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
- 2023(1413)
- 2022(1151)
- 2021(1012)
- 2020(782)
- 2019(1893)
- 2018(1815)
- 2017(3205)
- 2016(1747)
- 2015(1900)
- 2014(1816)
- 2013(1823)
- 2012(1663)
- 2011(1622)
- 2010(1561)
- 2009(1640)
- 2008(1498)
- 2007(1233)
- 2006(1256)
- 2005(1126)
- 学科
- 济(11929)
- 经济(11920)
- 管理(5038)
- 业(4133)
- 方法(3887)
- 企(3617)
- 企业(3617)
- 数学(3502)
- 数学方法(3486)
- 制(2729)
- 中国(2642)
- 体(2167)
- 地方(2160)
- 财(2093)
- 业经(2020)
- 银(1970)
- 银行(1962)
- 融(1958)
- 金融(1958)
- 行(1882)
- 学(1786)
- 体制(1680)
- 地方经济(1588)
- 农(1457)
- 环境(1318)
- 务(1290)
- 财务(1285)
- 财务管理(1282)
- 企业财务(1232)
- 贸(1208)
- 机构
- 大学(26674)
- 学院(26138)
- 济(14461)
- 经济(14240)
- 研究(10169)
- 管理(9212)
- 中国(7998)
- 理学(7966)
- 理学院(7873)
- 管理学(7780)
- 管理学院(7726)
- 财(6336)
- 科学(5607)
- 经济学(5466)
- 京(5153)
- 财经(5079)
- 所(5077)
- 经济学院(4898)
- 经(4695)
- 研究所(4627)
- 中心(4360)
- 农(4296)
- 财经大学(3878)
- 江(3644)
- 院(3557)
- 业大(3545)
- 农业(3462)
- 北京(3204)
- 科学院(3204)
- 融(3019)
共检索到40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本轮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银行体系的亲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亲周期效应是指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这种相互强化的互动扩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虽然亲周期效应是银行体系重要的内在特征,但现行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海涛 林学冠
本文在分析我国资本监管亲周期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逆周期资本、跨周期资本计提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三种方法,以缓解资本监管的亲周期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监管 亲周期性 非对称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菊 汪长春
对顺周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把握金融运行的规律,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监管顺周期性和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进一步研究,探讨缓释顺周期性的主要解决方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宪 熊启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如何通过资本充足率监管缓释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增强银行业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稳健性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议题。本文对宏观经济波动下银行资本缓冲的调整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全球100个国家1708家商业银行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商业银行不具备逆周期调节资本缓冲的行为特征,其资本缓冲与宏观经济波动呈现负向变动关系;第二,银行资产风险承担水平在经济上行(下行)周期的提高(降低),是造成资本缓冲呈现亲周期
关键词:
资本缓冲 宏观经济波动 逆周期调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漪
金融危机之后,资本监管顺周期问题凸显,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先从理论方面指出,资本监管顺周期会通过银行信贷传导到一国经济产出,造成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变大,威胁金融安全,影响经济稳定。再运用1996~2012年GDP和银行信贷同比增长率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方法,证明经济产出和银行信贷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有单向Granger因果。其次运用两次金融危机前后经济繁荣和萧条时期的数据,具体印证实证和理论的结果。最后提出逆周期操作的监管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擎 刘鹏 田娇
本文依据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逆周期资本监管思想,以各类信贷指标为基础,通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值,选取适合我国的具体锚定指标。本文认为,好的锚定指标需要满足及时性、稳定性、可解释性以及可获取性等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趋势缺口、房地产贷款趋势缺口、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趋势缺口以及消费贷款趋势缺口等指标符合锚定指标的标准,可作为逆周期资本监管锚定指标使用,并且组合锚定指标的预警能力和稳定性优于单个锚定指标。本文从落实锚定指标和提高挂钩变量预警效果的角度,提出了更为精细的信贷类别指标,为推动我国逆周期资本计提及监管实施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逆周期资本监管 锚定指标 预警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生 王文峰
《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制定逆周期缓冲资本监管框架,并根据需要计提逆周期缓冲资本,以保护银行业免受信贷过度投放导致的潜在损失。本文选取1994~2013年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对逆周期缓冲资本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逆周期缓冲资本机制在中国金融监管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由此,本文提出完善逆周期监管指标体系以及制定逆周期监管政策和工具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温信祥
经验表明经济周期、信贷周期、银行资本周期、银行风险周期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资本监管改变了银行的行为,资本监管,特别是新资本协议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顺周期性质。本文首先分析资本监管顺周期性以及影响经济周期的主要渠道,然后提出平滑资本顺周期性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
