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0)
- 2023(14166)
- 2022(11693)
- 2021(10695)
- 2020(8994)
- 2019(20067)
- 2018(19673)
- 2017(38088)
- 2016(20310)
- 2015(22199)
- 2014(21444)
- 2013(21323)
- 2012(19515)
- 2011(17279)
- 2010(17459)
- 2009(16634)
- 2008(16994)
- 2007(15348)
- 2006(13481)
- 2005(12389)
- 学科
- 济(91982)
- 经济(91875)
- 业(90757)
- 企(83198)
- 企业(83198)
- 管理(75374)
- 方法(43864)
- 数学(34677)
- 数学方法(34487)
- 业经(31020)
- 财(30380)
- 农(27388)
- 制(24543)
- 银(22747)
- 银行(22601)
- 务(22442)
- 财务(22435)
- 财务管理(22412)
- 中国(21875)
- 企业财务(21340)
- 行(21210)
- 技术(20782)
- 农业(20187)
- 理论(16888)
- 融(16870)
- 金融(16870)
- 贸(16842)
- 贸易(16823)
- 易(16186)
- 策(15940)
- 机构
- 学院(291979)
- 大学(288360)
- 济(129548)
- 经济(127435)
- 管理(121266)
- 理学(104516)
- 理学院(103574)
- 管理学(102427)
- 管理学院(101895)
- 研究(89258)
- 中国(78152)
- 财(61979)
- 京(58929)
- 农(51524)
- 科学(50993)
- 财经(49371)
- 经(45098)
- 江(44683)
- 所(43589)
- 中心(42302)
- 业大(42264)
- 农业(40767)
- 经济学(40614)
- 研究所(39123)
- 经济学院(36917)
- 财经大学(36801)
- 北京(36425)
- 商学(35903)
- 商学院(35617)
- 州(35492)
- 基金
- 项目(189883)
- 科学(152607)
- 基金(141929)
- 研究(137649)
- 家(122967)
- 国家(121850)
- 科学基金(107233)
- 社会(92551)
- 社会科(88088)
- 社会科学(88068)
- 基金项目(75363)
- 省(74488)
- 自然(68890)
- 自然科(67429)
- 自然科学(67411)
- 自然科学基金(66373)
- 教育(62261)
- 划(61234)
- 资助(56832)
- 编号(52533)
- 创(46194)
- 业(42807)
- 部(42632)
- 创新(42193)
- 重点(42162)
- 成果(40607)
- 发(40545)
- 国家社会(39132)
- 教育部(37452)
- 人文(37155)
- 期刊
- 济(141094)
- 经济(141094)
- 研究(86530)
- 中国(55082)
- 财(51881)
- 管理(50483)
- 农(46758)
- 学报(42023)
- 融(41539)
- 金融(41539)
- 科学(40540)
- 大学(32859)
- 学学(31612)
- 农业(30472)
- 财经(26368)
- 技术(24878)
- 业经(24657)
- 经济研究(22955)
- 教育(22727)
- 经(22682)
- 业(19744)
- 问题(18399)
- 技术经济(17430)
- 商业(16096)
- 贸(15364)
- 现代(14573)
- 科技(14266)
- 财会(14173)
- 世界(14006)
- 国际(13378)
共检索到440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伟俊 袁凯彬 李万利
本文利用经纬度信息构造中国企业层面邻近银行网点数据,系统考察银行网点扩张对非上市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和渠道。研究发现,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在运用倍差法、边界断点回归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银行竞争渠道促进企业创新,而金融可及性渠道不显著。此外,银行网点扩张仅对中等规模企业创新产生影响,对小微和大型企业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但有助于抑制无创新企业的政策套利倾向。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揭示银行网点扩张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逻辑,对深化银行业金融改革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超超 董艳
2006年以来,随着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中小商业银行迎来规模较大的异地扩张进程。论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规模均有促进作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贷款规模的正向影响,在大企业、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地,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中小企业贷款并无显著的提升作用。论文为准确认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富 张涵 贾宁
基于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手工整理的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及银企地理距离数据,并匹配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双重差分和包括敏感性分析在内的多重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是否能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并产生扩散效应,促进位于城市边界的企业创新。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信贷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但是也可能破坏当地原有的银企关系,加剧银行对成熟企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信贷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通过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进而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江山 刘园
商业银行体系对企业创新究竟造成何种影响,不仅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落实,也关乎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体制改革方向。利用中国2009年重启银行跨区经营管制放松这一准自然实验,建立泊松分布模型与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以及61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2002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银行去管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管制放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水平;(2)从动态来看,企业创新效果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3)识别出规模较大的成熟的非国有制造业的创新水平对管制放松政策更敏感。这些实证结果对政策制定者而言,逐渐减少政府金融管制,破除银行业垄断,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金友森 张琴韵 许和连
本文基于2001-2009年手工查找的中国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国家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以银行密度为代理变量的银行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银行发展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这一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而言更强;缩短银企距离、促进同业竞争和强化关系融资是银行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主要渠道;进一步的生存分析发现,银行发展显著延长了企业创新持续时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长石 姜廷廷 刘晨晖
本文基于2003—2015年全国工商企业注册信息数据与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将城市商业银行视为中小银行代表,以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与网点扩张作为外生冲击,实证检验中小银行对科技企业进入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本地城市商业银行还是跨区经营城市商业银行,均有助于促进科技企业进入;本地城市商业银行与跨区经营城市商业银行促进科技企业进入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其中,本地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提升信贷可得性与地方政府扶持配套促进科技企业进入,跨区经营城市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市场竞争促进科技企业进入。进一步的异质性影响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制造业)规模更大以及行政级别更高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促进科技企业进入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本文的研究加深了对中小银行与科技企业进入之间关系的理解,为更好地发挥中小银行促进科技企业进入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中小银行 科技企业进入 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龙志能 李万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当下各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尚在的现实情境,基于“润泽实体”和“加剧虚拟”的竞争性视角,本文考察放松银行准入管制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显著加剧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且上述效应在民营企业及规模较小企业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当企业主业利润空间较小时,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越强;区分金融资产投资结构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回报率较高的长期金融资产促进作用更强,结果支持了利润追逐动机。