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7)
2023(2675)
2022(2194)
2021(2153)
2020(1878)
2019(4437)
2018(4262)
2017(8955)
2016(4445)
2015(5019)
2014(4941)
2013(4860)
2012(4462)
2011(3886)
2010(3873)
2009(3608)
2008(3927)
2007(3551)
2006(3245)
2005(3125)
作者
(12051)
(9848)
(9770)
(9435)
(6489)
(4651)
(4617)
(3789)
(3625)
(3553)
(3519)
(3481)
(3187)
(3159)
(3148)
(2999)
(2976)
(2898)
(2891)
(2590)
(2480)
(2479)
(2422)
(2297)
(2293)
(2280)
(2235)
(2136)
(2043)
(2011)
学科
(16985)
银行(16840)
(16125)
经济(16107)
(15620)
(13943)
(13913)
管理(13395)
(12439)
企业(12439)
(9742)
金融(9742)
业务(9328)
(8958)
制度(8957)
方法(8432)
银行制(8212)
数学(7484)
数学方法(7459)
(6957)
(5427)
中国(5283)
(5276)
财务(5275)
财务管理(5260)
体制(5148)
企业财务(5120)
业经(3839)
(2830)
人事(2577)
机构
大学(58851)
学院(57294)
(26247)
经济(25674)
中国(24095)
管理(23411)
理学(19155)
理学院(18985)
管理学(18837)
(18753)
管理学院(18729)
银行(17912)
研究(17526)
(16556)
(16176)
财经(12523)
(12211)
(11479)
(11161)
金融(11017)
中心(10235)
财经大学(9727)
(9551)
(9272)
经济学(9152)
人民(9033)
科学(8445)
(8294)
经济学院(8279)
国人(8142)
基金
项目(35197)
科学(28361)
基金(27759)
研究(25063)
(23520)
国家(23356)
科学基金(20832)
社会(17777)
社会科(16918)
社会科学(16915)
基金项目(14796)
自然(13308)
自然科(13020)
自然科学(13020)
自然科学基金(12823)
(12318)
资助(11808)
教育(11555)
(10467)
编号(9181)
(8663)
教育部(7867)
国家社会(7859)
重点(7716)
人文(7540)
(7343)
成果(7298)
科研(7058)
(7049)
大学(7045)
期刊
(26535)
经济(26535)
(26414)
金融(26414)
研究(22412)
(13738)
中国(11433)
管理(8771)
学报(7587)
(7561)
科学(7310)
财经(7261)
大学(6225)
学学(6076)
(6034)
经济研究(4660)
理论(4295)
实践(3916)
(3916)
农村(3776)
(3776)
业经(3450)
财会(3430)
国际(3309)
中国金融(3214)
农村金融(3163)
技术(3140)
问题(3123)
农业(3108)
会计(3020)
共检索到99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佳音  王婉婷  
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与监管机构的政策引领密切相关。差异化监管是提高监管效率、推动银行业差异化发展、促进金融资源合理分配的关键所在。银行资本监管的差异化政策梳理当前,我国资本监管的差异化政策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巴塞尔协议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差异化,监管当局对小企业金融服务资本监管的差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婉婷  
差异化监管是银行业差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以美国1980年以来大、小银行差异化资本监管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时间和内在逻辑规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为小银行设立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逐步放宽对小银行的资本要求;加大大银行不同类风险的资本要求,这一差异化资本监管过程的演进符合不同阶段不同规模银行所表现出的风险特征。同时,对不同规模银行资本监管的差异也可作为调节不同规模银行盈利水平和收入结构的一种手段,促进整个银行业市场的良性竞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范彦君  王婉婷  
本文将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差异化政策归纳为直接与间接两方面,对当前大、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构成进行分析。2012年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较2011年有所上升,中小银行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但资本结构中股本占比较高;大型银行宜采取调整资产结构的方式维持资本充足率的稳定,同时调整其风险资产结构;监管部门应重视对中小银行所有权结构的审查,同时应进一步加大资本补充工具的创新力度,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统一进程,加强商业银行与相关各个监管部门的沟通,探索建立多样化的资本补充渠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元  王亮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工作主线,以保增长、调结构为目标,目的是转变经济发展中同质同类的发展模式,摆脱低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永生  陈婷婷  
商业银行监管的核心是资本监管,监管资本调整既影响资本数量也影响资本质量。金融危机暴露出欧美银行业普遍存在监管资本质量较低的问题,有学者发现这是银行通过监管资本调整虚增资本所致。本文聚焦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资本调整的数据,目的是考察我国银行业是否也存在上述问题,实证检验发现,不同资本结构的商业银行会做出不同的监管资本调整:杠杆高的银行向上监管资本调整的概率相对较高,杠杆低的银行向下监管资本调整的概率相对较高。这说明我国银行业也存在利用监管资本调整虚增资本的问题,本文认为增加针对性的信息披露会抑制这一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峰  
中国银监会提出了所有银行必须在2006年底前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监管要求,这使我国银行业中最为薄弱环节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资本充足率无法达标的窘境,地方政府的救助则成为监管当局解决城市商业银行资本问题的主要路径,但这种风险化解方式使银行面,临着挥之不去的政府行政干预,资本监管的真实效用有限。为此,本文对引致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悖论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图为改进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探索有效的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课题组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监管资本要求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外部约束条件之一,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和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能力,并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2012年6月8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资本办法》吸收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成果,坚持我国资本监管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银行业实践,对现行资本监管制度进行全方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姜珮珊  藏多  
从历史看,监管要求会催生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需求。文章基于我国TLAC监管框架,对TLAC缺口开展静态和动态测算,并参考海外TLAC监管达标路径的经验,展望我国TLAC达标的路径和工具:政策引导存款利率下降+拨备覆盖率下降,银行内源性资本积累速度或将提高。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或将成为未来几年银行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可以合理运用存款保险基金的抵扣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雷  
美国的银行资本监管由“三驾马车”作为监管当局行使监管权,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规则主导银行资本监管。在较为严格的监管下,美国的金融体系呈现平稳的运行态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程  
本文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为重点,在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特殊性的基础上,剖析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的结论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在判断标准上应与国际接轨,在手段上应有中国特色,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之路不易操之过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卉冉  孙英隽  
通过对比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4年资本监管新标准颁布前后的数据,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承担行为产生的动态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前,资本监管对资本不足和资本缓存不足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且这种积极影响在实施资本监管新标准之后持续发挥作用。而资本缓存充足的银行在实施新政策之前倾向于投资高风险资产,但在实施新政策之后为了向监管机构展示其良好的经营状况,会继续提高资本水平。资本约束对于降低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争  冯智清  郭红玉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加之资产规模扩张迅速,在强资本约束下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凸显。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新规中对合格资本、资本扣除项目和风险加权项的重新定义和调整,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必要性,在总结归纳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实践基础上,结合当前银行资本现状与外部市场环境,从资本工具创新和银行业务转型角度出发,探讨了监管新规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途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海滨  
本文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一系列银行资本监管要求,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指出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途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途径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娟娟  侯娟  
本文以2007-2013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为样本,选取相关的十个监管指标构建了一个"无效区间指数",通过量化监管约束的"无效区间"来对比同质化监管和差异化监管的优劣。结果显示,对样本分组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监管,所取得的效力要高于同质化监管。文章建议,在当前市场准入机制逐步放松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应对不同类别商业银行采取不同监管措施,一方面,矫正目前过度监管造成银行同质化经营的问题以充分保证市场的竞争性,另一方面,通过有针对性地差别监管提高整体的监管效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龙  周好文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