银行资本监管 周期性 经济波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海 袁典
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它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危机过后各国学界与监管当局纷纷提出逆周期监管的设想。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了引发银行系统亲周期的因素,分析了实施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总结了逆周期监管政策在各国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归纳了学界对于实施逆周期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商业银行 亲周期 逆周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卫东 孙广绪
本文使用国内14家上市银行2002-2012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单步系统GMM估计法,研究了经济周期和监管变化对银行资本缓冲、风险和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呈现正相关关系。资本监管的变化使得银行资本缓冲呈现出更强的逆周期性;(2)我国银行风险的周期效应不明显,监管变化显著影响银行风险;(3)我国银行绩效的周期效应不明显,资本监管的变化对绩效影响不显著;(4)资本缓冲会显著增加银行的绩效,而其对银行风险影响不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平
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诸多重大的监管问题,如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几年前,学术界就对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表示深度担忧,但是他们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国际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出台了一些补救措施力度不够。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不断扩大,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愈益突出。近期,金融稳定委员会发布了解决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报告,重点讨论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从监管部门的角度看,核心的问题是保证银行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持有充足的资本,从而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作为缓解顺周期的补救措施及内在稳定指标,本文提出,将资本充足率计算与经济综合景气指标挂钩,比与资产价格挂钩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监管 顺周期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时旭辉 宋琳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纷纷着力推进监管框架的改革。此次危机带有的典型的顺周期性特征使各国开始重视逆周期监管,2010年推出的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也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具体监管措施。然而,对于资本缓冲和经济周期的关系问题,国内外理论界并未达成共识。本文运用我国上市银行2005—2013年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但其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时期的表现又有所不同,在经济下行时期,这种逆周期性表现更为明显;资本缓冲在缓解信贷的顺周期方面没有明显的作用,但资本缓冲水平较低的银行由于面临一定的压力,确实会抑制其信贷增速的过快增长。
关键词:
资本缓冲 经济周期 信贷增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立成
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和信贷波动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平滑经济波动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信贷控制和指导、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和汇率政策及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化、法治化和市场化,需要进一步发挥银行监管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主要就在于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调控体系、以透明独立为特征的监管组织体系和以准确快捷为目标的风险预警和测试体系。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 银行监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乐一 杨云
经济体制改革既是过去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之所在,也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文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机理,并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80~2012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社会保障的稳定器功能、政府的市场监管功能来调节和缓解经济周期波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周期波动存在反向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程度越高,经济周期波动程度越低;经济体制改革的向前推进能够显著地减缓经济周期波动。进一步来看,与向前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减缓作用相比,经济体制改革的倒退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坤 苏扬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银监会在2013年实施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的政策效果,政策前后可以视为一个典型的"准自然实验",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DID)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监管压力较大银行的信贷增长,而且还降低了监管压力较大银行的信贷风险。说明了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的逆周期操作效果显著。2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实施后,因逆周期资本监管对风险权重的不同影响,监管压力较大银行在信贷结构中更侧重于抵押贷款、长期贷款和个人贷款。研究结论为我国开展逆周期资本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逆周期资本监管 监管压力 银行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