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2)
- 2023(8192)
- 2022(6721)
- 2021(6467)
- 2020(5511)
- 2019(12684)
- 2018(12126)
- 2017(23640)
- 2016(12598)
- 2015(14367)
- 2014(14176)
- 2013(14345)
- 2012(13096)
- 2011(11413)
- 2010(11708)
- 2009(11477)
- 2008(10927)
- 2007(10022)
- 2006(9021)
- 2005(8443)
- 学科
- 管理(42934)
- 业(40762)
- 济(40721)
- 经济(40679)
- 企(34700)
- 企业(34700)
- 银(34521)
- 银行(34376)
- 行(32735)
- 融(30685)
- 金融(30683)
- 制(22597)
- 中国(20828)
- 财(17998)
- 方法(17836)
- 数学(15016)
- 数学方法(14911)
- 度(14379)
- 制度(14375)
- 务(13840)
- 财务(13808)
- 财务管理(13776)
- 企业财务(13081)
- 业务(12777)
- 中国金融(11905)
- 地方(11622)
- 业经(11190)
- 险(11007)
- 农(10927)
- 保险(10916)
- 机构
- 大学(162744)
- 学院(161280)
- 管理(65063)
- 济(64834)
- 经济(62736)
- 中国(57686)
- 理学(52015)
- 理学院(51441)
- 管理学(50824)
- 管理学院(50461)
- 研究(49964)
- 财(38830)
- 京(35443)
- 银(33013)
- 银行(31724)
- 行(29601)
- 财经(28680)
- 中心(28491)
- 江(27695)
- 科学(25917)
- 经(25882)
- 融(25389)
- 金融(24919)
- 州(23627)
- 农(23468)
- 所(23172)
- 北京(22700)
- 人民(22683)
- 财经大学(21607)
- 国人(20439)
- 基金
- 项目(96886)
- 科学(75479)
- 研究(74625)
- 基金(69835)
- 家(58029)
- 国家(57457)
- 科学基金(50700)
- 社会(46063)
- 社会科(43643)
- 社会科学(43630)
- 省(38084)
- 基金项目(37147)
- 教育(34181)
- 自然(32355)
- 编号(31566)
- 自然科(31562)
- 自然科学(31556)
- 划(31229)
- 自然科学基金(31019)
- 资助(29443)
- 成果(25870)
- 课题(21638)
- 部(21264)
- 重点(21095)
- 创(20662)
- 发(19986)
- 性(19915)
- 项目编号(19353)
- 创新(19335)
- 大学(19163)
共检索到281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应贵
自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以来,银行衍生品交易重大损失案多有发生。本文以法国兴业银行为主线,兼论巴林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和爱尔兰联合银行巴尔迪摩分行衍生品交易亏损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了涉案交易人员的欺诈手法基础上,本文发现巨亏的原因不仅来自市场风险,更主要来自操作风险,对两种风险的联合监控方能治标又治本。本文最后提出了4条风险管理对策:(1)加强国内外宏观经济研究,准确判断市场走势;(2)倡导诚实为本的企业文化,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工作的独立性;(3)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完善的交易确认、清算和结算制度;(4)根据市场变化,随时检验和调整计量模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品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黎 张羽
利用18家美国银行控股公司2005年第2季度~2008年第3季度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在对银行持有衍生品头寸目的加以区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整体上、分类样本以及次贷危机前后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上非交易衍生品面值规模越大,银行的收益越大,但增加了银行的整体风险;相对于主导型银行,参与型银行可能持有更多的衍生品投机头寸,从而增大了自身的系统风险;美国银行控股公司在次贷危机前相对于危机后持有更多的衍生品投机头寸,从而增大了自身的系统风险;商业银行使用金融衍生品行为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海垚 常清
为分析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商业银行的财务特点,本文选取了2011年第四季度美国总资产超过30亿美元的179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建立了Tobit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资产规模外,使用不同金融衍生品的商业银行对其财务指标要求不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财务特点,有选择性地利用金融衍生品以期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品 财务特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阳 李艺凡 王欣然
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受到重创并陷入财务困境,给相关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角度,首先探讨了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的积极意义以及该业务一旦转化为投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发生这种转化的关键原因是其内部控制失效。商业银行不应对正常套期保值的企业"惜贷",但必须对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企业贷款提高风险意识,一方面要严格监控贷款企业的相关内部控制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银行自身与衍生品交易企业贷款有关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一机制包括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三个方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玉杰
文章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1-2015年的经验数据,对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影响其公司治理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并基于控股股东的内外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险防御方面,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金融衍生品呈负相关关系,即金融衍生品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对冲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外资控股的商业银行中,在内资控股的商业银行中,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对冲作用并不明显;在银行绩效提升方面,银行经营绩效与金融衍生品显著正相关,即发展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该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内资控股银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风险对冲 绩效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玉杰
文章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1-2015年的经验数据,对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影响其公司治理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并基于控股股东的内外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险防御方面,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金融衍生品呈负相关关系,即金融衍生品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对冲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外资控股的商业银行中,在内资控股的商业银行中,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对冲作用并不明显;在银行绩效提升方面,银行经营绩效与金融衍生品显著正相关,即发展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该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内资控股银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风险对冲 绩效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玉杰
