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31.227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312)
2022(3794)
2021(3839)
2020(3209)
2019(7440)
2018(7406)
2017(14567)
2016(8105)
2015(9431)
2014(9640)
2013(9505)
2012(9241)
2011(8150)
2010(8467)
2009(8146)
2008(8557)
2007(8184)
2006(7538)
2005(7382)
2004(6715)
作者
(23857)
(19618)
(19493)
(18954)
(12586)
(9581)
(9110)
(7541)
(7505)
(7453)
(6774)
(6758)
(6376)
(6325)
(6252)
(6059)
(5954)
(5790)
(5672)
(5562)
(5083)
(4845)
(4613)
(4516)
(4493)
(4474)
(4458)
(4410)
(4089)
(3942)
学科
(29775)
经济(29731)
管理(22463)
(20207)
(17628)
银行(17483)
(17150)
企业(17150)
(16260)
(16159)
(13356)
贸易(13344)
(12988)
方法(12619)
(10986)
制度(10982)
(10977)
业务(10594)
数学(10578)
(10560)
数学方法(10319)
(9965)
金融(9965)
中国(9632)
银行制(9104)
(8216)
(7910)
出口(7901)
出口贸易(7901)
业经(6532)
机构
大学(115527)
学院(113362)
(46707)
经济(45505)
中国(40858)
管理(39575)
研究(38756)
理学(31502)
理学院(31144)
管理学(30491)
管理学院(30293)
(26735)
(25791)
(22662)
科学(22121)
银行(21732)
(20690)
(20327)
(20224)
(19984)
中心(19885)
财经(19831)
(17832)
研究所(17752)
北京(16965)
(16712)
农业(15577)
经济学(15196)
财经大学(14552)
(14421)
基金
项目(62433)
科学(47843)
研究(46244)
基金(45069)
(38548)
国家(38218)
科学基金(32053)
社会(28762)
社会科(27242)
社会科学(27234)
(23105)
基金项目(22563)
教育(21367)
资助(20563)
自然(20066)
自然科(19619)
自然科学(19616)
(19472)
自然科学基金(19257)
编号(18834)
成果(17322)
(14324)
重点(13850)
课题(13275)
(12744)
(12577)
教育部(12459)
大学(12240)
(12105)
项目编号(11861)
期刊
(58007)
经济(58007)
研究(42675)
(31000)
金融(31000)
中国(27666)
(22296)
(19403)
学报(18056)
管理(16410)
科学(15271)
大学(14048)
教育(13330)
学学(12991)
财经(11055)
农业(10921)
(10158)
国际(9665)
(9399)
技术(8971)
经济研究(8681)
业经(8663)
问题(8228)
理论(7517)
实践(6746)
(6746)
农村(6320)
(6320)
图书(6269)
世界(5868)
共检索到20672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志华  黄飚  
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之外的一项重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也成为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重要投资渠道之一。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就其信托本质和存款本质及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位和规范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浩  李亚萍  周九云  
目前,保管箱业务已逐步在各商业银行展开,并成为一项新的中间业务。由于保管箱业务的实务会涉及一系列法律问题,如对于押租、保管箱合同是否拥有置留权、保管箱失窃、逾期以及法院是否能对保管箱采取强制措施等都没有相关的法律界定。因此,建议修改相应的法律和对银行新业务进行立法的规范管理,以促进保管箱业务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江鸿  郑宏韬  黄旭  
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法律依据整体上缺乏明确性和统一性,导致在业务实践中产生一些未决问题。从法律依据、法律主体以及权利义务来看,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法律关系做统一定性存在障碍。在以托管人作为当事方而签署的协议中,主要依据当事方主体构成特征,可将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分为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从现有法律环境出发,除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为信托关系外,其余托管业务宜界定为受国家干预的委托关系。商业银行托管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与托管人独立性问题相关的法律风险、托管人监督职责问题引发的法律风险和关联关系引发的法律风险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露  杨勇  
2005年我国正式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督治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治理指引》,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活动作出法律规范。但经过多年发展,仍然存在多项有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本文从个人理财业务流程出发,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世平  
近年来,受资金紧张、贷存比指标考核等压力的影响,商业银行高息揽储行为有重新抬头的态势。本文首先从内、外部两个层面剖析了商业银行高息揽存的产生原因,接着分析了商业银行高息揽存行为的行政法律、民事法律、经济法律关系,认为高息揽存危害了金融和社会秩序,应当界定为违法行为,我国既要着眼于现有体制分析高息揽存的成因、制定治理对策,又要基于我国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背景探讨应对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近年来,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收费行为频频引起社会公众的反对和质疑。部分定价收费行为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和谐金融消费关系的构建,损害了中国银行业的声誉,也拷问着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业已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面临的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目前,从营销学角度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问题开展了很多研究,但从法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事实上,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领域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立法、政府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公众的法律意识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规范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定价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王宝刚  马运全  
银行收取服务费是市场经济规律的重要体现,加强监管是基于现实的必然选择。收费的核心问题是要合理界定政府和银行在服务定价中的权力范围,在定价上应当逐渐减少政府干预,以银行自主定价为主导并辅以适度监管。金融服务收费的规范必须通过加快立法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朱涛  
独立担保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虽然其独立性一直备受争议,但随着跨国贸易的日益频繁,其适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目前,我国只承认商业银行在涉外领域开展独立担保相关业务,对国内的独立担保业务却不予肯定。通过对独立担保制度的理论分析,追溯商业银行独立担保的域外发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担保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在借鉴各国和国际组织关于独立担保的法律法规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商业银行独立担保制度的完善和《独立担保法》的制定提供合理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学岗  张立纳  王金利  
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多方面推行了中间业务服务收费,如跨行取款收手续费、小额账户收管理费、借记卡收年费、跨行查询收费等等,但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推出,往往引起极大的争议,甚至有部分银行被告上法庭,也有人大代表提出银行收费违法的提案等。到底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是否合法,该如何依法推进中间业务发展?值得分析与破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成龙  
当前银行集团授信业务虽然有利于拓展优质客户 ,但其法律上的风险仍不容忽视。本文对此做了详尽的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海军  田树亮  
投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介入资本市场进行综合化经营的突破口,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投资银行业务在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方面的重要性,大都组建投资银行部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经过几年的探索,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康灵  谭芳丽  
在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和新型投行业务中越来越多地发生因信贷资产转让而引发的不动产物权转让的案例。商业银行在业务实际中经常遇到不动产物权转让的三个问题:一是不动产担保物权发生转让后,受让人是否一定要进行担保物权登记;二是抵押物被消灭,在该抵押物上原设定的抵押权是否可以转让;三是抵押物被依法处分或者存在司法争议,其上享有抵押权的抵押权人是否可以转让该抵押权。这些问题既是理论界关注的问题,也是银行经营活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目前理论界的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敏  
问题一:同一银行不同分支行之间是否可以行使抵销权《商业银行法》第22条规定:"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依法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实践中,不少银行为了绕开这一抵销权主体上的法律障碍,往往通过"债权转让"的方式来行使抵销权。具体操作方式为:甲支行先将其对客户享有的贷款债权转让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