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
2023(1645)
2022(1299)
2021(1312)
2020(1051)
2019(2490)
2018(2480)
2017(5136)
2016(2620)
2015(3079)
2014(3304)
2013(3229)
2012(3046)
2011(2798)
2010(2715)
2009(2591)
2008(2767)
2007(2659)
2006(2566)
2005(2471)
作者
(7812)
(6184)
(6116)
(6083)
(3953)
(2981)
(2971)
(2561)
(2376)
(2237)
(2230)
(2223)
(2062)
(2052)
(1977)
(1958)
(1888)
(1784)
(1772)
(1650)
(1614)
(1614)
(1520)
(1509)
(1449)
(1447)
(1442)
(1357)
(1357)
(1253)
学科
(14151)
银行(14006)
(12848)
(10892)
业务(8804)
(8254)
制度(8253)
(7961)
经济(7858)
银行制(7684)
(6403)
金融(6403)
管理(6265)
(5048)
(3999)
企业(3999)
方法(3649)
中国(3193)
数学(3160)
数学方法(3137)
(2825)
体制(2706)
(2402)
(1990)
组织(1974)
业经(1916)
社会(1738)
(1706)
贸易(1698)
(1570)
机构
大学(35635)
学院(34607)
中国(17512)
(16139)
银行(15465)
(14989)
经济(14557)
(14355)
管理(13380)
研究(11632)
理学(10352)
理学院(10242)
管理学(10076)
管理学院(10018)
(9110)
(8066)
(7555)
金融(7456)
(7300)
中心(7091)
财经(6824)
人民(6417)
(6374)
(6224)
农业(5943)
国人(5714)
(5710)
中国人(5686)
科学(5638)
中国人民(5598)
基金
项目(19508)
科学(15156)
研究(14878)
基金(14564)
(12073)
国家(11968)
科学基金(10313)
社会(9736)
社会科(9131)
社会科学(9128)
基金项目(7446)
教育(6833)
(6801)
资助(6360)
自然(6225)
自然科(6064)
自然科学(6062)
编号(6002)
自然科学基金(5962)
(5814)
成果(5388)
(4687)
重点(4304)
教育部(4189)
(4156)
(4149)
课题(4091)
国家社会(4038)
人文(3964)
大学(3839)
期刊
(21477)
金融(21477)
(17065)
经济(17065)
研究(15249)
中国(9179)
(6887)
(6782)
管理(5378)
科学(4033)
学报(4026)
财经(3884)
农村(3782)
(3782)
大学(3266)
理论(3190)
(3151)
学学(3127)
农村金融(3070)
教育(3046)
实践(2987)
(2987)
农业(2717)
业经(2698)
国际(2483)
经济研究(2419)
中国金融(2403)
(2285)
论坛(2285)
技术(2275)
共检索到68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林栋  
<正>法律上所称的“经营者场所安全保障义务”,是指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对于进入经营场所的消费者(包括潜在消费者)、活动参与者承担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1)。最早对经营者场所安全保障义务作出规定的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的第37条。
关键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海鸥  
商业银行经营者在营业场所内对客户的人身财产权益负有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该义务属于法定义务范畴,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商业银行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应限定在“合理限度”之内,空间上只限于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时间上应限定在“全部营业时间”内,保护对象应该界定在与商业银行有较密切关系的“客户、潜在客户、其他进入营业场所的相关自然人”范围内。基于平衡社会利益的需要,商业银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两种形态。在第三人直接侵权、商业银行承担补充责任的情形中,应适用过错推定规则。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学军  
现代商业银行的网点具有销售与服务两大功能,是产生银行利润的基本业务单元。不同网点效益差距很大,所以必须建立科学的网点业绩评价体系,以促进网点整合,提高整体利润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天义  阚功俭  
当我国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后,便面临着一个资信保障问题,也就是说,过去各专业银行是代国家管理金融业务的一个行政机关,其资信由国家来保障.所以,人们向银行存款不用担心无资信保障,现在,要把各专业银行从国家的怀抱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此,银行实质上就相当于和企业一样的实体,这时,储户向银行存款就不象过去那样放心,为了解除储户对银行的担忧,必须解决银行资信问题.我们认为,要保证商业银行的资信,必须走银行企业联合的路子. 关于银企结合,我们可以从列宁的金融资本的思想中得到启示.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详细论述了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华  
新网点主义是思科系统公司金融服务事业部结合国际金融行业最新趋势与行业经验,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与国内金融业现状相融合,提出的全新服务理念。新网点主义的提出对国内商业银行网点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股改和上市,各家银行都在推进网点转型和升级,提高网点的营销和服务能力。本文旨在从新网点主义理念出发,重新揭示网点转型的深刻内涵,对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网点转型进行思考和探索。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付旭光  
商业银行是以从事“零售性”金融服务业为主的“金融百货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已经是银行业的共识;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层次,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绞尽脑汁、倾力而为的共同行动。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本质是市场化的服务,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建立在储蓄存款、转账结算、贷款或担保、信用证或信用卡服务、保险箱或其他一切金融服务的领域内,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都会有一种契约形式来印证这种服务关系的存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丹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楼市调控下弥补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能为"稳增长"提供重要动力。随着2 0 1 2年我国保障房在建规模达到空前高度,保障性住房在政策制定和建设重点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但总体来看资金来源不足仍是制约该项工程顺利推进的瓶颈。根据各类保障房贷款的特点,可大致将其分为销售型和租赁型两类,相应地银行也具有不同的业务开展机会。商业银行应找准机遇,顺势而为,区别对待,合理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春霞  
文章认为,要确保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和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全国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全社会金融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超  
外部环境快速变化正在深刻影响银行网点经营方式。文章从推动网点转型面临的调整、网点价值以及应对策略入手进行分析,探讨商业银行网点的转型发展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鹏飞  
网点等级管理是健全网点经营机制,合理评价网点经营业绩,优化配置网点资源,激励网点业务加快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制度。当前,商业银行正经历着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必须找到一条符合转型特点的网点等级管理思路。本文以此为着眼点,提出网点等级管理应从实施分类等级管理、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细分评定等级、加大资源倾斜、引入惩罚机制、加强系统支持等方面展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刚  傅蓉  
通过本文实证分析验证大型商业银行网点布局与地区潜在客户和市场规模因素等有关。一是经济规模大的地区吸引网点布局。地区经济规模越大,所需要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网点就越多;二是经济投资增长潜力大的地区吸引网点布局。经济增长潜力越大,未来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就越多。布局在这些地方有效满足大型商业银行提前占领市场策略。三是服务业规模大的城市吸引网点布局。服务业规模大的城市可以为银行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四是大型商业银行网点布局普遍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相对偏好布局在省会中心所在城市,建设银行则相对偏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艳  敖建  张大用  
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划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类。近年来,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日益严重,这使得操作风险的有效控制越来越紧迫。本文深入分析商业银行一线网点面临的操作风险,从IT系统角度指出商业银行改善操作风险控制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有效路径,提出银行网点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从而有效控制操作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秀丽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已经基本铺开,但相关理论研究略显滞后。及时将网点转型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提升,可为进一步深化网点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为此,本文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内涵及主要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