文章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1-2015年的经验数据,对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影响其公司治理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并基于控股股东的内外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险防御方面,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金融衍生品呈负相关关系,即金融衍生品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对冲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外资控股的商业银行中,在内资控股的商业银行中,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对冲作用并不明显;在银行绩效提升方面,银行经营绩效与金融衍生品显著正相关,即发展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该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内资控股银行中,而在外资控股银行中并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在外资控股银行中,金融衍生品主要扮演"风险对冲"角色,而在内资控股银行中却主要扮演"业绩提升"角色,发挥提升银行经营绩效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风险对冲 绩效提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斯文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87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外汇衍生品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的影响。就方向而言,外汇衍生品对银行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冲击;就规模而言,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平均提高0.11。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凤芹
衍生品交易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和信贷规模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以我国236家银行为样本,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在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的前提下,检验了交易金融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和信贷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有效降低了自身的风险承担,同时扩大了贷款规模。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利用衍生品对冲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都红雯 杨晓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波 吴益兵
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舞弊事件让全球再一次面对金融系统由于内部控制不力而产生的危机。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分别分析了法国兴业银行内部舞弊产生的根源,并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框架,以期为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
法国兴业银行 内部控制 衍生金融工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现代小微信贷业务(简称"小微贷"业务)始于孟加拉国的格莱民银行,该银行成立于1972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向贫困群体提供贷款的乡村银行。我国的小微信贷业务始于1993年,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该领域研究。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多元化和创新性的问题,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利润不断被挤压,浮动利率的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等金融创新手段不断挑战传统的利润源泉。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大规模兴起,同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创新 小微贷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蒲勇健 李绍芳
文章根据美国25家银行控股公司2003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4季度的面板数据,建立金融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收益模型分析,考察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在对银行持有衍生品头寸种类加以区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整体上、分类样本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收益和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盈利性 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衍生品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和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舆论普遍认为,缺少监管、过度繁荣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对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过后,美国及全球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衍生品业务,特别是场外互换类业务(Swap)的监管,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减少投机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在更加完备的监管体系下,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缩减规模、调整结构,风险持续降低,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
美国商业银行 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军山 张锐豪
基于2006-2014年间16家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和bankscope等多个数据库,就金融衍生品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进行的考察,以及就货币环境与金融衍生品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交互效应进行的探讨。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品在总体样本上对于银行风险承担有明显的加剧作用;货币环境与银行风险承担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即低利率环境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程度;高利率环境和低衍生品对冲规模的情况下,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程度较低;金融衍生品的运用会加大银行的盈利波动。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银行风险承担 货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