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2)
- 2023(10647)
- 2022(8943)
- 2021(8399)
- 2020(7308)
- 2019(17462)
- 2018(17283)
- 2017(34638)
- 2016(18604)
- 2015(21513)
- 2014(21827)
- 2013(21687)
- 2012(20103)
- 2011(18255)
- 2010(18621)
- 2009(17662)
- 2008(17926)
- 2007(16248)
- 2006(14046)
- 2005(12884)
- 学科
- 济(85443)
- 经济(85362)
- 管理(53255)
- 业(53247)
- 方法(47781)
- 企(45326)
- 企业(45326)
- 数学(42571)
- 数学方法(41947)
- 银(21244)
- 银行(21099)
- 制(21091)
- 财(20863)
- 农(19940)
- 行(19716)
- 中国(19319)
- 业经(16667)
- 贸(16178)
- 贸易(16168)
- 学(16037)
- 融(15681)
- 金融(15679)
- 易(15561)
- 理论(15045)
- 务(13714)
- 财务(13672)
- 财务管理(13634)
- 地方(13572)
- 农业(13013)
- 企业财务(12936)
- 机构
- 大学(279802)
- 学院(276835)
- 济(116402)
- 经济(113968)
- 管理(110221)
- 理学(95044)
- 理学院(94074)
- 管理学(92315)
- 管理学院(91804)
- 研究(86397)
- 中国(73020)
- 京(57962)
- 财(54775)
- 科学(51384)
- 农(45641)
- 财经(44273)
- 所(43383)
- 中心(42205)
- 江(41779)
- 经(40174)
- 业大(39695)
- 研究所(39318)
- 经济学(37023)
- 北京(36474)
- 农业(36307)
- 范(34203)
- 师范(33872)
- 经济学院(33643)
- 州(33621)
- 财经大学(33167)
- 基金
- 项目(179427)
- 科学(141363)
- 基金(131803)
- 研究(129052)
- 家(113701)
- 国家(112824)
- 科学基金(97710)
- 社会(82122)
- 社会科(78097)
- 社会科学(78071)
- 省(69370)
- 基金项目(68738)
- 自然(63968)
- 自然科(62573)
- 自然科学(62558)
- 教育(61881)
- 自然科学基金(61461)
- 划(58469)
- 资助(57113)
- 编号(52662)
- 成果(42695)
- 部(41021)
- 重点(40203)
- 创(37039)
- 发(36835)
- 教育部(35770)
- 课题(35688)
- 科研(35055)
- 创新(34565)
- 大学(34564)
- 期刊
- 济(121996)
- 经济(121996)
- 研究(81355)
- 中国(49555)
- 财(43290)
- 学报(41498)
- 农(39868)
- 管理(39258)
- 融(38237)
- 金融(38237)
- 科学(37988)
- 大学(31811)
- 学学(29905)
- 教育(27282)
- 技术(25113)
- 农业(25055)
- 财经(22977)
- 经济研究(20165)
- 业经(19577)
- 经(19562)
- 统计(17091)
- 问题(16401)
- 策(15367)
- 技术经济(14992)
- 理论(14534)
- 业(14155)
- 商业(14124)
- 决策(14095)
- 贸(14082)
- 实践(13109)
共检索到409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伟杰 宋焱
商业银行一般可以通过代表处、办事处、分支行、代理行及附属行等不同的组织模式实现跨国经营,概括起来可分为分支行和附属行两大类。而在实际中,由于经济责任、竞争环境、东道国风险及监管等方面的限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选择需要有多方面的考虑。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可能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产生影响的四类因素,并应用全球最大的100家商业银行在东欧和拉美地区的业务数据,建立离散因变量模型,研究各类因素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对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模式选择有参考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 崔新健
文章运用2001年-2014年期间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开设境外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与东道国市场机会均是影响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去区位选择符合"跟随客户"与"追求市场机会"动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区位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 崔新健
文章运用2001年-2014年期间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开设境外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与东道国市场机会均是影响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去区位选择符合"跟随客户"与"追求市场机会"动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区位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 崔新健
文章运用2001年-2014年期间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开设境外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与东道国市场机会均是影响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去区位选择符合"跟随客户"与"追求市场机会"动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跨国经营 区位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何琳 王清晨 窦菲菲
该文研究中国商业银行追随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跨国经营事实,将企业对外投资决策考虑进银行的目标函数之中,讨论了银行国际化经营的追随客户问题。基于2010年4月至2016年11月中资全国性银行的月度境外贷款数据,该文研究了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影响。该文对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进行细分,通过对2005-2015年国别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银行境外分行设立受到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结合中国工商银行境外机构客户与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据,进一步
关键词:
跨国银行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追随客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何琳 王清晨 窦菲菲
该文研究中国商业银行追随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跨国经营事实,将企业对外投资决策考虑进银行的目标函数之中,讨论了银行国际化经营的追随客户问题。基于2010年4月至2016年11月中资全国性银行的月度境外贷款数据,该文研究了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影响。该文对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进行细分,通过对2005-2015年国别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银行境外分行设立受到中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结合中国工商银行境外机构客户与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据,进一步证实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过程中追随客户OFDI的行为特征。
关键词:
