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7)
2023(11148)
2022(9890)
2021(9579)
2020(8037)
2019(18965)
2018(18673)
2017(36599)
2016(19842)
2015(22415)
2014(22605)
2013(22502)
2012(20302)
2011(17912)
2010(17841)
2009(16213)
2008(16143)
2007(13860)
2006(12085)
2005(10472)
作者
(55714)
(45924)
(45762)
(43698)
(29128)
(22171)
(21067)
(18232)
(17528)
(16518)
(15865)
(15299)
(14647)
(14318)
(14210)
(14080)
(13924)
(13699)
(13179)
(12868)
(11324)
(11239)
(11061)
(10462)
(10388)
(10355)
(10203)
(10196)
(9314)
(9108)
学科
(73698)
经济(73619)
管理(63035)
(58259)
(50106)
企业(50106)
方法(37602)
数学(32676)
数学方法(32311)
(31117)
(21432)
(21315)
(19767)
银行(19620)
中国(19161)
(18231)
(16660)
业经(16640)
财务(16598)
财务管理(16546)
地方(15949)
企业财务(15717)
(15570)
(14404)
贸易(14393)
(13892)
(13448)
制度(13434)
(13260)
金融(13259)
机构
大学(271411)
学院(270158)
管理(114013)
(104621)
经济(102225)
理学(99074)
理学院(98076)
管理学(96568)
管理学院(96102)
研究(84614)
中国(69389)
(57655)
(55953)
科学(53349)
(42927)
(42101)
财经(41515)
业大(40415)
中心(39848)
(38776)
研究所(38191)
(37634)
北京(36388)
农业(33844)
(33725)
师范(33457)
(32307)
财经大学(30869)
(30841)
经济学(30013)
基金
项目(187218)
科学(146596)
研究(137089)
基金(135527)
(116736)
国家(115775)
科学基金(100429)
社会(84842)
社会科(80471)
社会科学(80445)
(73469)
基金项目(73112)
自然(66461)
自然科(64899)
自然科学(64885)
自然科学基金(63685)
教育(62449)
(61185)
编号(56514)
资助(56451)
成果(44912)
(41280)
重点(41000)
(39050)
(38379)
课题(37894)
创新(36296)
科研(36121)
教育部(35454)
项目编号(35372)
期刊
(110521)
经济(110521)
研究(82823)
中国(49438)
(46644)
学报(40707)
管理(39661)
(37655)
科学(37480)
(33246)
金融(33246)
大学(30857)
学学(29067)
教育(26763)
农业(25375)
技术(22714)
财经(19850)
业经(18824)
经济研究(17545)
(16571)
理论(15045)
实践(14125)
(14125)
问题(14088)
图书(13967)
技术经济(13393)
科技(13358)
(13333)
财会(13060)
商业(12294)
共检索到396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敏  王增武  赵湘莲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复杂现状,建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3家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为样本,从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对理财产品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理财产品市场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奇芬  郭鑫鑫  
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而银行理财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与"存,贷,汇"并列的第四大收入支柱。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个人理财业务也被银行业普遍看好,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市场也面临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差较大的原因有哪些?对于银行业来说,怎样合理的估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何建立合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宏泉  巩菲  谢晓红  郑佳梅  
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银行理财产品在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理财产品的绩效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对象。本文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80家中、外资商业银行2004-2011年间发行的1万多只非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产品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于中资银行、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在所有理财产品中,外资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最高;理财产品的特性、投资对象、投资模式和市场环境也会对其收益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商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多挂钩利率、汇率、商品期货;非保本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是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外币产品境遇不乐观。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发行银行信用、是否保本、是否外币投资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正相关;低发行银行信用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高发行银行信用;不保本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保本产品;外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不能准确预测投资标的、收益是否固定、银行能否提前终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灿贞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重要收益来源,但由于理财产品种类繁多、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零值现象的机率不断上升。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的客观因素,并在阐述结构性存款收益风险特征之后,提出一些评价指标,从而在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金储一秀  袁亚凯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关系的拉近,越来越多的新兴金融衍生品进入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早已不满足于仅仅经营资产与负债业务获取收益,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目标,通过理财产品的发售,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收益。但是,就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来看,即使是相对比较规范的大型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理财产品的不当处理既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又影响了银行的声誉,严重影响了理财产品市场在国内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理财市场现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和完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国内理财市场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从海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有明显的金融创新本土化的特征,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已经成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流产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普通家庭的财富观念。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兴起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分析,部分解释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婉琼  
2017年11月17日发布的资管新规中指出了金融机构开展的保本类理财不属于资管业务,但是根据理财登记机构统计保本型产品存续余额仍占全部理财产品23.78%的比例,表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仍旧存在且占比较大,保本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业务仍有重要意义。根据Wind数据库披露的商业银行报表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金融机构对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众多,因此降低了保本理财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利于投资者做出相关经济决策。文章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保本理财核算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统一口径提高保本理财的信息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勇  王东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扩大,研究其收益率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以2008—2014年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研究对象,以Vasicek模型、CIR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受到银行存款利率的约束,但已突破了人民币存款利率管制;短期限理财产品价格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冲动性;长期限理财产品的定价机制趋于稳定。建议应对商业银行理财市场进行市场化引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千红  何林立  宋宛霖  
本文从银行理财的内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入手,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期间商业银行发布的105637个个人理财产品,筛选出24728个样本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tata 11.2、EviEwS6.0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理财产品的投资币种、委托期、委托起始金额与其收益率呈正相关,委托金额递增单位与其收益率呈负相关;理财产品发行银行的综合实力和理财产品保本与否都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中,需求侧的个人投资在选择理财产品的市场敏感度提升,提示供给侧的商业银行要运用"胜过"市场能力的科学分析和预测,拆分组合各类影响收益率的因素,开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乐千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涉及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全部45258个理财产品数据,从总体趋势、发行银行"成分"结构趋势、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币种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品种趋势,以及合并分类趋势多视角,较为全面地、细致地实证考察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规律性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理财业务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永利  王婧  
随着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理财产品关联交易问题日益突出,对其实施监管很有必要。本文借鉴国内外针对基金、信托等资产管理产品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指出对于理财产品关联交易,应通过建立理财产品投资者同意制度、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当关联交易的投资者救济机制等监管措施,切实保护理财产品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保障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云祥  
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综合理财产品具有储蓄、信托和委托代理三类不同的性质,而不仅仅是银监会所定义的委托代理一种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因理财性质不同所形成的商业银行对客户相互矛盾的理财行为、双方风险与收益的博弈关系以及产生的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建坤  范俊林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变化导致存款余额的相应变动,使得针对现金和存款进行统计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受到影响,但并非是"理财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减少"或者"理财减少=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简单关系。表内理财产品对现行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并不产生影响,而表外理财产品是否影响广义货币供应量,则取决于其资金运用方向,影响主要体现在理财资金可能滞留在金融体系内部(体现为同业存款),从而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失真。受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现行广义货币供应量明显低估,通过资金运用方向的估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算出货币供应量的实际变动趋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艺群  
一、概述个人理财产品属于银行的综合理财服务,具体来讲,理财产品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如今,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创新方向为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和产品组合的动态化,并拓展到更广领域的投资。根据2011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分析报告,2011年上半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