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
- 2023(1215)
- 2022(1028)
- 2021(1013)
- 2020(809)
- 2019(2045)
- 2018(1901)
- 2017(4165)
- 2016(2132)
- 2015(2442)
- 2014(2504)
- 2013(2472)
- 2012(2357)
- 2011(2107)
- 2010(2045)
- 2009(1967)
- 2008(2166)
- 2007(2004)
- 2006(1973)
- 2005(1946)
- 学科
- 银(13839)
- 银行(13694)
- 行(12536)
- 制(10121)
- 业务(8620)
- 度(7781)
- 制度(7780)
- 银行制(7530)
- 济(6873)
- 经济(6867)
- 融(6162)
- 金融(6162)
- 方法(3969)
- 业(3909)
- 管理(3817)
- 数学(3679)
- 数学方法(3667)
- 企(3433)
- 企业(3433)
- 体(2519)
- 中国(2473)
- 体制(2420)
- 税(2404)
- 税收(2263)
- 收(2257)
- 财(1870)
- 中国金融(1414)
- 组织(1321)
- 业经(1198)
- 地方(1168)
- 机构
- 大学(27113)
- 学院(25768)
- 银(15696)
- 银行(15063)
- 中国(15037)
- 行(13953)
- 济(12712)
- 经济(12406)
- 管理(9881)
- 研究(8452)
- 财(8349)
- 理学(7615)
- 理学院(7553)
- 管理学(7488)
- 管理学院(7437)
- 融(7387)
- 金融(7303)
- 财经(6305)
- 经(5774)
- 京(5765)
- 人民(5683)
- 中心(5286)
- 农(5248)
- 分行(5234)
- 国人(5022)
- 中国人(5011)
- 中国人民(4966)
- 江(4957)
- 财经大学(4918)
- 经济学(4767)
共检索到53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资本充足率水平是评价商业银行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但资本结构却经常被忽略。相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下,不同的资本结构体现了不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正在进行中的银行资本监管国际标准改革将对单个银行的资本数量、资本质量和资本管理方式,以及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能力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按照G20领导人匹兹堡峰会所达成的共识,新的资本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按照8%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计提的资本远远不能覆盖吸收危机期间银行所遭受的实际损失,处于危机中心地区的欧美国家政府被迫通过购买不良资产、直接注资等方式对银行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张静春
国际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大型金融机构的危机。若干大型机构过度承担风险,危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将实体经济拖入衰退边缘。政府不得不倾注大量纳税人资金救助这些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本轮危机之前几年的低利率环境、流动性过剩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导致欧美国家的家庭部门、企业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的杠杆率明显上升,扩大了实体经济以及金融部门的脆弱性。金融部门的高杠杆在银行体系表现为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出现了较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本轮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银行体系的亲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亲周期效应是指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这种相互强化的互动扩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虽然亲周期效应是银行体系重要的内在特征,但现行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金融危机是推动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重要动力。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重大挑战。自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构建金融监管框架。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改革现行资本监管制度是强化金融监管的焦点之一。2009年9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表《改进金融监管报告》,提出了改革金融监管的一揽子方案,其中强化资本监管制度是重中之重。9月下旬,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匹兹堡金融峰会要求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底前完成资本监管制度的改革,并于2012年开始全面执行新的资本监管制度。根据国际上已经达成的共识,资本监管制度改革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史无前例,将对银行体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制定规则体系是监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通行的银行监管规则体系中,资本监管制度居于核心地位。在我国,又应如何定位资本监管的地位与作用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曾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在资本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行,资本监管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提出之后,资本监管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银行体系自身的资本储备是否充足,是否足以覆盖潜在的风险和应对各种外部冲击,逐渐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但同时我们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莉
<正>伴随监管框架的逐步确立和几大行纳入G-SIBs名单,国内首笔TLAC非资本债呼之欲出。我国金融体系与欧盟类似,银行占主导地位。文章对欧盟非资本债的法律框架、发行模式、投资者构成、定价和期限等做了归纳总结,对于我国进一步完善非资本债的法律环境、培育流通市场、细化发行实践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姜珮珊 藏多
从历史看,监管要求会催生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需求。文章基于我国TLAC监管框架,对TLAC缺口开展静态和动态测算,并参考海外TLAC监管达标路径的经验,展望我国TLAC达标的路径和工具:政策引导存款利率下降+拨备覆盖率下降,银行内源性资本积累速度或将提高。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或将成为未来几年银行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可以合理运用存款保险基金的抵扣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资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秋辰
国际金融危机后,2010年颁布的巴塞尔协议Ⅲ重构资本监管框架,在强化商业银行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和增强风险加权资本审慎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巴塞尔协议Ⅲ将监管资本重新划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两大类,并分别设置了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触发条件,以提高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后,资本工具创新逐渐成为国际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陈歆
监管工具改革将对我国银行业扩展资本补充渠道、完善资本结构、提升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资本充足率水平是评价商业银行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但资本结构却经常被忽略。相同的资本充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红华 贾建军
统一资本比率的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的主要措施之一。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做出了重大改革。新制度给予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更大的自主权,对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不同会计和税务处理将会影响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计量,从而影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统一资本比率的监管。本文以模拟的方法来探讨不同处理方案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为中央银行资本充足比率监管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细则的制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贷款损失准备金 资本充足比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邦 陈颖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监管当局开始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分银行体制商业化转型初期、市场化银行体制形成时期、银行体系日益国际化时期三个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变迁过程进行系统性考察,全面评估不同时期资本监管的效果。本文认为,国有银行改革、银行体系开放、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四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为资本监管制度变迁注入的动力,决定了资本监管制度演进的方向;资本监管制度的变革既反映监管当局风险监管理念的进步,也体现了监管当局为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推动银行业改革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多目标同时实现所做的持续努力和必要妥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