跨国银行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追随客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伟杰 胡剑
跨国银行的本质在于其业务开展的跨国界性,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机却千差万别。从理论的角度,商业银行可能出于维持客户、重整本国银行业、实施新的业务发展战略、被动适应激烈的竞争等方面的原因做出跨国经营的决策。而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出于追随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涛 李甲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不断涌现。2000年,中国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并举、相互促进。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发展,逐渐进入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但是,海外发展模式的选择决策问题,即通过跨国并购还是新建投资进入目标市场,成为理论与实务界的难题。本文通过对2000~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的样本进行离散的被解释变量分析,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投资模式的决策模型,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的实务决策提供一种可量化的决策方法,以提高决策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志敏 曾斯璐
旨在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区位选择。影响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因素可分为引导效应、区位优势因素、风险因素三类;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三类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影响程度,得出"引导效应"因素影响较大、"区位优势"因素有一定影响的结论;并且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提出了不同的区位选择构想。
关键词:
银行跨国经营 影响因素 区位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好文 刘飞
经营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不满足于局限在一个城市经营,纷纷走上了"更名—扩张—上市"的发展路径。中国的具体情况决定了在短期内并购不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式。从实践来看,除了少数的省内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整体收购其他中小银行以及入股其他中小银行以外,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方式是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有超过一半是在省内设立异地分支机构。跨省设立分行时,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和目标城市的人均贷款额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自身的规模和管理水平、所有权结构决定了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以设立分行为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洪益
选取2008—2017年间我国对18个主要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数量和境外贷款额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相比投资于发达经济体,商业银行国际化对企业投资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支持作用更大;相比国有企业,商业银行国际化对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清 张健 吴有红
本文首先建立了能反映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净资产收益之间关系的净资产收益函数表达式,再将该表达式引入到人们所普遍采用的破产概率模型之中,构建中长期贷款占比影响银行破产概率的数理模型,借此提出可反映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定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说;然后,以2001~2009年国内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上述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定水平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且这一关系主要通过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VaR值的作用而实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秀云 蒋园园 段珍珍
在介绍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这四种国际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这四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KMV模型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2013年45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45家非st公司以及2014年20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20家非st公司为样本,对样本的违约距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KMV模型基本上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违约距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也说明该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识别能力有限,究其原因可能与该模型所要求...
关键词:
KMV模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适用性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天赐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为防范日益严重的信用风险,各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银行贷款的定价问题。贷款定价是保证银行取得贷款合约中约定的预期或目标收益的重要基础,是银行保持可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其意义不言而喻。本文用最近四年的最新数据,对银行贷款定价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银行在贷款定价中比较关注企业经营中的现金流量以及流动负债两个指标值,同时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贷款优惠政策。
关键词:
贷款定价 利率 财务指标 控制变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爱民 张红军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跨国银行进入模式;接着回顾了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选择,并通过有序结果的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跨国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其母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越多,就越可能以分行模式进入中国市场。此外,跨国银行如果来自亚洲地区,则它们在中国市场设立分行的可能性更高。
关键词:
跨国银行 进入模式 Logistic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