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3)
2023(14236)
2022(12507)
2021(11823)
2020(9900)
2019(23010)
2018(22970)
2017(44554)
2016(24245)
2015(27356)
2014(27379)
2013(26927)
2012(24755)
2011(22053)
2010(21897)
2009(20157)
2008(20080)
2007(17646)
2006(15644)
2005(14012)
作者
(69568)
(57263)
(57058)
(54448)
(36842)
(27594)
(26117)
(22209)
(22089)
(20819)
(19776)
(19255)
(18456)
(18160)
(17865)
(17676)
(17201)
(17012)
(16557)
(16424)
(14144)
(14121)
(13763)
(13038)
(12942)
(12880)
(12826)
(12735)
(11563)
(11301)
学科
(87942)
经济(87809)
管理(75106)
(68457)
(59426)
企业(59426)
方法(40004)
数学(33868)
数学方法(33472)
(28896)
(27543)
(23725)
银行(23578)
中国(22975)
(22921)
(22058)
业经(21871)
(20138)
(19628)
财务(19556)
财务管理(19513)
企业财务(18556)
地方(18065)
(17433)
金融(17427)
理论(16212)
(15562)
农业(15123)
(15073)
(15003)
机构
大学(337918)
学院(334065)
管理(133674)
(126989)
经济(123946)
理学(114163)
理学院(112844)
管理学(111043)
管理学院(110409)
研究(108738)
中国(88924)
(72827)
科学(67548)
(65523)
(54186)
(53927)
中心(51470)
财经(51106)
(50458)
业大(49256)
研究所(48831)
(46194)
北京(45959)
(43421)
师范(42995)
农业(42325)
(41565)
(39420)
财经大学(38067)
经济学(37662)
基金
项目(226343)
科学(177784)
研究(166307)
基金(164626)
(142419)
国家(141227)
科学基金(122123)
社会(102924)
社会科(97414)
社会科学(97390)
基金项目(88293)
(88097)
自然(80587)
自然科(78645)
自然科学(78629)
自然科学基金(77220)
教育(75980)
(74202)
编号(68983)
资助(66946)
成果(56933)
重点(49926)
(49489)
(46972)
(46698)
课题(46481)
创新(43872)
(43645)
项目编号(43407)
科研(43289)
期刊
(140241)
经济(140241)
研究(102260)
中国(67290)
学报(53778)
(53754)
管理(48558)
(48537)
科学(48078)
(43598)
金融(43598)
大学(40185)
学学(37429)
教育(36326)
农业(31593)
技术(27519)
财经(25212)
业经(22443)
图书(21469)
(21260)
经济研究(21120)
理论(18971)
问题(18061)
实践(17624)
(17624)
(16009)
财会(15934)
(15821)
科技(15807)
现代(15084)
共检索到505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李福  邓菊香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业务的扩展,逐步加剧了风险监管的难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有利于内外部监管主体更为全面、及时地掌握商业银行经营动态,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越来越体现高收益与高风险不对等的衍生特性,混业经营所产生的表外业务,难以在会计准则的规范下得到有效披露,降低监管主体所获取信息的质和量,进而步入商业银行风险监管陷阱。本文以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为主体,从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信息披露的原则与目标、信息披露的格式与程序、信息披露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重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机制,旨在进一步发挥信息的金融决策功能,从而提升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有效性,以此规范商业银行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齐玉国  刘晓曙  
自2016年下半年金融去杠杆以来,同业市场资金利率大幅上升,对商业银行特别是资金来源依赖同业负债较重的中小银行的盈利性造成了强劲的冲击,金融去杠杠成为当下市场关注的焦点。但如何认识金融去杠杆以及预见金融去杠杆后续的影响,各说不一。从历史演化中观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变化可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东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管理理论对于商业银行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论文尝试构建了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理论框架,对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基本内涵、发展演变、管理方法、效能评价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同时,还针对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优化资产负债表管理的若干思路和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齐玉国  刘晓曙  
自2016年下半年金融去杠杆以来,同业市场资金利率大幅上升,对商业银行特别是资金来源依赖同业负债较重的中小银行的盈利性造成了强劲的冲击,金融去杠杠成为当下市场关注的焦点。但如何认识金融去杠杆以及预见金融去杠杆后续的影响,各说不一。从历史演化中观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变化可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晓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表外业务因其具有形式灵活、交易集中、知识含量高、对资本要求低、盈利大、透明度低等特点.从而成为了解决商业银行盈余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表外业务兴起的同时.由于其不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金额的变动。而是利用自身较高的信用将企业的风险转嫁给自己.从中赚取回报.所以这些业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对银行的经营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基于管理工作的基础性要求,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也就自然成为了银行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会满  
资产负债表是银行主要经营元素的集合,是展现银行经营理念、目标、战略选择与经营风格的载体。资产负债表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几十年间,中国银行业把握经济金融改革契机,推动资产负债表由计划性向市场化、由专营性向商业化转变,在实现自身蜕变升级的同时,也为服务改革大局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经济金融正处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会满  
