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4)
2023(13696)
2022(11769)
2021(11021)
2020(9347)
2019(21667)
2018(21198)
2017(42183)
2016(22140)
2015(24898)
2014(24642)
2013(24511)
2012(22482)
2011(20162)
2010(20206)
2009(19061)
2008(17876)
2007(15716)
2006(13814)
2005(12339)
作者
(62357)
(51203)
(50876)
(48485)
(32825)
(24595)
(23443)
(20029)
(19953)
(18589)
(17960)
(17333)
(16247)
(16121)
(16020)
(15755)
(15323)
(14964)
(14839)
(14707)
(12562)
(12545)
(12360)
(11636)
(11602)
(11426)
(11391)
(11298)
(10299)
(9942)
学科
(86570)
经济(86472)
(64816)
管理(63296)
(53318)
企业(53318)
方法(44186)
数学(39113)
数学方法(38758)
(35138)
银行(34991)
(33322)
(32268)
金融(32267)
中国(29409)
(25200)
(25106)
(21242)
业经(19717)
地方(18884)
(17663)
财务(17600)
财务管理(17563)
企业财务(16790)
(16461)
贸易(16445)
(16072)
(15808)
理论(15231)
农业(14715)
机构
大学(307066)
学院(304134)
管理(125633)
(124188)
经济(121425)
理学(108094)
理学院(107036)
管理学(105346)
管理学院(104804)
研究(95616)
中国(88079)
(64169)
(61535)
科学(56000)
财经(49579)
中心(48171)
(46282)
(46062)
(45160)
(44107)
业大(42584)
研究所(41819)
北京(40799)
经济学(38683)
(37978)
财经大学(37518)
(37370)
(36437)
银行(36395)
农业(36290)
基金
项目(207888)
科学(163730)
研究(153344)
基金(152655)
(130673)
国家(129581)
科学基金(113176)
社会(97317)
社会科(92447)
社会科学(92424)
基金项目(81210)
(79924)
自然(73510)
自然科(71826)
自然科学(71814)
自然科学基金(70537)
教育(69886)
(66728)
资助(64250)
编号(62454)
成果(50037)
(46393)
重点(45551)
(43433)
(42858)
课题(41710)
教育部(40655)
创新(40443)
人文(40034)
科研(40000)
期刊
(127649)
经济(127649)
研究(96847)
(60154)
金融(60154)
中国(56164)
(46079)
管理(44491)
学报(44023)
(40709)
科学(40475)
大学(34057)
学学(32221)
教育(28514)
农业(25544)
技术(24882)
财经(24621)
(20632)
经济研究(20565)
业经(20084)
理论(18421)
实践(17118)
(17118)
问题(16066)
图书(14753)
技术经济(14282)
商业(13614)
现代(13518)
科技(13330)
(12772)
共检索到456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柴正猛  陈彦冰  
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表现在融资平台还款不及时、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等,给信贷授信主体的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为了研究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及防范对策,本文以部分地方商业银行信贷数据为例,利用计量的分析方法,建立政府融资平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模型,来揭示政府融资平台过多的信贷额度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程度,并以此提出缓解融资平台债务膨胀、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馥  洪昆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而金融科技能否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衡量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基于2011—2019年我国4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指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可有效缓解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质量,显著降低信贷风险;贷款集中度和贷款增长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处理与客户管理效率,控制贷款集中度及贷款过快增长,从而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对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缓解作用大于区域性商业银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欧阳坚  胡金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鹏程  庞晓波  
文章针对中国金融环境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利用转移概率折算了关于信贷转移风险概率的散点值分布的标准差与方差,从中获得整个转移矩阵,并针对授信总体额度进行了远期贴现下的转移概率收益方差测算。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维持在获信主体信用级别的中部,且商业银行在向获信主体释放信贷过程中的接纳抵押额度具备前部变化大,后部跳跃的特征。整个商业银行在转移概率下的信贷风险仍然居于稳定的中间级别。给定信用事件及远期贴现信号情形下,各信用等级的十万次内折算的参与样本量越大,则获得的拟合值越强烈,也即是越为精确的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秀萍  杨春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研究吕秀萍杨春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不良贷款一直居高不下,各银行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收效不大。本文拟就如何解决信贷风险问题,就贷款风险的防范、控制、转移和分散等措施方面谈些看法。一、信贷风险的控制和预防信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丹义  
论文第一章从经济风险及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出发,阐明经济风险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而银行信贷风险是整个经济风险的集中反映。风险的本质在于收益与损失的可能性并存,因而对经济主体有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就是在风险的这种双重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兰,邓娟,李毅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鹏程  庞晓波  
文章针对中国金融环境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利用转移概率折算了关于信贷转移风险概率的散点值分布的标准差与方差,从中获得整个转移矩阵,并针对授信总体额度进行了远期贴现下的转移概率收益方差测算。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维持在获信主体信用级别的中部,且商业银行在向获信主体释放信贷过程中的接纳抵押额度具备前部变化大,后部跳跃的特征。整个商业银行在转移概率下的信贷风险仍然居于稳定的中间级别。给定信用事件及远期贴现信号情形下,各信用等级的十万次内折算的参与样本量越大,则获得的拟合值越强烈,也即是越为精确的趋势估计,而低级别信用的折现值越低,其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误差越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钟向东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总体水平不高,银行贷款占资产比率也居高不下,不良贷款的比率仍高于国际先进水平,信贷风险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内部控制机制、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强化风险意识和加强信贷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官强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一直都是风险控制部门研究的热点,稳定的风险管理,不仅能为银行创造收益,对稳定整个金融市场环境还起着一定作用。文章将信贷类比于一份看涨期权,利用二叉树模型对它的价格状态变化进行模拟;之后仿照股票期权的风险规避方法——Delta对冲,对"信贷"这一期权进行风险对冲,通过这些模型的运用,最终达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冰  
商业银行中信贷资产是非常重要的经营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环境下,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加剧和恶化则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了难以把控的信贷风险,严重威胁着信贷资产安全性,以及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中的信贷风险管控问题,并提出有效管控银行信贷风险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莫万贵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首先,对信贷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及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其次,结合我国信贷市场预算约束软化这一基本特征,研究了我国信贷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贷风险的特殊性和严重性;最后,文章从提高信息对称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两个方面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肖永杰  霍东平  
近年来,一系列集团客户先后爆发债务危机,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指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文中指出构建完善的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在于:一是建立集中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集团客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基础信贷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联动监督机制、风险信息预警提示制度、差别化的客户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双轨互动的风险管理机制、账户资金收支监测分析、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建设等;三是构建社会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行际信息沟通机制、社会信息监督平台及完善银行同业协会功能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磊  
本文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和银行信贷管理的实践,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培育信贷文化、健全风险等级评定制度、规范损失预测与定价管理、加强风险监测与监督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来进行信贷风险管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冠文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金冠文一、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看,贷款发放要求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作出判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也正是由于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和能力很可能会下降,这时银行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