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0)
- 2023(8881)
- 2022(7512)
- 2021(6936)
- 2020(6164)
- 2019(14377)
- 2018(13755)
- 2017(27232)
- 2016(14686)
- 2015(16787)
- 2014(17122)
- 2013(17202)
- 2012(16389)
- 2011(14741)
- 2010(15192)
- 2009(14661)
- 2008(14269)
- 2007(13185)
- 2006(11555)
- 2005(10704)
- 学科
- 济(59929)
- 经济(59871)
- 业(39412)
- 管理(37249)
- 银(33875)
- 银行(33730)
- 行(32140)
- 企(31971)
- 企业(31971)
- 融(30616)
- 金融(30614)
- 方法(29656)
- 数学(26562)
- 数学方法(26352)
- 制(22891)
- 中国(22442)
- 财(18136)
- 农(15828)
- 度(14264)
- 制度(14257)
- 地方(13622)
- 贸(12945)
- 贸易(12932)
- 业经(12647)
- 易(12456)
- 务(12185)
- 财务(12158)
- 财务管理(12129)
- 业务(12062)
- 学(12005)
- 机构
- 大学(215091)
- 学院(211260)
- 济(90681)
- 经济(88485)
- 管理(78663)
- 研究(73165)
- 中国(67410)
- 理学(66299)
- 理学院(65555)
- 管理学(64492)
- 管理学院(64090)
- 京(45444)
- 财(44558)
- 科学(41958)
- 农(39515)
- 所(37271)
- 中心(37137)
- 财经(35253)
- 研究所(33717)
- 江(33510)
- 银(32694)
- 经(31836)
- 农业(31488)
- 银行(31438)
- 业大(31264)
- 经济学(29672)
- 行(29378)
- 北京(29011)
- 州(27768)
- 经济学院(27092)
- 基金
- 项目(133635)
- 科学(103422)
- 研究(98129)
- 基金(95914)
- 家(82739)
- 国家(82043)
- 科学基金(69336)
- 社会(61071)
- 社会科(58058)
- 社会科学(58037)
- 省(52415)
- 基金项目(50507)
- 教育(45958)
- 划(44117)
- 自然(43828)
- 自然科(42814)
- 自然科学(42799)
- 自然科学基金(42055)
- 资助(40799)
- 编号(40481)
- 成果(33719)
- 重点(30558)
- 部(30470)
- 发(29216)
- 课题(28147)
- 创(28124)
- 创新(26389)
- 科研(26243)
- 教育部(26138)
- 性(25774)
共检索到332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周连超 郑萍
基于面板数据效应模型,本文研究了相关因素对商业银行配置衍生金融工具的驱动效应。结果发现,美国商业银行的投资套利工具效应与节税工具效应是显著的;而国内商业银行套期保值效应与衍生金融市场参与能力效应是显著的。这说明体制环境不同、经营模式不同的中美商业银行,其配置衍生金融工具的动因也不同。最后在中美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金融机构参与衍生金融市场的几点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孝先 郑萍 公伟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美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衍生工具的绩效差异。结果发现,美国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衍生工具对其权益收益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对其股票价格波动率和财务困境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衍生工具对其权益收益率和证券市场波动率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且对权益收益率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对市场波动率的影响强度,对财务困境程度的影响也不显著。中国银行业应更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市场,逐步加大金融衍生工具配置比重,改善非传统业务利润的构成。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马颖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角色分析,利用基础财务理论支持,对其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因进行财务透视,发现动因集中在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方面:通过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增加业务收入、避免投资不足、进行风险管理等提高商业银行价值;也有的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达到管理者利益最大化。同时,本文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经济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百胜 霍学喜 刘新生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避险和投机两大功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行强有力的外部监管是控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有效措施。独立审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外部监管之一 ,有助于规范衍生金融工具运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香华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普遍持有远期和掉期两种衍生金融工具。商业银行运用衍生工具的目的除了套期保值外,更多用于投机套利,且规模在研究期内呈上升趋势,公允价值变动对综合收益的影响在各银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衍生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艳平 田鑫
选用证监会行业分类下货币金融服务中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季度数据,共计384个样本,实证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当期及未来业绩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衍生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仅对企业当期业绩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但提升幅度显著低于其在成熟市场中的表现。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微弱的负面影响,原因与公允价值计量特性和商业银行利用衍生工具的行为与动机有关。据此结论,从完善衍生品市场、丰富衍生品种类、加强对银行业的内外部监管等方面为更好地发挥衍生品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鸣 徐璐
文章特别针对国内上市银行,探讨其操作衍生性商品的影响因素和价值创造,研究发现:国内上市银行在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主要动因是为客户提供避险的工具,获取费用收入,而非自身的避险需求,表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在满足客户套期保值的内在需求的同时,提升了银行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裘宗舜 连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波 吴益兵
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舞弊事件让全球再一次面对金融系统由于内部控制不力而产生的危机。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分别分析了法国兴业银行内部舞弊产生的根源,并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框架,以期为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
法国兴业银行 内部控制 衍生金融工具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成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本文对新准则中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研究,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银行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以公允价值为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的可适用性,探讨了其推行的困难度,展望了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的前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眉
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对于上市银行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逐渐成为金融和会计领域共同的研究热点。文章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信息披露三个方面,对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内容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上市银行应用实践以及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发现并总结了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以及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 上市银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海垚 常清
为分析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商业银行的财务特点,本文选取了2011年第四季度美国总资产超过30亿美元的179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建立了Tobit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资产规模外,使用不同金融衍生品的商业银行对其财务指标要求不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财务特点,有选择性地利用金融衍生品以期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品 财务特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斯文 陈熹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和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外汇衍生品交易的主要参与者。以我国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利用2006-2012年的半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汇率风险、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以及资产规模对运用外汇衍生品均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而资产质量、流动性水平、资本充足水平和人民币汇率变动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此外资本充足水平的影响在大型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之间存在差异性。
关键词:
外汇衍生品 商业银行 汇率风险 面板数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宗宇 王晓晶
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4月陆续发布了修订后的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拟于2018年开始实施。文章在对比新旧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变化的基础上,重点从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由"四分类"改为"三分类",以及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的处理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信用损失法"两方面来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影响。文章认为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其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利润及所有者权益产生间接波动影响;也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
关键词:
金融工具 会计准则 商业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都红雯 杨晓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