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2)
2023(13199)
2022(11334)
2021(10805)
2020(8772)
2019(20292)
2018(19902)
2017(38595)
2016(20612)
2015(23110)
2014(22991)
2013(22438)
2012(20559)
2011(18263)
2010(18435)
2009(17087)
2008(15804)
2007(13739)
2006(12196)
2005(10962)
作者
(57191)
(46982)
(46662)
(44538)
(29913)
(22420)
(21473)
(18448)
(18247)
(16988)
(16431)
(15759)
(14925)
(14764)
(14646)
(14453)
(13930)
(13730)
(13453)
(13410)
(11623)
(11437)
(11411)
(10709)
(10676)
(10572)
(10511)
(10478)
(9520)
(9221)
学科
(74716)
经济(74628)
管理(58312)
(56693)
(48489)
企业(48489)
方法(34875)
(33924)
银行(33777)
(32208)
(30542)
金融(30541)
数学(29913)
数学方法(29600)
中国(26842)
(23781)
(21376)
(20325)
业经(18598)
地方(17480)
(15464)
理论(15321)
(14853)
财务(14792)
财务管理(14768)
企业财务(14106)
农业(14019)
技术(13400)
(13124)
制度(13111)
机构
大学(277966)
学院(276556)
管理(112368)
(106882)
经济(104278)
理学(96705)
理学院(95706)
管理学(94205)
管理学院(93717)
研究(89307)
中国(78750)
(58989)
科学(53911)
(51587)
中心(44104)
(43051)
(42241)
财经(41445)
(40257)
研究所(39205)
业大(39135)
(37675)
北京(37634)
(35645)
师范(35331)
(34584)
(33095)
农业(32867)
(32577)
经济学(32109)
基金
项目(190455)
科学(149167)
研究(143436)
基金(136768)
(117332)
国家(116288)
科学基金(100592)
社会(88611)
社会科(83975)
社会科学(83952)
(74571)
基金项目(72992)
教育(65699)
自然(64307)
自然科(62760)
自然科学(62749)
(62264)
自然科学基金(61608)
编号(59629)
资助(55971)
成果(48583)
重点(42123)
(41732)
课题(40645)
(40623)
(40100)
创新(37779)
项目编号(37539)
教育部(36293)
大学(36190)
期刊
(113645)
经济(113645)
研究(86375)
中国(55251)
(50423)
金融(50423)
管理(41007)
学报(40910)
(38702)
科学(38564)
(38425)
教育(33436)
大学(31596)
学学(29568)
农业(24929)
技术(24259)
财经(20153)
业经(18491)
经济研究(17500)
(16909)
理论(16617)
图书(15609)
实践(15574)
(15574)
科技(14851)
问题(14204)
现代(12715)
技术经济(12514)
(12413)
论坛(12413)
共检索到417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磊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同时也衍生出数据、算法等诸多伦理失范问题,掣肘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自觉加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从何处开始金融科技伦理治理”已成为当下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商业银行从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着手,秉持“数据向善”的伦理理念,积极探索实践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为金融科技活动立起“伦理标尺”,是全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卿定文  
金融理论、管理科学以及应用伦理学的发展,日益揭示了金融活动的伦理属性。近年来一系列金融丑闻的爆发,使人们日益认识到金融伦理的重要性。金融伦理是影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金融伦理内在地渗透到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当中,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主要特征的角度,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设计出了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0个辅助识别性三级指标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定参考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笑玎  于晓城  
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供需不能完全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且金融科技重要性始终无法脱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规则,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论文分析了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必要性,并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凡普金科为例,梳理金融科技公司对服务实体经济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最后提出促进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加强对大数据资源的整合,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顺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加强金融科技产品创新;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打造健康金融科技生态;助推普惠金融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面升级金融服务行业;协调好与传统金融的关系,更加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颠覆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渗透,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从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颠覆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渗透,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从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小梅   李炎峰   张岩  
本文基于2018-2022年中国48家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测算加入金融科技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商业银行技术效率,运用分数响应模型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影响机制检验显示,金融科技通过促进金融创新、改善信贷质量、提高盈利能力而提升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位于东部地区、中小规模和非国有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提升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蓉蓉  
在金融科技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数据治理、算法伦理、数字鸿沟、无序竞争等问题产生,伦理作为一种兼具柔性和规范性的工具,对于数字经济时代有效规制金融科技发展意义重大。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既要在鼓励创新的氛围中实现金融创新,又要有助于保持金融稳定,同时要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权益。掌握大量技术、数据信息的市场主体理应强化科技伦理探讨、筑牢数据信息安全网,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也应充分汇聚监管、行业组织、公众监督等合力,形成多元共治模式,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伦理体系,提升金融科技伦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金融科技伦理风险,不断推动金融科技向上向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鑫星  陈一稀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深入运用,数据滥用、算法歧视、数字鸿沟等伦理道德问题不断涌现,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金融科技伦理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在金融科技发展明显快于法制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亟须加快推动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发挥其柔性与规范作用。建议从伦理视角审视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构建政府层面的金融科技伦理准则、行业层面的伦理自律机制、企业层面的常态化行为规范,助力金融科技实现合规、向善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楠  
近年来金融科技正在以大数据化、人工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改变金融行业秩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趋势的影响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均被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挤占。商业银行存在业务创新度不高、金融体系落后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投影在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三大主营业务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希望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带来一定帮助,最终使金融科技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驱动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彦  余馥佳  陈伟晓  
商业银行是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主导者,如何既能满足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又能提升风险的承受程度,是完善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结合巴塞尔协议III和COSO风险管理框架理论,对广东省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客观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最后给出广东省科技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对策,为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促进双方的融合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金融科技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保持息差稳定和应用金融科技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两大任务。本文从资产端、负债端、风控端和中收端等四方面梳理归纳了金融科技应用助力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的机理,总结了国内领先同业的经验,认为商业银行应统一思想认识、突出战略重点、实施三项策略,实现金融科技与息差管理的有机融合与高效协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予晓  
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加速了金融脱媒现象,颠覆了商业银行传统信用中介功能。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和创新业务及产品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从金融科技谈起,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发展阶段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了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探讨了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彦  余馥佳  陈伟晓  
商业银行是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主导者,如何既能满足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又能提升风险的承受程度,是完善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结合巴塞尔协议III和COSO风险管理框架理论,对广东省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客观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最后给出广东省科技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对策,为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促进双方的融合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金融科技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保持息差稳定和应用金融科技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两大任务。本文从资产端、负债端、风控端和中收端等四方面梳理归纳了金融科技应用助力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的机理,总结了国内领先同业的经验,认为商业银行应统一思想认识、突出战略重点、实施三项策略,实现金融科技与息差管理的有机融合与高效协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华征  
由于不断通过创新工具提高杠杆率,增强金融复杂性,金融链延伸的过程中,也拉长了风险链。在金融风险链中,包含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和伦理危机。资源配置的传统均衡被金融工具打乱重置,资源配置的"效用"被货币简化了。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但金融创新使金融虚化加速,"虚拟"和"实体"竞争激烈。金融必须服务于人的需要,但金融在活动宗旨上存在"人本"与"资本"的冲突。金融必须服务于人的发展,过度金融化的实质是在金融系统与民众之间树立一种彼此对立和财富拉锯的关系,是对金融互惠性的抛弃。反思金融的实践逻辑,能够使金融活动在经济性和人民性中再次得到调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