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9)
- 2023(4278)
- 2022(3504)
- 2021(3476)
- 2020(3050)
- 2019(6822)
- 2018(6432)
- 2017(13114)
- 2016(6927)
- 2015(7869)
- 2014(8085)
- 2013(8085)
- 2012(7311)
- 2011(6262)
- 2010(6410)
- 2009(6116)
- 2008(6760)
- 2007(5935)
- 2006(5140)
- 2005(4869)
- 学科
- 业(25113)
- 管理(24183)
- 财(22560)
- 济(20929)
- 经济(20896)
- 企(18923)
- 企业(18923)
- 银(17758)
- 银行(17613)
- 制(16360)
- 行(16225)
- 度(12087)
- 制度(12086)
- 财政(11970)
- 方法(11553)
- 险(10815)
- 保险(10724)
- 业务(10433)
- 数学(10269)
- 务(10258)
- 财务(10255)
- 数学方法(10217)
- 财务管理(10207)
- 融(9927)
- 金融(9927)
- 中国(9919)
- 农(9826)
- 企业财务(9746)
- 政(9554)
- 银行制(8740)
- 机构
- 学院(89089)
- 大学(88628)
- 济(38978)
- 经济(38102)
- 管理(35833)
- 中国(33445)
- 财(32391)
- 理学(29133)
- 理学院(28913)
- 管理学(28598)
- 管理学院(28441)
- 研究(25703)
- 财经(20799)
- 银(20775)
- 银行(19850)
- 经(18790)
- 行(18466)
- 京(18258)
- 财经大学(15435)
- 江(15106)
- 融(14667)
- 农(14611)
- 中心(14524)
- 金融(14441)
- 科学(13022)
- 所(12837)
- 经济学(12584)
- 州(12128)
- 北京(12002)
- 人民(11762)
- 基金
- 项目(50705)
- 科学(39332)
- 基金(37868)
- 研究(37682)
- 家(31349)
- 国家(31112)
- 科学基金(27431)
- 社会(24541)
- 社会科(23288)
- 社会科学(23278)
- 基金项目(19479)
- 省(18609)
- 自然(17384)
- 资助(17103)
- 自然科(17000)
- 自然科学(16994)
- 自然科学基金(16712)
- 教育(16587)
- 编号(15122)
- 划(15066)
- 成果(12552)
- 部(11807)
- 性(11154)
- 重点(10821)
- 教育部(10509)
- 制(10412)
- 人文(10382)
- 创(10224)
- 科研(10111)
- 国家社会(10088)
共检索到159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金储一秀 袁亚凯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关系的拉近,越来越多的新兴金融衍生品进入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早已不满足于仅仅经营资产与负债业务获取收益,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目标,通过理财产品的发售,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收益。但是,就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来看,即使是相对比较规范的大型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理财产品的不当处理既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又影响了银行的声誉,严重影响了理财产品市场在国内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理财市场现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和完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国内理财市场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李志强 赖劲宇 熊松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规模和客户基础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零利率、负利率甚至清盘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银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投资者的基本利益也得不到保障。文章详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法律法规的演变,并从进一步完善监管法规、加强投资者自身教育以及强化理财产品托管机制入手,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防范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理财产品 投资者保护 风险防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晓敏
本文针对当前理财产品品种不断丰富、规模急剧上升的实际,分析理财产品存在的洗钱风险隐患及制约理财产品反洗钱水平提升的瓶颈,在工作机制、风险控制等方面寻求办法,切实解决理财产品中反洗钱风险管理存在的机制不畅、被动性和难识别等问题。为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洗钱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理财产品 洗钱风险 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晓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势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从2010年不足1万猛增至2014年的5.2万。银行发展理财业务不仅有助于优化自身的业务结构,而且也为居民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增加了居民财富性收入。本文利用人民银行理财信托系统数据,结合当地银行理财业务情况,通过分析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 理财 风险防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业欣 刘俊新
信誉较好、银行发行、收益率超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自面世后就深受大众喜爱和追捧。虽然受近年来整体经济下行、金融脱媒、存贷款利率下调、证券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年均增长率仍保持在50%左右,是大多数稳健投资者的不二选择。本文在全面解构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理财产品风险防控的具体建议,并为客户投资理财提供较为合理的选择思路。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投资选择 风险防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东
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的逐年递增,利用理财产品进行质押融资在一些银行也开始广泛出现,为了降低这种新型融资方式带来的风险,文章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着手,指出通过理财产品进行质押融资的风险因素情况,最后提出了防范对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质押融资 风险 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疏影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蓬勃发展,其融资功能逐渐呈现。我国法律并未明确将其纳入到权利质押的出质范围,立法的缺失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业务置于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中,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由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具备了权利质权的法律构成要件,可运用类推适用的方式将其纳入到物权法权利质押体系中,并采用适合的公示方式,以保护商业银行和担保债权人的法律权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宏昌
近年来,理财业务中商业银行与金融消费者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从金融消费者和商业银行两个层面对理财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对商业银行如何防范理财业务风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商业银行顺利开展理财业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谐怡 包长河
近年来,在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传统理财产品监管逐步加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推出以企业所拥有的特定资产或特定资产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产品结束时通过其出让企业回购,或第三方机构收购上述特定资产或特定资产收益权,实现投资退出的新型理财产品,即资产收益权类理财产品。由于该产品允许基础资产与抵质押物、基础资产收益与还款来源、产品期限与资产期限错配,在客户准入、基础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边 刘莉亚 陈垠帆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理财业务的高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累积了大量的风险,但无论是监管层、业界还是学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理财产品驱动因素以及其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上,忽略了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风险累积及其对资本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境内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据,从股价崩盘的角度研究其对银行自身股价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会带来自身股价崩盘风险,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越大,其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监管压力和理财产品刚性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建议:相关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监管考核压力较大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淡化预期收益概念,并落实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更多地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敏 王增武 赵湘莲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复杂现状,建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3家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为样本,从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对理财产品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理财产品市场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理财产品 绩效评价 收益 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奇芬 郭鑫鑫
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而银行理财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与"存,贷,汇"并列的第四大收入支柱。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个人理财业务也被银行业普遍看好,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市场也面临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差较大的原因有哪些?对于银行业来说,怎样合理的估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何建立合理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 投资绩效 理财管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商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多挂钩利率、汇率、商品期货;非保本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是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外币产品境遇不乐观。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发行银行信用、是否保本、是否外币投资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正相关;低发行银行信用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高发行银行信用;不保本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保本产品;外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不能准确预测投资标的、收益是否固定、银行能否提前终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从海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有明显的金融创新本土化的特征,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已经成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流产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普通家庭的财富观念。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兴起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分析,部分解释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供给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婉琼
2017年11月17日发布的资管新规中指出了金融机构开展的保本类理财不属于资管业务,但是根据理财登记机构统计保本型产品存续余额仍占全部理财产品23.78%的比例,表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仍旧存在且占比较大,保本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业务仍有重要意义。根据Wind数据库披露的商业银行报表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金融机构对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众多,因此降低了保本理财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利于投资者做出相关经济决策。文章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保本理财核算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统一口径提高保本理财的信息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