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6)
2023(6983)
2022(6195)
2021(5956)
2020(5329)
2019(12634)
2018(12340)
2017(24734)
2016(13533)
2015(15528)
2014(15886)
2013(15968)
2012(14929)
2011(13293)
2010(13480)
2009(12727)
2008(13321)
2007(12160)
2006(10359)
2005(9420)
作者
(39149)
(32848)
(32797)
(31548)
(20651)
(15712)
(15279)
(12798)
(12238)
(11767)
(10980)
(10928)
(10518)
(10440)
(10299)
(10290)
(10218)
(9742)
(9509)
(9373)
(8071)
(8055)
(7996)
(7524)
(7455)
(7422)
(7381)
(7321)
(6633)
(6572)
学科
(53610)
经济(53550)
管理(42981)
(40989)
(33086)
企业(33086)
方法(28849)
(28279)
数学(25681)
数学方法(25506)
(19407)
(18643)
银行(18498)
(18428)
(17112)
(14198)
财务(14182)
财务管理(14131)
中国(14037)
企业财务(13440)
(13118)
制度(13113)
(12969)
贸易(12961)
财政(12814)
(12491)
(11765)
金融(11763)
地方(10833)
(10619)
机构
大学(193422)
学院(192668)
(81977)
经济(80291)
管理(76165)
理学(65221)
理学院(64563)
管理学(63638)
管理学院(63279)
研究(61277)
中国(54926)
(47533)
(40082)
科学(36902)
(36636)
财经(33981)
(31947)
(30642)
中心(30464)
(30276)
农业(29259)
业大(28905)
研究所(28515)
经济学(25663)
北京(25189)
财经大学(24984)
(23940)
经济学院(23423)
(22885)
(22449)
基金
项目(121544)
科学(94903)
基金(89109)
研究(87441)
(76735)
国家(76119)
科学基金(65255)
社会(55070)
社会科(52237)
社会科学(52216)
基金项目(47738)
(47091)
自然(42819)
自然科(41847)
自然科学(41834)
自然科学基金(41118)
教育(40402)
(39250)
资助(37510)
编号(35969)
成果(29382)
(27943)
重点(26990)
(25028)
(24895)
科研(24093)
教育部(23981)
课题(23652)
人文(23429)
创新(23326)
期刊
(87676)
经济(87676)
研究(60297)
(42636)
中国(36590)
(32376)
(31708)
金融(31708)
学报(29666)
科学(26306)
管理(25064)
大学(22277)
学学(21231)
农业(19957)
财经(17827)
(14994)
技术(14953)
经济研究(14807)
业经(14759)
教育(14044)
问题(12071)
(11012)
理论(10994)
财会(10781)
(10280)
商业(10210)
会计(10149)
实践(10037)
(10037)
技术经济(9992)
共检索到295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云祥  
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综合理财产品具有储蓄、信托和委托代理三类不同的性质,而不仅仅是银监会所定义的委托代理一种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因理财性质不同所形成的商业银行对客户相互矛盾的理财行为、双方风险与收益的博弈关系以及产生的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从海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有明显的金融创新本土化的特征,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已经成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流产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普通家庭的财富观念。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兴起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分析,部分解释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贾志丽  程锐  
本文针对当前理财产品出现的"类基金"性质,比较商业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与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的类似之处,分析了二者在发行机构、发行目的、适用法律、投资方面、风险及监管等方面的不同,并据此得出了监管方面的几点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艺群  
一、概述个人理财产品属于银行的综合理财服务,具体来讲,理财产品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如今,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创新方向为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和产品组合的动态化,并拓展到更广领域的投资。根据2011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分析报告,2011年上半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郝悦  杜跃平  
在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的内涵、特点、作用等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银行间品牌营销、银行与顾客投资选择的博弈分析模型。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经定量计算得到了银行理财产品品牌对顾客选择的影响程度。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的现状与环境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品牌营销存在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永利  
法律性质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核心问题,监管部门对其认定的模糊及自相矛盾已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并正阻碍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清晰界定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已迫在眉睫。要准确界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就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界定法律性质的需要出发,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类,根据银行与客户在理财产品中的权利义务等特征,对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具体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良凯  黄登仕  
本文以银行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为样本,对影响理财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商业银行营销行为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营销短消息的发送次数、客户经理的客户管理幅度、金融产品的交叉覆盖度和管理的个人账户金融资产日均余额,是影响银行理财产品购买人数的主要因素,营销短消息的发送次数越多、客户管理幅度越大、产品交叉覆盖度越高,购买理财产品的人数就越多,管理的个人账户金融资产日均余额负向影响理财产品的购买行为。目标客户总量和其他理财渠道渗透率对理财产品购买人数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金储一秀  袁亚凯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关系的拉近,越来越多的新兴金融衍生品进入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早已不满足于仅仅经营资产与负债业务获取收益,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目标,通过理财产品的发售,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收益。但是,就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来看,即使是相对比较规范的大型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理财产品的不当处理既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又影响了银行的声誉,严重影响了理财产品市场在国内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理财市场现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和完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国内理财市场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敏  王增武  赵湘莲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复杂现状,建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3家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为样本,从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对理财产品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理财产品市场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奇芬  郭鑫鑫  
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而银行理财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与"存,贷,汇"并列的第四大收入支柱。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个人理财业务也被银行业普遍看好,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市场也面临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差较大的原因有哪些?对于银行业来说,怎样合理的估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何建立合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商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多挂钩利率、汇率、商品期货;非保本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是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外币产品境遇不乐观。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发行银行信用、是否保本、是否外币投资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正相关;低发行银行信用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高发行银行信用;不保本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保本产品;外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不能准确预测投资标的、收益是否固定、银行能否提前终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婉琼  
2017年11月17日发布的资管新规中指出了金融机构开展的保本类理财不属于资管业务,但是根据理财登记机构统计保本型产品存续余额仍占全部理财产品23.78%的比例,表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仍旧存在且占比较大,保本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业务仍有重要意义。根据Wind数据库披露的商业银行报表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金融机构对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众多,因此降低了保本理财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利于投资者做出相关经济决策。文章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保本理财核算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统一口径提高保本理财的信息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李志强  赖劲宇  熊松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规模和客户基础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零利率、负利率甚至清盘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银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投资者的基本利益也得不到保障。文章详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法律法规的演变,并从进一步完善监管法规、加强投资者自身教育以及强化理财产品托管机制入手,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防范问题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鹏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普遍存在产品层次较低、同质化严重以及忽视风险控制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细分市场并增加产品差异性,加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在向零售银行的战略转型中增强理财业务的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昕琦  
理财纠纷法律问题分析2013年以来,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利益界定不清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法律方面的风险。目前,理财纠纷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第一,预期收益纠纷型;第二,私自代售型;第三,银保理财产品纠纷型。目前,对于相关法律问题,我国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