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7)
- 2023(7492)
- 2022(6196)
- 2021(5833)
- 2020(5020)
- 2019(11323)
- 2018(11263)
- 2017(21739)
- 2016(11936)
- 2015(13328)
- 2014(13809)
- 2013(13168)
- 2012(12486)
- 2011(11121)
- 2010(11302)
- 2009(10347)
- 2008(10540)
- 2007(9580)
- 2006(8391)
- 2005(7881)
- 学科
- 济(39840)
- 经济(39764)
- 管理(30259)
- 业(28581)
- 企(23623)
- 企业(23623)
- 银(21070)
- 银行(20925)
- 制(19998)
- 行(19631)
- 方法(17325)
- 融(15181)
- 金融(15174)
- 数学(14316)
- 数学方法(14124)
- 财(13061)
- 中国(12557)
- 度(11621)
- 制度(11615)
- 体(11146)
- 学(11083)
- 业务(10314)
- 农(9425)
- 贸(9212)
- 贸易(9203)
- 银行制(8871)
- 易(8820)
- 业经(8575)
- 体制(8552)
- 理论(8533)
- 机构
- 大学(164165)
- 学院(161528)
- 济(63582)
- 经济(61977)
- 研究(60533)
- 管理(56681)
- 中国(53745)
- 理学(47073)
- 理学院(46446)
- 管理学(45598)
- 管理学院(45268)
- 科学(36657)
- 京(36278)
- 财(34612)
- 农(33072)
- 所(31958)
- 研究所(29033)
- 中心(28780)
- 财经(26593)
- 农业(26489)
- 江(26368)
- 业大(24810)
- 银(24415)
- 经(24248)
- 银行(23352)
- 北京(23095)
- 院(22001)
- 行(21711)
- 州(21631)
- 范(20586)
- 基金
- 项目(105137)
- 科学(80970)
- 基金(75608)
- 研究(74523)
- 家(67914)
- 国家(67351)
- 科学基金(55690)
- 社会(45798)
- 社会科(43407)
- 社会科学(43397)
- 省(40060)
- 基金项目(39027)
- 自然(36529)
- 自然科(35728)
- 自然科学(35712)
- 划(35096)
- 自然科学基金(35089)
- 教育(34662)
- 资助(32218)
- 编号(29205)
- 成果(25632)
- 重点(24303)
- 部(23678)
- 发(21857)
- 课题(21669)
- 创(21592)
- 性(21534)
- 科研(20466)
- 创新(20317)
- 计划(20133)
共检索到265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建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琍娅
发生在银行的外汇收支不仅是社会其他成员外汇收支的全貌,更包括了银行自身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因此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在外汇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直以来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定位比较模糊。本文旨探讨建立一套对银行外汇收支非现场监管的指标体系,一方面与央行对银行经营本外币业务一体化监管相对接,弥合监管真空,另一方面也可为外汇管理从直接走向间接提供思路。
关键词:
银行 外汇收支 非现场监管 指标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马亚娜
在使用条件在险价值(ΔCoVaR)计算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ageRank算法测度每家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权重,并研究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对传染风险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动性覆盖率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第二,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在同一监管框架下发挥了降低传染风险的作用;第三,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的运用表现出较差的协同效应。中国金融监管当局需要开发偿付能力监管与流动性监管的协同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伟平 张娜
本文研究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约束的交互效应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本监管会促使商业银行调整表内外资产结构,减少表内贷款发放,扩张表外未使用贷款承诺业务,严格执行监管惩罚措施有利于抑制商业银行表内外信贷增长;(2)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约束具有互补性,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非线性影响依赖于流动性比率的大小,流动性比率越高,其促进资本监管压力下的信贷紧缩效应越明显;(3)逆周期监管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弱资本监管与流动性水平交互作用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负向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金宇 韩晓宇
流动性风险既是银行最日常的风险管理对象,也是最致命的风险来源。现代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已脱离简单的存款挤兑,具有深度和复杂的金融同业市场、管控能力高超的货币政策,为银行提供了替代存款的充裕资金来源。然而,当机构对充裕的流动性习以为常,金融的不稳定性也正是在稳定的表象下积累。金融市场中稳定的资金价格和充裕的资金规模掩盖了金融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庆 苏薪茗
随着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来源的变化,部分商业银行出现资产流动性降低等问题。本文结合"新办法"对流动性风险监管升级作出详细阐述,对于当前我国银行业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银行的支付能力和持续经营有着直接影响,并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枯竭,使流动性风险问题进一步凸显。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巴塞尔委员会将流动性监管提到了与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确立了全球银行业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标准。为了加强和改善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合理设置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对流动性风险实施分类监管,增强银行内部流动性管理的动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周伟
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了流动性冲击,这说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在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监控方面存在局限性。为弥补监管漏洞,避免再次发生系统流动性危机,各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对流动性风险监管进行了补充完善。本文比较了国际金融危机中问题银行的财务指标特征,分析了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指标设置的理论依据合理性,通过概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美国、英国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归纳出发展趋向,并对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梅琳
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关系到商业银行经营的命脉,为此,我国监管层制定并实施了系列流动性考核指标,促进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产生了监管的正效应。但现行的流动性监管并不完善,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足,需要通过效应的监测和评价来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化解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 监管效应 监测 评价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婷婷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殊属性1.风险内生性与"流动性螺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主要指融资流动性风险。从本源上说,商业银行产生于对融资流动性的管理,其扮演了为资金需求和供给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角色。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对资产证券化、衍生及抵押品交易等参与度的提高,特别是保证金的杠杆作用对融资流动放大,致使因市场深度不足或动荡,无法轻易平仓或在平仓时遭受大幅损失的市场流动性风险也成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来源。同时,融资流动性风险与市场流动性风险通过"流动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红 豆春芳
本文通过分析资本监管和流动性冲击对银行资产配置的作用机理,并采用2013—2020年135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资本监管和流动性冲击对银行贷款、债券投资类和准备金类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资本监管和流动性冲击的双重作用下,流动性冲击可能会弱化单一资本监管对银行贷款资产的减持效应,资本监管则可能强化了单一流动性冲击对债券投资类资产的减持效应;在资本和流动性的双重约束下,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具有规模异质性和上市异质性;在不同流动性约束水平下,资本监管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不一致,呈现非线性特征。监管当局应考虑不同监管政策的综合效应,把握监管力度,促使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资本监管 流动性冲击 资产配置行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戈建国
巴塞尔I I I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统一的量化监管,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对银行的经营、金融市场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中国银监会决定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这两个流动性风险管理新指标。本文就流动性监管新指标进行总体评价,分析其对银行造成的影响,实施的困难,并对中国如何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刚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流动性 银行监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强 符维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英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以系统性与流动性风险并重为主线,推动了银行业结构性变革,成为全球首个推行加强流动性量化监管政策、提高流动性缓冲标准的国家。此文着重从英国流动性监管要求、我国流动性监管要求和两国监管差异比较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得出对我国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及对我国流动性监管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