此外,研究发现企业将获得的信贷资金投资于金融资产挤出了实业投资,从而导致未能有效润泽实体经济发展。本文为评估银行管制放松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影响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并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引导资金有效支持实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龙志能 李万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当下各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尚在的现实情境,基于“润泽实体”和“加剧虚拟”的竞争性视角,本文考察放松银行准入管制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显著加剧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且上述效应在民营企业及规模较小企业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当企业主业利润空间较小时,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越强;区分金融资产投资结构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回报率较高的长期金融资产促进作用更强,结果支持了利润追逐动机。此外,研究发现企业将获得的信贷资金投资于金融资产挤出了实业投资,从而导致未能有效润泽实体经济发展。本文为评估银行管制放松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影响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并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引导资金有效支持实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雷立钧 刘泰
面对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规范的现实,董事长、行长等高管的行为是否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创新产生影响?运用高层梯队理论,考察了40家有完整数据的城市商业银行2010-2013年董事长、行长等高管年龄、学历、任职年限、职业经历等背景特征与城商行风险管理、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年龄与不良贷款率呈倒U型关系,与创新能力呈负向关系;高管学历只和同业资产占比呈正向关系;高管任职年限与不良贷款率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呈倒U型关系,与同业资产占比呈负向关系;高管以前在其他银行工作的经历与不良贷款率和同业资产占比呈正向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颖 刘鑫然
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表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指标,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指标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与其社会责任报告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高,银行绩效与之存在的正相关关系越显著;相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越低,银行绩效与之存在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同时还发现了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商业银行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关系有差别。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银行绩效 总资产收益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张金林 董小凡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测度2011—2019年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企业内外部资源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效率三方面的整体提升。通过工具变量及双重差分检验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影响企业内部资源;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降低供应链集中度与扩展企业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外部资源,从而驱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成长期企业、数字经济禀赋高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的地区企业中效果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驱动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翟胜宝 许浩然 唐玮 高康 曹蕾
本文检验了银行关联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关联企业比非银行关联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同时,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银行关联更加有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银行关联表现为银行持股企业或企业聘请具有银行背景的高管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银行关联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本文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为理解银行关联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监管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银行关联 贷款融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乐远 毛其淋
中国政府将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提高进口质量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深入分析了银行竞争对企业进口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扩大,传导渠道为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规模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对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信息不透明企业及消费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口。此外,银行竞争还显著促进了进口高质量发展,包括促进了进口多样化和提高了进口质量,以及延长了进口持续期。本研究不但从新的角度诠释了中国进口快速发展的动因,而且对下一步银行业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慧平 丁怡帆
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要素,其有效配置在塑造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带来的金融供给服务改善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即企业周围分布的银行网点数量越多,劳动力投资效率越高;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信贷可得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促进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在民营、抵押物价值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分割程度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商业银行网点扩张通过改善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发挥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和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康宁
基于中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考察进口扩张对企业与行业内领先企业之间数字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扩张可有效助力企业缩短与领军企业的数字技术距离。该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以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差距重新测度数字技术距离、处理样本选择偏误等方法进行再次检验后依然稳健。进口扩张的异质性影响渠道和对领军企业数字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渠道是其中的内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进口扩张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激烈竞争环境企业以及优良创新环境企业跨越数字鸿沟的促进作用更强。此结论为中国以主动扩大进口助力企业跨越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平衡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进口扩张 企业数字化 数字鸿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