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9)
2023(12341)
2022(10554)
2021(10100)
2020(8324)
2019(19517)
2018(18981)
2017(37785)
2016(19875)
2015(22383)
2014(22189)
2013(21962)
2012(19976)
2011(17870)
2010(17825)
2009(16718)
2008(15515)
2007(13507)
2006(12034)
2005(10794)
作者
(55527)
(45727)
(45376)
(43101)
(29139)
(21776)
(20863)
(17843)
(17582)
(16322)
(15879)
(15286)
(14489)
(14295)
(14087)
(13952)
(13524)
(13319)
(13077)
(12980)
(11243)
(11123)
(11005)
(10385)
(10331)
(10176)
(10166)
(10083)
(9139)
(8883)
学科
(75012)
经济(74934)
(56823)
管理(56586)
(48941)
企业(48941)
方法(35787)
(34087)
银行(33940)
(32370)
(31120)
金融(31119)
数学(30962)
数学方法(30665)
中国(26317)
(23394)
(21987)
(19121)
业经(18134)
地方(17099)
(15717)
财务(15656)
财务管理(15636)
(15025)
企业财务(14964)
理论(14319)
(13937)
贸易(13920)
(13431)
农业(13359)
机构
大学(273441)
学院(271442)
管理(111483)
(108467)
经济(105983)
理学(96156)
理学院(95185)
管理学(93742)
管理学院(93269)
研究(86361)
中国(76834)
(57353)
(51960)
科学(51252)
中心(42410)
财经(42097)
(41805)
(40345)
(38401)
(38289)
研究所(38148)
业大(37984)
北京(36451)
(33986)
师范(33703)
(33321)
经济学(33215)
(33093)
银行(31977)
财经大学(31821)
基金
项目(186229)
科学(146370)
研究(138761)
基金(135522)
(116079)
国家(115081)
科学基金(99999)
社会(87118)
社会科(82660)
社会科学(82638)
基金项目(72667)
(72163)
自然(64459)
教育(63070)
自然科(62936)
自然科学(62926)
自然科学基金(61800)
(60339)
编号(57420)
资助(56034)
成果(46244)
(41054)
重点(40908)
(39283)
(39209)
课题(38394)
创新(36493)
项目编号(36263)
教育部(35870)
科研(35519)
期刊
(114443)
经济(114443)
研究(84942)
(51330)
金融(51330)
中国(49415)
管理(39777)
学报(39551)
(38872)
科学(37051)
(36344)
大学(30424)
学学(28681)
教育(27869)
农业(23318)
技术(21816)
财经(20740)
业经(18503)
经济研究(18380)
(17438)
理论(16215)
实践(15119)
(15119)
问题(14473)
图书(13784)
现代(12594)
科技(12497)
技术经济(12451)
商业(12144)
(11261)
共检索到404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於思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紧跟金融最新政策,着力为中资企业资本项下跨境业务提供融资服务。商业银行充分运用并购贷款、内保外贷、额度切分等授信形式,联动海外分支机构助力企业"走出去",同时又引导境外资金通过外债形式"走进来",通过资本项下融资与顾问业务的创新与探索,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斌  徐达  
交通银行发挥总部优势和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各项跨境投融资创新政策,采取多元化措施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监管部门不断深化资本项目改革,持续推出一系列创新政策,有效促进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交通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监管部门支持指导下,发挥总部优势和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各项跨境投融资创新政策,采取多元化措施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促进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贤君  郁俊莉  
通过数理模型推导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跨境资本流动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理论框架。同时基于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效应,进而揭示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间风险溢出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中间路径作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减少了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进而抑制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雪丽  
资本结构对于实现商业银行的财务目标和稳健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一般的资本结构决定理论出发,探讨银行资本结构决定中的特殊性,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政府为银行业提供的担保会促使商业银行提高财务杠杆系数,而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则限定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选择空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贤君   郁俊莉  
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是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抓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银行微观数据实证检验跨境资本流动强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提高跨境资本流动强度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增强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的资本流动强度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而增强直接投资资本流动强度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第二,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集中度是跨境资本流动强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重要渠道,提高跨境资本流动强度有利于增加银行信贷规模,降低银行信贷集中度,而银行信贷规模的增加和银行信贷集中度的降低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跨境资本流动强度—信贷规模/信贷客户集中度—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传导渠道有效。第三,相比大型国有银行,跨境资本流动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效应在中小银行中表现更明显。因此,在进一步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银行信贷业务,强化银行监管,同时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天龙  方雅茜  马至夏  
论文对四大行的投融资资产运作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农行金融市场自营投融资业务总体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市场化、全球一体化、金融科技化和需求多元化等趋势明显,金融监管、资本约束更趋严格,商业银行经营压力逐年增大,需要在风险合规的前提下,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创新盈利模式和经营机制,在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的基础上,推动业务经营转向资产配置与服务客户双轮驱动,并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科技支撑等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天龙  方雅茜  马至夏  
