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5)
2023(7739)
2022(6763)
2021(6496)
2020(5810)
2019(13826)
2018(13424)
2017(27197)
2016(14705)
2015(16847)
2014(17317)
2013(17591)
2012(16351)
2011(14563)
2010(14810)
2009(14202)
2008(14974)
2007(13581)
2006(11789)
2005(10692)
作者
(42654)
(35838)
(35644)
(34490)
(22663)
(17102)
(16807)
(13874)
(13431)
(12799)
(12004)
(11859)
(11491)
(11414)
(11203)
(11113)
(10987)
(10553)
(10345)
(10152)
(8877)
(8755)
(8752)
(8189)
(8143)
(8052)
(8028)
(7984)
(7222)
(7154)
学科
(62006)
经济(61955)
管理(49256)
(47543)
(38893)
企业(38893)
方法(32373)
(31114)
数学(29007)
数学方法(28815)
(20311)
(19433)
(19328)
银行(19288)
(17873)
(16650)
财务(16633)
财务管理(16582)
企业财务(15845)
中国(15810)
(13971)
贸易(13963)
(13468)
(13408)
制度(13402)
财政(13123)
(13101)
金融(13099)
地方(12043)
业经(11568)
机构
大学(214046)
学院(213173)
(93045)
经济(91180)
管理(84409)
理学(72124)
理学院(71421)
管理学(70456)
管理学院(70044)
研究(68110)
中国(60213)
(53479)
(43923)
科学(39627)
财经(38665)
(37513)
(35412)
(34848)
中心(33019)
(32990)
研究所(31411)
业大(30332)
农业(29876)
经济学(29068)
财经大学(28504)
北京(27909)
经济学院(26450)
(26391)
(24325)
(24282)
基金
项目(132059)
科学(103190)
基金(96887)
研究(95786)
(83018)
国家(82335)
科学基金(70768)
社会(60524)
社会科(57544)
社会科学(57519)
基金项目(51503)
(50754)
自然(46091)
自然科(45042)
自然科学(45028)
自然科学基金(44253)
教育(44234)
(42349)
资助(41466)
编号(39071)
成果(31944)
(30560)
重点(29266)
(27202)
(27202)
教育部(26494)
科研(26056)
课题(25901)
人文(25838)
创新(25355)
期刊
(100999)
经济(100999)
研究(68056)
(47567)
中国(39141)
(34615)
金融(34615)
(33066)
学报(31217)
管理(29216)
科学(27888)
大学(23698)
学学(22563)
农业(20339)
财经(20279)
(17140)
经济研究(17019)
技术(16924)
业经(16448)
教育(15078)
问题(14023)
(12938)
财会(12074)
理论(11654)
技术经济(11515)
(11460)
商业(11456)
国际(11246)
会计(11179)
统计(10585)
共检索到329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郝悦  杜跃平  
在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的内涵、特点、作用等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银行间品牌营销、银行与顾客投资选择的博弈分析模型。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经定量计算得到了银行理财产品品牌对顾客选择的影响程度。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的现状与环境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品牌营销存在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从海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有明显的金融创新本土化的特征,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已经成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流产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普通家庭的财富观念。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兴起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分析,部分解释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业欣  刘俊新  
信誉较好、银行发行、收益率超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自面世后就深受大众喜爱和追捧。虽然受近年来整体经济下行、金融脱媒、存贷款利率下调、证券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年均增长率仍保持在50%左右,是大多数稳健投资者的不二选择。本文在全面解构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理财产品风险防控的具体建议,并为客户投资理财提供较为合理的选择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云祥  
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综合理财产品具有储蓄、信托和委托代理三类不同的性质,而不仅仅是银监会所定义的委托代理一种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因理财性质不同所形成的商业银行对客户相互矛盾的理财行为、双方风险与收益的博弈关系以及产生的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艺群  
一、概述个人理财产品属于银行的综合理财服务,具体来讲,理财产品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如今,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创新方向为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和产品组合的动态化,并拓展到更广领域的投资。根据2011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分析报告,2011年上半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裴亚洲  
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一一阳光理财B计划,采用预期收益率形式,面向普通零售客户发行,标志着中国银行理财业务正式开启。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存款的高收益,使之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之后十二年间,以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为背景,以银行利率市场化为契机,银行理财产品爆发性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末,418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年末存续共计53163款理财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裴亚洲  
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一一阳光理财B计划,采用预期收益率形式,面向普通零售客户发行,标志着中国银行理财业务正式开启。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存款的高收益,使之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之后十二年间,以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为背景,以银行利率市场化为契机,银行理财产品爆发性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末,418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年末存续共计53163款理财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灿贞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重要收益来源,但由于理财产品种类繁多、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零值现象的机率不断上升。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的客观因素,并在阐述结构性存款收益风险特征之后,提出一些评价指标,从而在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左鹏飞  高志峰  
采用选择实验法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投资者风险态度异质性对其选择偏好的影响,以及风险态度对投资者选择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起购金额、期限和收益类型三个属性的偏好存在异质性,而对发行银行和收益率偏好的异质性不显著;异质风险态度的投资者通过对理财产品特征属性不同偏好产生的效用大小来决定其投资选择行为。对理财产品市场领域的投资者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能更好地了解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同时也能为理财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金储一秀  袁亚凯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业与世界金融关系的拉近,越来越多的新兴金融衍生品进入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早已不满足于仅仅经营资产与负债业务获取收益,理财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目标,通过理财产品的发售,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收益。但是,就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来看,即使是相对比较规范的大型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理财产品的不当处理既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又影响了银行的声誉,严重影响了理财产品市场在国内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理财市场现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作了一系列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和完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国内理财市场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敏  王增武  赵湘莲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复杂现状,建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3家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为样本,从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对理财产品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理财产品市场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奇芬  郭鑫鑫  
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而银行理财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与"存,贷,汇"并列的第四大收入支柱。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个人理财业务也被银行业普遍看好,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市场也面临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差较大的原因有哪些?对于银行业来说,怎样合理的估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何建立合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商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多挂钩利率、汇率、商品期货;非保本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是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外币产品境遇不乐观。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发行银行信用、是否保本、是否外币投资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正相关;低发行银行信用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高发行银行信用;不保本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保本产品;外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不能准确预测投资标的、收益是否固定、银行能否提前终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婉琼  
2017年11月17日发布的资管新规中指出了金融机构开展的保本类理财不属于资管业务,但是根据理财登记机构统计保本型产品存续余额仍占全部理财产品23.78%的比例,表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仍旧存在且占比较大,保本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业务仍有重要意义。根据Wind数据库披露的商业银行报表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金融机构对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方法众多,因此降低了保本理财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利于投资者做出相关经济决策。文章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保本理财核算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统一口径提高保本理财的信息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李志强  赖劲宇  熊松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规模和客户基础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零利率、负利率甚至清盘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银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投资者的基本利益也得不到保障。文章详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法律法规的演变,并从进一步完善监管法规、加强投资者自身教育以及强化理财产品托管机制入手,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防范问题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