资产负债表是银行主要经营元素的集合,是展现银行经营理念、目标、战略选择与经营风格的载体。资产负债表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几十年间,中国银行业把握经济金融改革契机,推动资产负债表由计划性向市场化、由专营性向商业化转变,在实现自身蜕变升级的同时,也为服务改革大局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经济金融正处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聂召  
本文从资产负债表管理的视角研究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文章首先分析当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其次,以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为线索,对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我国当前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特点与现状;最后,提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在转型中的四个核心目标,并重点从资产端、负债端、中间业务、定价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对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提出优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武磊  
数字货币是一种新的货币形式,依据四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建立了六种不同的发行方式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情景分析,以简化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研究数字货币的发行与交易机理,以及对相关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考虑到现代支付体系的变革和金融创新的演变,进一步融入微信或支付宝等支付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影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探究数字货币的发行与交易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对货币供应总量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杜兴强  于竹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批评和责难此起彼伏。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利润表信息披露的指责、以及由此导致的对资产负债表中出现一些不知所谓(whatev-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靖  韩凯  姚苏芮  
表外业务的复杂性、隐蔽性和破坏性等特征给监管层带来极大的挑战,出于风险和有效监督的考虑,需加强在利益相关者、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本文通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披露研究,找出我国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并给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和信息披露框架,为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创新的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领域提供借鉴,为我国的相关监管部门在法规的制定上提供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新红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一直以低风险、低成本、高利润成为各国银行业竞争的焦点。我国银行业如何在金融市场逐步放开的情况下 ,在同国外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表外业务的发展状况、风险管理程度及信息披露的完善程度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锋  朱大鹏  黄文凡  
随着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资本监管的强化,如何应对资本约束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本文利用16家上市银行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行为的影响,包括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内容、方向与相对力度。实证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在面临资本约束时会同时对资产和资本项进行调整,但是资本项的调整力度要远大于资产规模,而资产结构调整的贡献非常有限;在资产项调整中以贷款资产为主,资本约束将限制贷款总体规模的增长,但是风险权重较低的个人贷款增速反而更快。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理解商业银行行为以及制定监管政策均有重要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石丹林  李秀萍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从总量上可以反映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本文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对近期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异动进行对应分析,发现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量是充裕的,部分商业银行产生流动性困难是其自身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宽松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商业银行必须时刻关注国内流动性指标的变化,防止在激烈的银行竞争中产生流动性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朱丽娜  
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使得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持续增加。本文通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对基础货币发行的影响机制。并比较分析了央行通过买卖央行票据和国债对基础货币发行的影响。目前,央行减少外汇储备主要通过建立投资公司,笔者分析了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并将外汇注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对基础货币发行的影响。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有两种方式,一是间接向中央银行发行,二是直接向市场发行。本文还研究了这两种发行方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机制及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指导意义。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独立投资公司购买外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主要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