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3)
2023(11300)
2022(9608)
2021(9167)
2020(7662)
2019(17664)
2018(17228)
2017(34656)
2016(17891)
2015(19825)
2014(19551)
2013(18795)
2012(17135)
2011(14987)
2010(14824)
2009(13334)
2008(12762)
2007(11022)
2006(9491)
2005(8305)
作者
(45309)
(37571)
(37243)
(35872)
(24229)
(17760)
(17305)
(14565)
(14497)
(13395)
(12886)
(12682)
(11826)
(11690)
(11683)
(11638)
(11280)
(10940)
(10813)
(10791)
(9182)
(9059)
(8754)
(8748)
(8611)
(8528)
(8218)
(8097)
(7393)
(7318)
学科
(65399)
经济(65328)
管理(53148)
(50514)
(42357)
企业(42357)
方法(32834)
数学(29391)
数学方法(28994)
(22647)
银行(22501)
(21403)
(21150)
(20917)
(18088)
中国(17731)
(15804)
金融(15803)
业经(14873)
(14178)
贸易(14164)
(13688)
(13352)
财务(13311)
财务管理(13271)
(12735)
制度(12721)
企业财务(12607)
地方(12038)
农业(11759)
机构
学院(232045)
大学(230022)
(100744)
经济(98695)
管理(97856)
理学(84071)
理学院(83339)
管理学(82172)
管理学院(81719)
研究(70172)
中国(64677)
(50917)
(45745)
财经(39983)
科学(37601)
中心(37200)
(36590)
(34665)
(31419)
(31382)
经济学(31362)
财经大学(30166)
(29516)
业大(29180)
经济学院(28442)
银行(28339)
研究所(28125)
北京(27972)
(27844)
(27441)
基金
项目(158802)
科学(128179)
研究(120655)
基金(118718)
(100641)
国家(99814)
科学基金(88955)
社会(79039)
社会科(75193)
社会科学(75177)
基金项目(62591)
(60386)
自然(56555)
教育(55921)
自然科(55330)
自然科学(55319)
自然科学基金(54338)
(50859)
编号(49205)
资助(48150)
成果(38985)
(36807)
重点(34913)
(34016)
(33484)
国家社会(33107)
教育部(32798)
人文(32450)
课题(32356)
创新(31723)
期刊
(102790)
经济(102790)
研究(71812)
(42670)
金融(42670)
中国(41319)
(39801)
管理(35746)
(27227)
科学(27213)
学报(26756)
大学(22472)
学学(21342)
教育(21115)
技术(20579)
财经(19529)
业经(17490)
经济研究(17108)
农业(16893)
(16592)
理论(13303)
问题(13195)
实践(12240)
(12240)
(11846)
国际(10875)
财会(10767)
商业(10668)
技术经济(10657)
现代(10535)
共检索到348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猛麟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提出,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然而,随着征信知识的普及,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身份证",金融机构违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事件时常发生,个人信用信息外泄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全面分析商业银行违规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原因,并借鉴国外相关监管经验,然后从基层央行监管视角下提出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保护个人信用信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猛麟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提出,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然而,随着征信知识的普及,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身份证",金融机构违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事件时常发生,个人信用信息外泄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全面分析商业银行违规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的主要原因,并借鉴国外相关监管经验,然后从基层央行监管视角下提出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保护个人信用信息。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敏  
随着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但同时存在未能有效满足公众查询需求、不合规查询、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完善。因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升征信查询服务水平,规范查询操作行为,保护信用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相东  相振宇  
随着信用信息使用的日益广泛,人民银行分支行个人信用报告临柜查询量呈爆发式增长。为制定有效的分流政策、缓解临柜查询压力,必须首先精准把握查询量的变化规律。以2010年来的全国临柜月查询量为基础,重点对月查询量的增长性趋势、季节性趋势和随机变化成分进行分析。分析得出的规律符合实际数据,可以作为人民银行分支行查询量监控和预测的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阳  
近年来,征信系统信用报告查询量迅速增长,而人民银行信用报告查询网点少、临柜承载能力有限,难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信用报告现场查询需求。为优化信用报告现场查询渠道,可利用金融机构的网点优势,开展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工作,以有效分流信用报告现场查询需求,提升查询服务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相贤  
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的银行业监管新规。文章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比率及拨备比率四个方面介绍了监管新规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监管新规的中国特色及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从提升风险管控意识、调整经营战略、加强资本管理及制定资本补充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的对策,以期对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旭  
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行严格的身份验证,身份验证的核心是解决网络实名身份认证问题。在分析现有身份验证方式的基础上,以电子商务领域可信交易为例,系统梳理银行账户实名认证法的做法、原理及优势,建议增加银行账户实名认证,以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个人信用报告查询身份验证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亚萍  
近年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查询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分析河南省汝州市信用报告查询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建议尽快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普及完善征信业务互联网查询方式,切实发挥基层人行征信监管与服务职能,加强对其他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征信业务知识的社会宣传教育力度,以不断改进信用报告查询工作、提高征信管理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姚世坤  
目前,马鞍山市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尽到征信信息提醒和告知的义务,部分金融机构员工对信用报告的解读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对信用报告软、硬查询区分不清,一些居民缺乏信用保护意识。为此,应严格执行信用信息提示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加强柜台查询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点布局。
[期刊] 征信  [作者] 姚世坤  
目前,马鞍山市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尽到征信信息提醒和告知的义务,部分金融机构员工对信用报告的解读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对信用报告软、硬查询区分不清,一些居民缺乏信用保护意识。为此,应严格执行信用信息提示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加强柜台查询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点布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当商业银行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小于政府按照市场效率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时,商业银行就产生了违规披露信息的动机,违规披露信息数量是两者的差额,是其违规披露信息的可能最大数量。但政府不会容许其存在,会通过提高执法严厉程度减少它,减少的最优数量决定于强制商业银行减少违规披露信息导致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这表明,剩余的违规信息披露数量是政府所容许的,是商业银行的最优违规信息披露数量。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琦  龚成  樊瑾瑜  
当前,征信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重视。从监管视角分析商业银行征信违规风险的类型、征信合规管理措施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商业银行防控征信违规风险的建议:强化征信合规管理中信息主体权益保护职责;加强征信信息查询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明确征信业务职责,有效平衡业务发展;加强员工管理,防范道德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谈铭斐  方华  
银行信贷资金入市满足了资本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增加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起到繁荣资本市场的作用,但同时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负面影响众多,特别是信贷资金违规入市,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扰乱了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通过对信贷资金流向监管过程中的信贷资金使用者和监管者的行为分析,利用进化博弈论的知识,引入了有限理性博弈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关于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监管问题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利用进化博弈方法在模型求解和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