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5)
2023(6909)
2022(5739)
2021(5344)
2020(4528)
2019(10444)
2018(10024)
2017(20702)
2016(11047)
2015(12273)
2014(12309)
2013(12400)
2012(11815)
2011(10742)
2010(10786)
2009(9910)
2008(10268)
2007(9144)
2006(7942)
2005(7271)
作者
(33301)
(27716)
(27587)
(26401)
(18316)
(13428)
(12677)
(10692)
(10519)
(10199)
(9894)
(9745)
(9143)
(9073)
(8902)
(8620)
(8209)
(8197)
(8025)
(8024)
(7030)
(6998)
(6839)
(6465)
(6411)
(6305)
(6254)
(5956)
(5753)
(5593)
学科
(50219)
经济(50152)
(31631)
管理(30407)
方法(29795)
数学(27209)
数学方法(27009)
(25786)
企业(25786)
(18688)
银行(18542)
(17256)
(16327)
(13692)
(12772)
金融(12771)
中国(11890)
(10368)
(10017)
制度(10008)
(9901)
业务(9636)
(9105)
财务(9098)
财务管理(9076)
(9022)
贸易(9014)
业经(8927)
企业财务(8831)
(8557)
机构
大学(168005)
学院(163339)
(70495)
经济(69201)
管理(62558)
研究(54491)
理学(54366)
理学院(53723)
管理学(52791)
管理学院(52468)
中国(47627)
(35469)
(34361)
科学(32361)
(30323)
财经(29289)
(27528)
(26952)
中心(26085)
研究所(25223)
(24591)
农业(24401)
经济学(24349)
业大(23966)
财经大学(22517)
经济学院(22344)
(22221)
银行(21248)
北京(21020)
(19969)
基金
项目(111376)
科学(89005)
基金(85650)
研究(76569)
(75356)
国家(74798)
科学基金(64433)
社会(51596)
社会科(49236)
社会科学(49222)
基金项目(44947)
自然(42695)
自然科(41833)
自然科学(41819)
自然科学基金(41137)
(40861)
资助(36678)
教育(36240)
(35523)
编号(27598)
(26534)
重点(25241)
教育部(23188)
(23041)
成果(22945)
国家社会(22619)
(22314)
科研(22085)
人文(21879)
创新(21640)
期刊
(67914)
经济(67914)
研究(50349)
(32421)
金融(32421)
学报(29548)
中国(27423)
(26803)
(25915)
科学(25866)
大学(22289)
管理(21836)
学学(21272)
财经(15923)
农业(15542)
(13466)
经济研究(12141)
教育(12085)
技术(10898)
业经(9595)
问题(9378)
统计(8873)
理论(8806)
(8399)
(8266)
(8225)
(7935)
实践(7901)
(7901)
商业(7865)
共检索到24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传哲  熊美懿  
通过界定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基本含义,从流动性来源及疏导渠道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受外部流动性输入与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多管齐下,从平衡国际收支、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资本市场等多个角度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芳  王妙如  
本文首先分析了1997—2005年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除农业银行外,都存在明显的流动性过剩的情况;然后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有关因素进行传导机制分析,并定量研究了各因素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程度,得出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外汇储备、企业债券发行额和上证指数;最后提出了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金岷  李嘉文  吴非  
本文使用11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有显著影响,但二者作用于银行风险的时间路径和作用存在差异。银行风险之于外部流动性的响应较为迅速,对于内部流动性而言有一定滞后;外部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呈现衰弱周期,而内部流动性的影响则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加强。由此,在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中,应更注重外部流动性的补充,但从长期来看,内部融资流动性才是商业银行风险的基础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金岷  李嘉文  吴非  
本文使用11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有显著影响,但二者作用于银行风险的时间路径和作用存在差异。银行风险之于外部流动性的响应较为迅速,对于内部流动性而言有一定滞后;外部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呈现衰弱周期,而内部流动性的影响则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加强。由此,在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中,应更注重外部流动性的补充,但从长期来看,内部融资流动性才是商业银行风险的基础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积生  戴鉴雄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许多研究。本文另辟蹊径,从商业银行成本收益角度出发,通过对银行体系在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和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的情况进行考察,得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旧面临着流动性过剩问题。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2004年以后才在我国经济领域中明显展露出来的。文章系统考察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产生作用:分业经营体制下存差规模快速扩大;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出现;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冉光和  刘世香  
2002年以来,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凸现。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在对流动性过剩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2001—2007年的月度数据,对流动性过剩与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汇储备增长率和储蓄存款增长率对银行存差增长率都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外汇储备和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加成为促进银行存差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而股票市价总值增长率与银行存差增长率存在着负向的相关关系,股票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缩小银行存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应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买建国  
流动性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商业银行要在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下,对资产与负债结构进行有效地匹配,防范流动性风险,避免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非预期变化产生的流动性问题,使银行面临支付困难或流动性过剩压力。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直是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冯彩  王虎  
流动过剩分为宏观层面流动性过剩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该文研究了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程度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商业银行自身层面以及双顺差、高储蓄、全球流动性过剩等外部视角分析了其产生的综合原因,并分析了商行流动性过剩对于商业银行、货币政策效应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效应。最后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以及政府共同治理的视角,提出了治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都富  
现有的对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多数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事实上,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复杂,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加以实证分析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宏观上的外汇占款过大、居民储蓄率过高等,也包括微观上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相对份额不高、商业银行在经营上过于依赖存贷业务等。因此,既要改革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抑制出口,同时也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消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素华  
中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过于依赖利息收入,对非利息收入业务开发缓慢或者受到限制,是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缺乏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不能充分行使存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造、外资银行进入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规模流入及骨干企业产能资金双重过剩等因素,是引起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存款相对过剩会降低银行经营利润,恶化其资产风险构成。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在强化市场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以及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改善外资经济结构等,有助于缓解中国商业银行存款过剩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博雅  
文章基于城市层面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加入政府干预变量,深入探讨其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城市商业银行创造的流动性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政府干预越强的条件下,流动性创造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越积极;城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造的流动性对城市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经济欠发达城市的政府干预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宇明  曲洪建  张相贤  
本文在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2003年10月~2013年9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逆回购、财政性存款、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保险新增量、信托新增量会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从政策的效果看,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的影响程度较大,再贴现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外汇占款短期可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反而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受到多方资产管理联动的影响,资本市场会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对外业务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甚少,随着对外业务的开展,该影响将越来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强  沈雪鸿  高金龙  
流动性过剩问题一直是金融风险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文章以货币供给等理论为依据,选取消费价格指数、国房景气指数、市场利率、汇率作为相关变量,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对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影响进行量化研究。结论表明,消费价格指数、国房景气指数、市场利率、汇率均受到流动性过剩的深刻影响,且汇率所受影响最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必要措施和改革方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雅丽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更加依赖金融市场,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甚至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突然转化。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需要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者以及商业银行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辛书举  
随着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日益严重,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它加剧了信贷市场过度竞争,加大了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导致银行经营效益受损。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改变单纯依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单一经营模式,引入效益导向型的负债业务管理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