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2)
2023(8572)
2022(7586)
2021(7138)
2020(6194)
2019(14826)
2018(14443)
2017(28421)
2016(15160)
2015(17074)
2014(17554)
2013(17546)
2012(16606)
2011(15377)
2010(15645)
2009(14728)
2008(15041)
2007(13908)
2006(12202)
2005(11379)
作者
(45116)
(37822)
(37657)
(36260)
(24049)
(18084)
(17471)
(14786)
(14322)
(13709)
(12756)
(12608)
(12041)
(12004)
(11968)
(11911)
(11456)
(11046)
(11020)
(10931)
(9442)
(9335)
(9193)
(8690)
(8615)
(8560)
(8480)
(8342)
(7724)
(7456)
学科
(66684)
经济(66611)
管理(41235)
(39566)
(33273)
企业(33273)
方法(31878)
数学(26922)
数学方法(26631)
(19819)
银行(19674)
(18919)
(18334)
中国(16908)
(16728)
(16254)
(15951)
(13758)
金融(13755)
业经(13259)
理论(12565)
(12404)
贸易(12394)
(11839)
地方(11618)
(11562)
制度(11555)
(11242)
农业(10669)
(10312)
机构
大学(230034)
学院(223430)
(94217)
经济(92179)
管理(86619)
研究(76099)
理学(73798)
理学院(72942)
管理学(71684)
管理学院(71251)
中国(64629)
(49351)
(45816)
科学(45068)
(39125)
(38913)
财经(36197)
中心(36086)
研究所(35281)
(34946)
(32797)
业大(31814)
北京(31605)
农业(30704)
(30309)
师范(30048)
经济学(29664)
(28070)
财经大学(26961)
经济学院(26715)
基金
项目(139342)
科学(109408)
基金(102303)
研究(101647)
(88524)
国家(87811)
科学基金(74828)
社会(64345)
社会科(60931)
社会科学(60911)
基金项目(54243)
(52302)
自然(48244)
教育(47535)
自然科(47141)
自然科学(47122)
自然科学基金(46313)
(44869)
资助(42376)
编号(42166)
成果(35745)
(32246)
重点(31308)
(28980)
(28386)
教育部(27878)
课题(27770)
科研(27102)
人文(26808)
大学(26771)
期刊
(104362)
经济(104362)
研究(71577)
中国(44721)
(36666)
学报(35377)
(33820)
(33222)
金融(33222)
科学(31729)
管理(31655)
大学(26607)
教育(24547)
学学(24259)
农业(20638)
财经(18735)
技术(18268)
经济研究(16652)
(16044)
业经(15553)
图书(14628)
问题(13759)
理论(12501)
(11867)
(11823)
技术经济(11501)
实践(11196)
(11196)
商业(11000)
(10789)
共检索到348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涛  欧阳令南  
在理性的前提下,银行资产组合行为分析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产品种和规模的调整,是以金融机构相对单一和市场环境相对稳定为条件的。引入信息不对称假设之后,出现了银行信贷合约分析;究其实质是用新的工具对传统银行业务的重新解释,也显示出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契约市场比拍卖市场对于银行来讲更为重要。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推动下,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使银行业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考虑到竞争压力和短期目标的非最大化后,银行客户导向行为的出现是必然的;它以金融创新为中心,以价值增值为驱动,以最终实现动态的金融功能增进和市场相适应为目标。因而从一个侧面讲,上述三种银行行为分析框架的给出,也反映了银行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潘武  
薪酬激励机制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心环节之一。作为现代经济的增长动力和循环载体,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生态环境和运行方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动荡到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1998年的俄罗斯、巴西的货币风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庆国  
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了资本监管、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对传统银行增长方式、业务模式、收入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国内研究存在的理论基础准备不足、研究态度追逐热点等问题。理论根源在于金融中介理论不足以支撑银行转型研究,不能框架统一地解释银行产生及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没有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微观基础;金融结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外生给定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市场等组成部分后的相对变迁,进而忽略了组织创新意义上的绝对变迁;金融功能理论外生给定并经验归纳各种金融功能,从而忽略了其内生决定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客观联系等。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框架更能全局性、科学性研究银行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庆国  
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了资本监管、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对传统银行增长方式、业务模式、收入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国内研究存在的理论基础准备不足、研究态度追逐热点等问题。理论根源在于金融中介理论不足以支撑银行转型研究,不能框架统一地解释银行产生及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没有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微观基础;金融结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外生给定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市场等组成部分后的相对变迁,进而忽略了组织创新意义上的绝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大楷  王佳妮  
本文以"公众投资者"为全新研究视角,构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证券分析师可信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平均赋权、专家赋权以及因子分析三种方法,计算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分别为2.82、2.87及2.9,语义都为"部分可信"。该研究结果说明:公众投资者认为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只有40%~59%的可信水平。由于证券分析师的工作性质使他们常常陷入各种"利益漩涡"当中,他们所预测的股票并非都是"信得过产品",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客观性"、"独立性"以及"准确性",使他们在公众投资者心中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皓星  
严控银行体系风险与货币政策转型是我国现阶段两大重要议题,银行风险吸收作为经济风险的吸纳、减震、出清“装置”,是联结两者间权衡关系的重要枢纽。本文从银行风险吸收的基础逻辑、影响因素、表现形式与风险出清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构建了银行风险吸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探讨了银行风险吸收面临的问题与阻碍。银行风险吸收来源于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始属性,具有“微观排斥、宏观吸收,主观排斥、客观吸收”的底层逻辑,这一理论对于货币政策操作、金融监管、银行风险考核、银行救助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新飞  张娜  
