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2)
2023(3649)
2022(2656)
2021(2537)
2020(1984)
2019(4814)
2018(4674)
2017(9755)
2016(5025)
2015(5813)
2014(5726)
2013(5515)
2012(5187)
2011(4609)
2010(4591)
2009(4334)
2008(4297)
2007(3782)
2006(3453)
2005(3420)
作者
(12712)
(10399)
(10077)
(9955)
(6718)
(4943)
(4826)
(4101)
(3886)
(3785)
(3650)
(3462)
(3452)
(3311)
(3250)
(3227)
(3108)
(3029)
(3004)
(2755)
(2614)
(2559)
(2449)
(2419)
(2418)
(2415)
(2304)
(2255)
(2136)
(2059)
学科
(18980)
经济(18952)
(15924)
银行(15779)
(14587)
(12310)
(11733)
管理(11214)
(10141)
企业(10141)
(9643)
金融(9643)
业务(9263)
(8527)
制度(8526)
方法(8079)
银行制(7948)
数学(6726)
数学方法(6697)
(6186)
贸易(6177)
(5897)
中国(5864)
(5736)
业经(5316)
(4241)
体制(3901)
世界(3579)
(3516)
财务(3513)
机构
大学(64865)
学院(63570)
(31013)
经济(30447)
中国(26403)
管理(23918)
研究(22422)
理学(19374)
理学院(19205)
管理学(19107)
管理学院(18977)
(18819)
银行(18062)
(17033)
(16782)
(13796)
财经(13083)
(12064)
中心(11746)
(11579)
金融(11430)
经济学(10707)
(10521)
财经大学(10148)
(10023)
经济学院(9776)
科学(9757)
研究所(9239)
人民(9157)
北京(9010)
基金
项目(37835)
科学(30159)
研究(29974)
基金(28607)
(23823)
国家(23647)
科学基金(20689)
社会(20147)
社会科(19302)
社会科学(19294)
基金项目(14574)
教育(13554)
(12833)
资助(12125)
自然(11792)
编号(11727)
自然科(11524)
自然科学(11521)
自然科学基金(11335)
(11272)
成果(10125)
(9378)
国家社会(8954)
教育部(8612)
重点(8588)
(8481)
人文(8246)
(8240)
(8227)
(8107)
期刊
(32775)
经济(32775)
研究(26779)
(26344)
金融(26344)
(12865)
中国(12852)
管理(9200)
国际(8145)
(7970)
财经(7049)
学报(6573)
(6231)
科学(6205)
经济研究(5947)
(5927)
大学(5703)
教育(5703)
学学(5270)
世界(5023)
理论(4467)
业经(4445)
问题(4318)
实践(4070)
(4070)
农村(4026)
(4026)
农业(3728)
技术(3691)
(3634)
共检索到114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虞晓莉  
金融科技与传统网点快速融合,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网点发展面临诸多困境。而作为未来银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商业银行智慧网点转型是应对目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有鉴于此,从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智慧网点转型困境为出发点,总结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智慧网点转型经验,建议从金融科技应用与转化、数字化渠道建设、风险管理体系、智能机具分流、综合金融服务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从而推进中国商业银行智慧网点转型进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金友  龚晶  
商业银行税收制度对其经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重点对国外主要国家银行税制的基本政策和先进经验进行梳理,并分析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外银行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与国际上主要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仍然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且所得税方面实行"一刀切"的税率,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该逐步将银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并持续推进银行业所得税税制改革,适度降低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整体税负水平,以强化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世杰  蒋波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文化等创新管理,比较和借鉴国外主流银行的创新管理经验,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叶楠  
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决定银行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国内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看,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面临严监管、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快等因素增多,另一方面是负债成本管理、低成本资金渠道开发和创新产品设计等需求剧增,同时还面临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和宽松政策退出等衍生风险,可能会对银行金融机构负债成本管理、风险应对等带来更大的挑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陆岷峰  潘晓惠  
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国商业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通过对声誉风险管理理论及国际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案例的分析,探寻声誉风险管理的一般规律和有效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启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代玉簪  郭红玉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战略高度上重视环境问题,在银行政策制定、组织结构、业务操作流程等日常经营活动中融入绿色金融理念和环境要求。绿色金融已成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参与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银行在绿色金融理念与政策、业务创新和业务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充分把握绿色金融发展契机,秉承绿色金融理念,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做好自身绿色运营管理并积极应对环境新挑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治春  
本文介绍了外资商业银行在合规风险管理方面的各项举措,总结了其管理经验,并从合规风险管理职能、合规风险管理框架、与业务流程的关系、合规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中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卫  
中间业务因其自身经营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等特点而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与金融全球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将更加剧烈,因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鑫子  
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利用经济手段创造环保绿色的生存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协调企业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的有效手段。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碳信贷业务不仅能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也能有效支持低碳经济、限制企业碳排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碳信贷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并在评价标准、内控与风险管理以及碳信贷产品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因此,本文在明确碳信贷内涵及其国际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商业银行碳信贷业务的比较,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碳实践方面的不足,进而借鉴国外优秀实践经验为我国碳信贷业务的发展提出相应优化举措。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遇  
国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与借鉴吴遇一、国际商业银行近年资产负债结构的现状及说明为了较为全面地考察国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情况,我们选择了数十家国际大的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分析,由于数据大多,这里只选择了西方8家大银行具有代表性的资产负债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雁  
可持续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发挥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刚刚起步,本文借鉴国际经验,阐述了赤道原则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接受赤道原则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良芳  
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经营状况近年来,外资银行机构布局、业务经营和服务能力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市场重要参与者。外资银行拥有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严密的内控制度和丰富的风险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敬雯  
数字化转型在创新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信用风险。本文以2010—2021年140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战略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效应,并对国际同业先进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信用风险水平总体存在先降后升的倒U型关系,随着转型的深入,数字化转型会通过银行盈利能力这一机制,产生明显的“信用风险优化”效应;战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短期影响不明显,业务数字化转型的“信用风险加剧”效应在短期较为明显;从长期来看,战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业务数字化转型均会产生“信用风险优化”效应,而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效应最为明显;异质性检验还发现,相比于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更有效地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且数字化转型对大规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优化”效应也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