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6)
- 2023(7057)
- 2022(6096)
- 2021(5842)
- 2020(5223)
- 2019(12512)
- 2018(12470)
- 2017(24609)
- 2016(13779)
- 2015(15961)
- 2014(16393)
- 2013(16559)
- 2012(15500)
- 2011(13829)
- 2010(14171)
- 2009(13677)
- 2008(14212)
- 2007(13366)
- 2006(11691)
- 2005(10846)
- 学科
- 济(53268)
- 经济(53218)
- 管理(45631)
- 业(41150)
- 企(35463)
- 企业(35463)
- 方法(27659)
- 数学(23870)
- 数学方法(23696)
- 银(19694)
- 银行(19549)
- 制(18933)
- 财(18407)
- 行(18123)
- 农(14041)
- 中国(13503)
- 融(12702)
- 金融(12700)
- 务(12591)
- 财务(12556)
- 财务管理(12517)
- 度(12219)
- 制度(12213)
- 企业财务(11806)
- 业经(11349)
- 业务(10943)
- 贸(10921)
- 贸易(10912)
- 学(10509)
- 易(10442)
- 机构
- 大学(194401)
- 学院(192635)
- 济(79368)
- 经济(77379)
- 管理(77126)
- 理学(63072)
- 研究(62524)
- 理学院(62378)
- 管理学(61524)
- 管理学院(61121)
- 中国(60059)
- 京(42195)
- 财(41840)
- 科学(37283)
- 农(36205)
- 中心(32769)
- 江(32702)
- 所(32628)
- 财经(31358)
- 研究所(29080)
- 农业(28638)
- 经(28261)
- 业大(28127)
- 银(27954)
- 北京(26992)
- 银行(26846)
- 州(26562)
- 行(25143)
- 经济学(24131)
- 财经大学(23232)
- 基金
- 项目(115883)
- 科学(89158)
- 研究(84798)
- 基金(82756)
- 家(71031)
- 国家(70425)
- 科学基金(59680)
- 社会(51476)
- 社会科(48735)
- 社会科学(48712)
- 省(45266)
- 基金项目(43997)
- 教育(39442)
- 自然(38757)
- 划(38049)
- 自然科(37795)
- 自然科学(37783)
- 自然科学基金(37120)
- 编号(35834)
- 资助(35140)
- 成果(29923)
- 部(26261)
- 重点(25849)
- 课题(24178)
- 发(24138)
- 创(23741)
- 科研(22681)
- 教育部(22364)
- 性(22255)
- 创新(22254)
共检索到315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蓉
本文剖析了集合委托贷款业务运作的一般模式及产品成功因素,探讨了集合委托贷款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集合委托贷款业务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集合委托贷款 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志理
近年来,委托贷款业务发展很快,呈现规模不断扩大、方式不断创新的特点,为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但也给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风险防范带来了挑战。本文从法律、统计、会计的角度,对委托贷款的起源和现状进行梳理,对规范委托贷款管理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委托贷款 法律 统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熊 钮元新 张维 武栋才
由于旧体制遗留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有着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章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模型,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规避程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管理者过于重视信贷风险,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风险规避 贷款额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汉祥
本文主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代理风险、上下级代理风险、银企代理风险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本文认为双重代理目标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异化、绩效评价的虚化和激励约束不足;代理层次过多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代理效率损耗、内部人控制和成本外溢。本文还分析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现象和预算软约束及银企双方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银行风险 委托代理关系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家新
中国加入WTO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国有银行”)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体现为技术、服务和规模的竞争,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因此对国有银行经营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宪 代军勋
委托—代理关系的效果主要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实现。这种机制对处在银行授信工作前沿的银行基层行长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个贷款呆滞案例的研究,分析了基层行长作为代理人在这一呆滞贷款形成中的作用和行为动机,发现在我国基层银行中,尽量掩盖和推迟揭示信用风险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中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对基层行长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一是激励约束不对称,二是缺乏对风险揭示的激励,三是任期不确定。文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激励约束 风险揭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玉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颖
业务流程再造是对现有流程和体系结构的变革,目的在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现状的分析,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的设计,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即必须坚持“扬弃”的原则、坚持精减流程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分步推进的原则及坚持激励约束配套的原则。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应按照不同客户类别分别授权,通过数据清理,分步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由不同级别的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负责不同种类的客户,最终实现贷款业务的高质、高效审批管理,重构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流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宇平
个人委托贷款业务是一项对委托者、银行和借款者都具有吸引力的业务。但三者的出发点、最终目标是存在差异的。要使该项业务顺利推进,可进行博弈分析,找到均衡点。本文通过对委托者与银行、银行与借款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了实现个人委托贷款的纳什均衡为"委托———受托"和"放款———借款并还款"。但实现纳什均衡会遇到委托者对银行的信任感、银行对借款者"诚信"判断的准确性等方面的障碍。因此,委托者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银行应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做好对借款者使用借款的合理性和归还借款的可能性分析;借款者应提高经营能力,加强"诚信"修养,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关键词:
个人委托贷款 纳什均衡 障碍 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丽伟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的发动机,对这一地区的辐射能力逐步加强,2002年的数据显示,长三角这一经济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5.8%,创造了18.5%的GDP,贡献了财政收入的25%和出口总额的28.4%。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竞争力10强城市中,占了4个。从2003年年末的数据来看,上海各商业银行资金流向该地区已占了人民币贷款总量的2.76%,金额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建强
在不确定性和非对称性信息条件下,信贷市场极易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商业银行委托监督机制可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几率,同时节约了整个社会的监督成本,从而提高信贷市场的运行效率。本文分析这种监督机制在信贷市场中的运作规律,从而揭示其经济学内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凯
委托人为了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就需要通过严密的契约关系和对代理人活动的严密监督来制约代理人的行为,但这样做就必然会付出成本,这种银行委托代理成本分为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净损失三个部分,并已呈现出三大特质:委托代理关系行政化;所有者缺位,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自律;内部控制薄弱,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笔者认为,委托人应该利用市场约束激励机制来监督和制约代理人,以降低可能发生的社会成本,保证委托代理关系的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雨云 赵志宏
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模式的确立(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模式的产生风险管理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和金融管理当局的主要监管对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在贷款资产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不懈的探索,如贷款三查制度、审贷分离集体审批制度、贷款工作目标管理、历次清理贷款以及"压逾活动"等等,但是由于各种办法和手段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和相互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