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6)
2023(5686)
2022(5031)
2021(4723)
2020(4026)
2019(9203)
2018(9012)
2017(17903)
2016(9772)
2015(11232)
2014(11173)
2013(11125)
2012(10587)
2011(9471)
2010(9629)
2009(9010)
2008(9330)
2007(8590)
2006(8028)
2005(7723)
作者
(31370)
(25658)
(25543)
(24554)
(16379)
(12409)
(11665)
(10007)
(9833)
(9474)
(8951)
(8853)
(8508)
(8387)
(8273)
(8060)
(7755)
(7637)
(7585)
(7570)
(6506)
(6497)
(6281)
(5989)
(5914)
(5763)
(5758)
(5709)
(5338)
(5143)
学科
(35388)
经济(35337)
管理(25577)
(24144)
(19755)
企业(19755)
(17479)
银行(17333)
(16103)
(16035)
方法(15811)
数学(13602)
数学方法(13374)
(11048)
中国(10596)
(10593)
制度(10588)
(10566)
金融(10566)
(10246)
业务(9942)
(9257)
银行制(8579)
业经(8091)
(7014)
财务(7000)
财务管理(6975)
(6950)
贸易(6939)
(6871)
机构
大学(141766)
学院(138748)
(54560)
经济(53201)
研究(52072)
中国(48425)
管理(48077)
理学(39291)
理学院(38765)
管理学(37957)
管理学院(37717)
科学(32772)
(31667)
(31602)
(29359)
(28717)
研究所(25573)
农业(25194)
中心(24806)
(23946)
(23067)
业大(22683)
银行(22111)
财经(22012)
北京(20784)
(20637)
(19911)
(19188)
(18359)
(18129)
基金
项目(85303)
科学(65346)
基金(61279)
研究(58875)
(55415)
国家(54943)
科学基金(45196)
社会(35955)
社会科(34034)
社会科学(34020)
(32948)
基金项目(31766)
自然(30624)
自然科(29856)
自然科学(29844)
自然科学基金(29337)
(28947)
教育(27331)
资助(26682)
编号(22857)
成果(20116)
重点(19872)
(18854)
(17963)
(17262)
计划(16988)
课题(16917)
科研(16853)
创新(16194)
大学(15738)
期刊
(64550)
经济(64550)
研究(48817)
中国(33226)
(31916)
金融(31916)
(28481)
学报(27276)
(23553)
科学(23095)
大学(20063)
学学(18825)
管理(18796)
农业(17245)
教育(16113)
财经(12010)
(10213)
技术(10042)
经济研究(9887)
业经(9768)
(8920)
问题(8511)
理论(8029)
国际(7534)
(7479)
(7260)
实践(7177)
(7177)
业大(7009)
图书(6847)
共检索到236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亭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由于在原有的法律体系内缺少有效的危机处置制度,为了保存银行的基本金融服务,当局不得不利用纳税人的钱救助银行,以避免银行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重建市场信心。为了保护纳税资金同时有效的管理银行危机,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自救债就是一种可以被处置当局通过减记或者转换成银行股份的方式为银行注资的制度安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志华  黄飚  
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之外的一项重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也成为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重要投资渠道之一。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就其信托本质和存款本质及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位和规范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世平  
近年来,受资金紧张、贷存比指标考核等压力的影响,商业银行高息揽储行为有重新抬头的态势。本文首先从内、外部两个层面剖析了商业银行高息揽存的产生原因,接着分析了商业银行高息揽存行为的行政法律、民事法律、经济法律关系,认为高息揽存危害了金融和社会秩序,应当界定为违法行为,我国既要着眼于现有体制分析高息揽存的成因、制定治理对策,又要基于我国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背景探讨应对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王宝刚  马运全  
银行收取服务费是市场经济规律的重要体现,加强监管是基于现实的必然选择。收费的核心问题是要合理界定政府和银行在服务定价中的权力范围,在定价上应当逐渐减少政府干预,以银行自主定价为主导并辅以适度监管。金融服务收费的规范必须通过加快立法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近年来,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收费行为频频引起社会公众的反对和质疑。部分定价收费行为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和谐金融消费关系的构建,损害了中国银行业的声誉,也拷问着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业已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面临的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目前,从营销学角度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问题开展了很多研究,但从法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事实上,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领域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立法、政府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公众的法律意识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规范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朱涛  
独立担保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虽然其独立性一直备受争议,但随着跨国贸易的日益频繁,其适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目前,我国只承认商业银行在涉外领域开展独立担保相关业务,对国内的独立担保业务却不予肯定。通过对独立担保制度的理论分析,追溯商业银行独立担保的域外发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担保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在借鉴各国和国际组织关于独立担保的法律法规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担保制度的完善和《独立担保法》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浩  李亚萍  周九云  
目前,保管箱业务已逐步在各商业银行展开,并成为一项新的中间业务。由于保管箱业务的实务会涉及一系列法律问题,如对于押租、保管箱合同是否拥有置留权、保管箱失窃、逾期以及法院是否能对保管箱采取强制措施等都没有相关的法律界定。因此,建议修改相应的法律和对银行新业务进行立法的规范管理,以促进保管箱业务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学岗  张立纳  王金利  
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多方面推行了中间业务服务收费,如跨行取款收手续费、小额账户收管理费、借记卡收年费、跨行查询收费等等,但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推出,往往引起极大的争议,甚至有部分银行被告上法庭,也有人大代表提出银行收费违法的提案等。到底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是否合法,该如何依法推进中间业务发展?值得分析与破解。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江鸿  郑宏韬  黄旭  
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法律依据整体上缺乏明确性和统一性,导致在业务实践中产生一些未决问题。从法律依据、法律主体以及权利义务来看,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法律关系做统一定性存在障碍。在以托管人作为当事方而签署的协议中,主要依据当事方主体构成特征,可将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分为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从现有法律环境出发,除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为信托关系外,其余托管业务宜界定为受国家干预的委托关系。商业银行托管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与托管人独立性问题相关的法律风险、托管人监督职责问题引发的法律风险和关联关系引发的法律风险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露  杨勇  
2005年我国正式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督治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治理指引》,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活动作出法律规范。但经过多年发展,仍然存在多项有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本文从个人理财业务流程出发,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敏  
问题一:同一银行不同分支行之间是否可以行使抵销权《商业银行法》第22条规定:"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实践中,不少银行为了绕开这一抵销权主体上的法律障碍,往往通过"债权转让"的方式来行使抵销权。具体操作方式为:甲支行先将其对客户享有的贷款债权转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炜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机构,在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亦承担着保护客户信息的义务和责任。本文在对国外银行个人客户信息保护立法与实践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体制和机制等尚不健全,隐私权保护的法治理念尚不成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银行内部客户信息保护机制尚不完善,在客户信息保护方面存在明显的操作风险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包括增强全社会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步伐;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客户信息保护机制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静  
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过程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理论,也需要与现实需求相关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不足、参与经验缺乏等多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上市公司的理解存在偏差、参与路径缺失、利益相关者不配合等等,法律中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商业银行难以高效地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发挥相关的作用。本文对商业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商业银行参与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耿丹丹  
近年来,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转按揭贷款在中国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个人住房转按揭贷款涉及的当事人较多,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本文根据转按揭涉及的主体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类,并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产生的动因和相关的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阐述了个人住房转按揭贷款中涉及的保险法律问题,以及银行在其中所处的法律地位。针对转按揭贷款业务的流程特点,笔者指出由于转按揭贷款在发放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抵押担保,银行由此面临风险,而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以及选择专业的担保公司作为保证人是防范上述风险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