行集团面临的法律风险更为严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小芳  吕倩  
在对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既得利益集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近期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阐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考,即要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通过全面的竞争来制约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因此,需要重新检讨中国既有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张雪兰  
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债权约束和产品市场约束不能发挥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利于形成对银行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因而须引入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以有效督促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我国商业银行应改革目前的股东单边治理机制,优化董事会结构与职能,建立对话机制,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逐步推进和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善尽社会责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孙国申  
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组织方式选择唐旭,孙国申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应该看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前提条件及配套改革。制度创新,就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对专业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丽娟  
商业银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探索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如何建立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破解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之间风险与收益不匹配的根源问题,探索了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或期权,通过其他金融机构间接持有企业股权,以及实施浮动利率等措施,研究了如何有效消除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如何构建银企合作环境支持体系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娟  
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商业银行股东至上的治理理念提出了质疑,商业银行经营的负外部性和危机的传染性要求其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在对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利益相关者的三大属性,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借鉴米切尔评分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和三维分类。在此基础上,将可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贾楠  
本文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及债权人这三大外部利益相关主体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而从外部利益相关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宫永媛  罗丹  佟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高康  
我国于2013年发布了针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操作指引,其中对商业银行如何在治理的过程中保护金融消费者以及银行职员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进行了明确。以分析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同心圆理论为基础,以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金融消费者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对象,结合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从内部治理模式与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为着眼点,提出我国商业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政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特殊性,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实施利益相关者治理。同时,应当在考虑我国经济条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模式,以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