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9)
2023(14827)
2022(12823)
2021(12117)
2020(10118)
2019(23297)
2018(22876)
2017(44655)
2016(24515)
2015(27314)
2014(27146)
2013(26796)
2012(24641)
2011(22249)
2010(21962)
2009(20036)
2008(19635)
2007(17123)
2006(15089)
2005(13205)
作者
(72838)
(60225)
(59823)
(56944)
(38538)
(28870)
(27233)
(23608)
(22978)
(21601)
(20310)
(20269)
(19259)
(19084)
(18884)
(18584)
(18382)
(18083)
(17349)
(17264)
(15245)
(14711)
(14670)
(13705)
(13637)
(13480)
(13471)
(13286)
(12150)
(11971)
学科
(88962)
经济(88859)
管理(68382)
(65446)
(53984)
企业(53984)
方法(42591)
数学(37153)
数学方法(36722)
(25006)
(24443)
中国(23688)
(22910)
银行(22762)
(22530)
(21373)
(20886)
业经(20277)
(19427)
贸易(19413)
(18805)
地方(17586)
(16763)
金融(16762)
农业(16632)
(15636)
财务(15571)
财务管理(15547)
理论(14855)
企业财务(14689)
机构
大学(340734)
学院(339854)
管理(134348)
(132893)
经济(129940)
理学(116303)
研究(115699)
理学院(115005)
管理学(112971)
管理学院(112393)
中国(91806)
科学(74530)
(72221)
(65089)
(61898)
(59440)
业大(56091)
研究所(54476)
中心(53348)
农业(51799)
(49805)
财经(49448)
北京(45366)
(45034)
(42998)
师范(42440)
(41479)
(40841)
经济学(39199)
财经大学(36929)
基金
项目(236384)
科学(184139)
基金(171485)
研究(166662)
(151690)
国家(150436)
科学基金(127964)
社会(103032)
社会科(97676)
社会科学(97652)
(92473)
基金项目(91479)
自然(86738)
自然科(84681)
自然科学(84657)
自然科学基金(83144)
(78779)
教育(76044)
资助(70811)
编号(67481)
成果(53842)
重点(52997)
(51198)
(49911)
(49236)
课题(46260)
科研(46031)
创新(45923)
计划(44921)
大学(43320)
期刊
(140266)
经济(140266)
研究(100863)
中国(62402)
学报(61246)
(58320)
科学(53240)
管理(47186)
(45943)
大学(44811)
(44540)
金融(44540)
学学(42676)
农业(38446)
教育(33418)
技术(26480)
业经(23830)
财经(23549)
经济研究(22962)
(19952)
(19529)
问题(18175)
科技(17569)
理论(17513)
(16799)
图书(16390)
业大(16319)
实践(16241)
(16241)
商业(15443)
共检索到49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启通  
本文在深入分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于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在紧缩性货币政策背景下,表外业务扩张迅速,其业务扩张会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扩张性货币政策背景下,表外业务发展缓慢,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不明显。为此,本文对实施货币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雄兵  邓伟  
表外业务的兴起与壮大是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研究表外业务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并且考察这种关系是否随着银行特征的不同而变化。使用2002-2014年中国24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和双向固定面板数据模型,我们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大。另外,表外业务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而且这种关系在小规模、低资本和低流动性的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琼  蔡谦  
在居民闲置储蓄与日俱增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收益已不能满足居民的收益预期,银行理财产品大量涌现,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产生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货币政策工具、目标和传导机制等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银监会的监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烈  南钦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出增长速度快、合作范围广、品种多样化等特征,但也存在干扰货币政策和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本文在概括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同业业务的发展干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结果显示,同业业务的发展,会削弱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向抑制作用,并加强狭义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得到更为规范的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烈  南钦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出增长速度快、合作范围广、品种多样化等特征,但也存在干扰货币政策和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本文在概括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同业业务的发展干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结果显示,同业业务的发展,会削弱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向抑制作用,并加强狭义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得到更为规范的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波  唐滔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快速发展,其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大量的表外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隐患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尤其是衍生产品交易发展迅猛。但是,由于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鹏  王雪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与之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以简化的银行资产负债表直观地反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对资产负债表的冲击,并得出结论:不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以表外或表内核算,若理财资金投资于增量金融资产,仅改变存款结构,并不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若投资于存量金融资产,短期非均衡时会降低货币供应量,而长期均衡时会增加货币供应量。JJ(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证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货币供应量、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从长期均衡来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增加会促进货币供应量增加;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证明,从短期非均衡来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增加会使货币供应量减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浩  
审慎使用货币政策,以实现"外堵热钱,内防通胀,把好流动性的总闸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货币内生性的视角,对对冲型货币政策的由来和运行特点及正负效应进行理论疏导,准确界定了国内外流动性环境变化对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的制约和影响,并提出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增强商业银行绩效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先明  张谊浩  蒋彧  
本文构建了商业银行产权变革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基于2000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国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产权变革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变革会通过改变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影响物价水平;商业银行产权市场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商业银行产权市场化水平越高,对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削弱作用越明显。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6市联合调查课题组  张晓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时波  
流动性创造是商业银行高效运转的关键,也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有效调节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运用Sys-GMM估计方法,探讨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效果。研究认为: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存在差异,对中小商业银行更为显著;商业银行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高于数量型,资产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对同业拆借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因此,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方式,增强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发调节流动性创造的能力,形成货币政策调节的期限差异,对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刘柳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检验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双重效应,即表外业务发展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效应)以及表外业务通过强化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间接效应)。理论分析表明,表外业务高复杂性、高杠杆率、低透明度和流动性期限错配风险直接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表外业务对利益搜寻效应的强化和对央行沟通和反应函数的改变则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利用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两步法规避货币政策与表外业务的内生性影响的前提下,本文实证检验发现:表外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且表外业务确实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本文探讨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异质性,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的响应更为稳健与审慎。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防范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吴燕生  张景智  胡逸闻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规模扩张和创新,存在突破金融监管、削弱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等问题。本文基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货币创造功能和期限错配现象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规模扩张,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平稳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同业负债规模的扩大,会强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但会弱化紧缩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商业银行同业期限错配现象对社会融资规模存在负向影响。为此,要从引导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完善跨部门金融监管框架、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减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纪崴  
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是不同的,各银行应针对自身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及情况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的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