外部环境和产权结构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进而影响到银行的效益。由于银行承担了政策性的任务,本文将经营者的努力分为经营性努力和非经营性努力,并在Hol mstrom-Milgrom多重工作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不对称信息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双重激励问题。我们发现,政策性负担的存在直接扭曲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低效率,单一产权制度造成了大量的灰色收入,不但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大量代理成本;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努力程度和整体经济效益的下降。本文最后提出了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施华强  
本文用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和国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双重软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生性。通过对国有企业沉没成本的维持成本、国有商业银行复活投机和地方政府利用双重软预算约束而形成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地悲剧"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和积累的动态机制,指出了逐步硬化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预期对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决定性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2 0世纪末期以来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制度的投资基金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欧美国家获得了迅速发展 ,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和突出。根据投资基金迅速崛起及商业银行日渐衰落这一经济现象 ,经济理论界展开了一场投资基金制度是否会取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国际争论”。本文以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为理论背景 ,对商业银行制度和投资基金制度以及二者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描述、比较和分别。本文认为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投资基金制度与商业银行制度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 ,而是形成共生共长、交叉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与趋势。本文还就塑造中国商业银行与投资基金的“双赢”格局提出了具体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类承曜  
本文从一个逻辑一致的角度对银行监管理论进行全面回顾,特别是分析银行监管各方面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回顾了论证银行监管必要性的文献并根据监管理论文献提出了对最优的银行监管体系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梳理;接下来重点评述了研究各种银行监管方法的文献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莉莉  邵帅  
文章基于能源回弹效应相关研究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从能源回弹效应的提出与界定、理论机制、经验证据和限制政策四个层面,对国内外有关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演进与经验证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研究发现:(1)从研究框架看,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这两类研究,在各自所拓展的研究方向上正殊途同归于对宏观经济层面回弹效应的探究;(2)现有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的主要局限是,未能对能源效率的内生化处理予以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对理论和现实的解释力;(3)对回弹效应的有效限制必须通过多管齐下的政策组合措施才有可能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海霞  
回弹效应研究会对能源效率政策的制定与评估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总结了国外学者对能源回弹效应的主要定义和分类,分析每种回弹效应的具体经济学含义。其次,对国外有关能源回弹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存在大小的理论、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由于所采用的样本、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数据的差异性,对回弹效应大小的测算值差异很大,然而大多数研究肯定了回弹效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存在,而短期回弹效应通常会小于长期回弹效应,发展中国家回弹效应大于发达国家的回弹效应;总结了影响回弹效应的主要因素。然后,重点对关于回弹效应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研究回弹效应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以及相应的实证检验:模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牧  刘富华  
均衡失业问题在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演进与变迁中占据核心地位。内生于中国发展初期低价工业化追赶模式的均衡失业问题与西方现代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均衡失业问题具有异源性,因此中国均衡失业理论的研究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框架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基础。本文系统梳理和归纳文献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关系,以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中市场交易技术变迁为主线,重点阐述均衡失业理论的形成机制,探讨现代宏观经济发展中均衡失业理论演进的结构变迁和内在动力,以及该理论中国化后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对后续搜寻成本、匹配函数和代表性微观主体的理论拓展研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传清  
"区际经济传递"是一个重要的区际经济关系命题。西方区际经济传递理论肇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拓展开丰富了该理论。西方学者侧重区际经济传递内容和效应的阐述,中国学者侧重区际经济传递动因、类型、实质和空间模式的分析,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开位  连建辉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其高负债、网络化和风险承担机制的特殊性,其治理是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企业治理中的"股东"逻辑理论的,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契约性质的再认识,提出了商业银行治理的"契约型"逻辑。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是一个关于组织准租的创造与分配的货币经营型市场契约,决定银行所有权配置的根本性条件是各签约人的"谈判实力"。本文所提出的"契约型"治理逻辑,是一种货币经营型市场契约意义上的银行治理观,它强调的不是股东单边治理,而是具有谈判实力的各签约方之间的多边合作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