论文对四大行的投融资资产运作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农行金融市场自营投融资业务总体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市场化、全球一体化、金融科技化和需求多元化等趋势明显,金融监管、资本约束更趋严格,商业银行经营压力逐年增大,需要在风险合规的前提下,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创新盈利模式和经营机制,在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的基础上,推动业务经营转向资产配置与服务客户双轮驱动,并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科技支撑等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天龙  方雅茜  马至夏  
论文对四大行的投融资资产运作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农行金融市场自营投融资业务总体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市场化、全球一体化、金融科技化和需求多元化等趋势明显,金融监管、资本约束更趋严格,商业银行经营压力逐年增大,需要在风险合规的前提下,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创新盈利模式和经营机制,在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的基础上,推动业务经营转向资产配置与服务客户双轮驱动,并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科技支撑等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鲁政委  方琦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和国内都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郑重承诺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根据对我国气候资金来源现状和未来资金需求的分析,要实现该目标,每年资金需求预计超过3万亿元,而政府财政资金只是杯水车薪,亟须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并提供气候投融资支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添  吴琪  袁路芳  
本文选取了12家上市再融资银行作为代表,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检验方法对上市银行再融资前后业绩变化的显著性进行检验,以及对样本进行DEA分析,旨在探究再融资前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完善当前再融资研究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再融资会显著提高银行的资产,改善坏账率和资产负债率的水平,但是并不能短期内提升银行的盈利性和发展能力;再融资对于银行来说,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相似,也会带来业绩的显著下滑。此外,采取配股方式再融资的银行业绩要好于增发方式的银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维安  王倩  
本文利用年报数据分析了资本要求对银行监管资本增长、融资形式和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面临的资本监管压力是其进行对外融资的直接动因,当监管压力越大时,资本增长越迅速。在外部融资形式的选择方面,银行更多采用股权融资补充核心资本,只有当银行面临的监管压力并不太大时,才更多地使用债券融资补充附属资本。此外,结果还表明银行为避免监管机构惩罚而建立的缓冲资本的数量影响了银行的股权融资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兰晓梅  杨胜刚  陈百助  
在日益动荡的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下,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离不开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双支柱调控框架理论在资本流动领域存在进一步应用的空间。文章通过构建以商业银行跨境融资及向企业进行外币贷款为特征的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论证了中国在面对跨境融资风险冲击时以存款准备金利率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及其动态调整规则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论证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重要性。主要结论为:其一,商业银行跨境外币融资会增加国内企业外币贷款甚至本币贷款的风险且会在一定程度造成上本国产出和物价的波动。其二,正常性、奖励性、约束性三类不同强度的存款准备金利率有利于商业银行和国内企业应对跨境融资风险冲击,但不利于宏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且存在向家庭部门外国债券投资传导不畅的弊端。其三,正常性、奖励性、约束性三类存款准备金利率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协调效应集中体现在提升经济的产出水平和降低物价方面,且对于调节国内企业的本币贷款成本具有积极意义。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说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关注跨境资本流动。因此,货币当局应充分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动态调整功能并加强与货币政策工具的多元组合协调效应,从而在规范商业银行经营的同时满足企业合理正常的本币与外币贷款融资需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峰  孙文萱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121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资本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资本结构偏离度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对城农商行资本结构偏离度的促进力度更大。(2)信贷规模与同业负债在跨境资本流动与银行资本结构偏离度的关系中承担着双重中介作用,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提高银行信贷规模和降低同业负债双重渠道来增加银行资本结构偏离度。(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资本结构偏离度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开放程度提高会减弱这一促进作用。(4)区分跨境资本类型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相对于证券投资渠道与其他投资渠道的跨境资本,以FDI为主导的直接投资渠道的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资本结构偏离度的助推效应更大。该成果将为提升跨境资本监管效率及防控以资本结构偏离为特征的杠杆率维度银行系统性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世刚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承担着储蓄向投资转化及信用创造的重要职能。银行业的安全和稳健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本作为确保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缓冲,越来越受到各国监管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罗伯川  
开展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是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战略需要,是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客观需要,也是化解对外资产负债货币错配风险的迫切需要。随着各种跨境人民币投融资安排的付诸实施,跨境人民币投融资呈现出规模扩大化、渠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态势。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表明,跨境人民币投资可以使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行为的最优化路径发生变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跨境人民币投资对改善本国经济福利具有助推作用。为进一步促进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开展,要按照"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策略,推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按照"先债券市场后股票市场"的次序,扩大境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按照"离岸与在岸市场协同发展"的方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