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0)
2023(13378)
2022(11566)
2021(10943)
2020(9278)
2019(21482)
2018(21190)
2017(41557)
2016(22270)
2015(25078)
2014(24878)
2013(24679)
2012(22737)
2011(20201)
2010(20372)
2009(19084)
2008(17901)
2007(15704)
2006(13830)
2005(12517)
作者
(62721)
(51424)
(51257)
(48864)
(33081)
(24711)
(23671)
(20234)
(19866)
(18713)
(17916)
(17475)
(16305)
(16279)
(16183)
(15802)
(15383)
(15376)
(14790)
(14750)
(12681)
(12632)
(12567)
(11689)
(11613)
(11536)
(11533)
(11510)
(10519)
(10204)
学科
(78889)
经济(78797)
(65634)
管理(62683)
(52028)
企业(52028)
方法(37818)
(35361)
银行(35214)
(33578)
数学(32814)
数学方法(32484)
(31818)
金融(31816)
中国(29528)
(26076)
(24310)
(20784)
业经(19297)
地方(18046)
(16766)
财务(16702)
财务管理(16664)
(16220)
(15984)
贸易(15966)
企业财务(15888)
(15434)
(15181)
制度(15168)
机构
大学(300944)
学院(298693)
管理(122282)
(117503)
经济(114509)
理学(104290)
理学院(103213)
管理学(101585)
管理学院(101045)
研究(96593)
中国(87700)
(64288)
(58949)
科学(58240)
中心(48128)
(47922)
(47114)
财经(46600)
(44287)
研究所(43474)
业大(42761)
(42351)
北京(41145)
(37611)
农业(37041)
(36804)
师范(36463)
(35906)
经济学(35124)
财经大学(35092)
基金
项目(203431)
科学(158876)
研究(150644)
基金(146998)
(126691)
国家(125570)
科学基金(108366)
社会(93549)
社会科(88591)
社会科学(88565)
(79063)
基金项目(78509)
自然(70554)
自然科(68926)
自然科学(68914)
教育(67788)
自然科学基金(67694)
(66371)
编号(62683)
资助(61255)
成果(50955)
重点(44801)
(44612)
(42734)
(42491)
课题(41976)
项目编号(39761)
创新(39575)
科研(39113)
教育部(38462)
期刊
(124487)
经济(124487)
研究(94399)
中国(59381)
(56481)
金融(56481)
学报(45217)
(44346)
管理(43160)
(41834)
科学(40667)
大学(34190)
学学(31970)
教育(29929)
农业(27131)
技术(24054)
财经(22438)
业经(19878)
图书(19516)
经济研究(19415)
(18808)
理论(18175)
实践(17033)
(17033)
问题(15331)
(13920)
现代(13539)
科技(13519)
技术经济(13394)
书馆(13048)
共检索到457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淑艳  
随着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外包成为许多金融机构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战略选择。本文从金融服务外包理论与国内外实践为切入点,从金融机构角度对金融服务外包的常见业务和风险进行分析,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及监管进行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根据2005年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金融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外包商(为公司集团内部的附属实体或公司集团的外部实体)来实施原由自身进行的业务活动。20世纪70年代,国外一些证券公司为节约成本已经将一些活动(如打印及记录等事务)外包。在20世纪80年代,在成本节约及技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灏  
为探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产生的金融风险及相应监管建议,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入手,在微观层次上,分析其对单个银行风险水平影响,在宏观层次上,分析其对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降低银行信贷监督水平,增强风险承担意愿,给单个银行的风险水平带来负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产生流动性扩张机制,当外部冲击使投资者信心下降时,金融市场表现为流动性骤然波动;当外部冲击到来时,次级投资者将先陷入混乱,威胁金融稳定,甚至会传染至整个经济体系。最后,给出相应监管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澜飚  彭砚  
全球金融机构逐渐将原先自行承担的业务转交外包服务提供商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如何控制业务的风险,如何知道自己的业务符合监管的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金融服务外包所带来的风险,进而对世界上10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法律法规进行比较研究,并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对我国制定金融服务外包指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净稳定融资比率是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推出的用于测量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监管指标。本文基于2012~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41家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率,进而从银行业整体和同业比较的角度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转换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投贷联动作为商业银行"股权+债权"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创新,呈现出风险复杂度高、风险关联程度强、风险投资期限长等风险特征。为有效管控投贷联动中各类风险,防止风险交叉传染衍生出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坚持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核心原则,贯彻组合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监管层面要建立符合金融创新规律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综合化协同监管体系,并对投贷联动实施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坚守不触碰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底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功琦  
当前,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损失的重要源头之一,国际银行业正在积极研究加强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方法。本文在定性分析操作风险的基础上,概括性地回顾了国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监管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分析了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健全监管制度框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加大风险管理工具开发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投贷联动作为商业银行"股权+债权"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创新,呈现出风险复杂度高、风险关联程度强、风险投资期限长等风险特征。为有效管控投贷联动中各类风险,防止风险交叉传染衍生出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坚持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核心原则,贯彻组合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监管层面要建立符合金融创新规律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综合化协同监管体系,并对投贷联动实施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坚守不触碰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底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曦侃  谢婷  
与传统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特殊。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强化线上融资风险管理、强化数据资产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水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曦侃  谢婷  
与传统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特殊。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强化线上融资风险管理、强化数据资产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水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基于将所有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中来的思路,以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了“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监管框架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在机理,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中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更具统一性和标准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则在盈利端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杠杆率存在门槛效应;“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提高盈利方面的作用,与降低风险方面的作用相比相形见绌。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稳步实现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监管、有效统筹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职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性,并在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博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根据商业银行创新行为适时灵活调整杠杆率,充分发挥杠杆监管的作用,为监管提质增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基于将所有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中来的思路,以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了“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监管框架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在机理,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中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更具统一性和标准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则在盈利端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杠杆率存在门槛效应;“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提高盈利方面的作用,与降低风险方面的作用相比相形见绌。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稳步实现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监管、有效统筹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职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性,并在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博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根据商业银行创新行为适时灵活调整杠杆率,充分发挥杠杆监管的作用,为监管提质增效。
[期刊] 征信  [作者] 杜朝运  王建胜  
大量的洗钱案例和监管实践表明,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洗钱风险。目前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洗钱风险自评估已有不少的政策,商业银行也日益重视并加强反洗钱工作,但主要精力集中在合规履职上,对风险的认识依然不足,在洗钱风险自评估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同时,监管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监管部门不可能投入足够的资源对商业银行开展长期、持续的洗钱风险评估。因此,有必要从机制建设、系统开发和监管工具应用等方面引导商业银行构建一个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洗钱风险自评估体系,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持续识别、评估和防范洗钱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斌彬  
银行服务外包的兴起,改变了商业银行原有的业务运作模式,其在节省银行运营成本、提升银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的风险。为此,各国监管当局都十分关注银行服务外包的风险监管。本文对国际上几个主要国家及地区银行服务外包风险监管安排作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监管法规的不足提出若干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今后进行统一的银行服务外包立法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志刚  
2009年以来,由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十分强烈,企业通过贸易融资等相关业务来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日益旺盛。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用海外分支机构或协议行在资金、价格上的优势叙做表外外汇融资,已成为进一步拓展自身业务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监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