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2)
- 2023(10499)
- 2022(9388)
- 2021(8924)
- 2020(7405)
- 2019(17350)
- 2018(17074)
- 2017(33725)
- 2016(18139)
- 2015(20271)
- 2014(20050)
- 2013(19621)
- 2012(17775)
- 2011(15880)
- 2010(15479)
- 2009(13939)
- 2008(13512)
- 2007(11628)
- 2006(10200)
- 2005(8885)
- 学科
- 济(67780)
- 经济(67710)
- 管理(51341)
- 业(48121)
- 企(40984)
- 企业(40984)
- 方法(34282)
- 数学(29643)
- 数学方法(29338)
- 银(19173)
- 银行(19026)
- 制(18580)
- 行(17706)
- 农(17304)
- 财(17225)
- 中国(17217)
- 业经(16057)
- 学(14352)
- 地方(13337)
- 融(12905)
- 金融(12904)
- 贸(11703)
- 贸易(11694)
- 理论(11613)
- 务(11531)
- 财务(11472)
- 财务管理(11452)
- 和(11450)
- 农业(11433)
- 易(11222)
- 机构
- 大学(247573)
- 学院(244333)
- 管理(103099)
- 济(94315)
- 经济(92170)
- 理学(89776)
- 理学院(88865)
- 管理学(87403)
- 管理学院(86978)
- 研究(77695)
- 中国(63047)
- 京(52590)
- 科学(48106)
- 财(43418)
- 农(37416)
- 所(37396)
- 中心(36758)
- 业大(36149)
- 财经(35740)
- 研究所(34395)
- 江(33952)
- 北京(33038)
- 经(32644)
- 范(31413)
- 师范(31165)
- 农业(29334)
- 州(28865)
- 院(28333)
- 经济学(27868)
- 财经大学(27031)
- 基金
- 项目(174182)
- 科学(136921)
- 研究(128761)
- 基金(126981)
- 家(109627)
- 国家(108722)
- 科学基金(94159)
- 社会(80401)
- 社会科(76180)
- 社会科学(76160)
- 基金项目(68314)
- 省(66940)
- 自然(61502)
- 自然科(60042)
- 自然科学(60032)
- 自然科学基金(58920)
- 教育(58325)
- 划(56428)
- 编号(53362)
- 资助(51894)
- 成果(42635)
- 部(38361)
- 重点(38142)
- 创(36396)
- 发(35943)
- 课题(35137)
- 创新(33862)
- 项目编号(33718)
- 科研(33394)
- 教育部(33217)
共检索到349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丹
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据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数据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变化,改变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也对银行创造价值的模式产生深刻影响。银行业属于信息高度密集型行业,只有掌握充分、准确的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服务与管理,对于风险的判断更需要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2011年,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教训之一是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与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数据价值 数据资产 数据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邱志刚 曹世祥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极具价值与经济属性。数据时代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有了主动权。新发展格局对银行业数据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以数据治理为突破口,提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能力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商业银行数据治理的多重困境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凯 于天
文章结合商业银行目前数据治理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科技化、数字化进程发展情况,提出具体思考建议,为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奠定决策基础。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数字银行 科技赋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一洪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及经营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数据治理的目标是在确保数据安全及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生产力,发挥其生产要素的价值。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尚未充分认识到数据治理的价值,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客户信息及隐私保护机制有待建立健全,数据质量及数据标准问题较为突出,数据架构及数据质量管理有待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实际出发,可参考国际数据管理协会提出的数据治理体系框架,从数据治理顶层设计及组织保障、数据标准、数据架构、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治理等方面着手,提高银行数据治理质效,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增强数据安全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方根 荆家琪
<正>商业银行作为采集、存储和应用大量数据的主体,如何对数据资源进行系统归类和管理、实现数据资源入表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难题数据是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商业银行既是数据的使用者也是数据的生产者。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商业银行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交易和服务加速线上化、平台化和场景化,对数据的投入也快速增加,形成海量数据资源。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了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和会计处理适用准则。商业银行作为采集、存储和应用大量数据的主体,如何对数据资源进行系统归类和管理、实现数据资源入表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难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纪志宏
本文根据大样本银行数据,从分行和分省的角度系统讨论了影响地区存贷比的形成因素。研究发现,存贷比内生于地区经济发展,其地区差异是该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有反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并不能以此衡量金融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在改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时,地方政府应减少对存贷比指标的直接干预。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理解上,既要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又要考虑银行风险承受能力,核心是信贷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只有在信贷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物价稳定和金融体系稳定。本文结论也有利于加深对财政和金融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
关键词:
存贷比 信贷规模 地区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岷峰 欧阳文杰
在数据资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是参与市场建设的关键主体之一,但估值定价成为制约当前数据资产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的数据资产具有数据来源的广泛性、数据内容的异质性、数据生产的复杂性等数据特点,在应用场景和价值显现环节会发生多重可变性,从而对商业银行数据资产的估值定价带来一些挑战,包括标准缺失、价值多变、工具不足、市场缺位、权属纠纷等。为此,文章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等评估方法原理,针对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数据资产采取不同的估值思路,利用联邦学习技术进行估值定价流程的设计和系统集成,在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交易系统支持下实现商业银行数据资产的交易定价。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博宇
商业银行各业务领域大多采用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集中统一信息管理模式,为审计工作逐渐由传统的抽样现场审计模式向数据审计模式转变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Hadoop作为一个高效、扩展性强、应用灵活的技术载体,与数据审计的需求相契合,对于数据审计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关文杰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基础战略资源。银行业作为典型的数据驱动型行业,既为社会各层面提供微观金融保障与服务,又体现国家经济宏观状态和调控方向,成为数字经济时代转型的排头兵。本文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应用需求为导向,论述我国商业银行数据治理模式和落地实施策略,以期对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数据治理新范式的构建有所裨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发展的新战略目标,而在驱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数字经济是最令人瞩目的,也是我国银行业目前关注的重点。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口。商业银行必须顺应数字化这一发展趋势,主动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银行发展战略,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确立新的考核维度和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林林 萧松华
本文选取2009-2017年我国200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分析其实际税负与社会责任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税负与其社会责任承担显著负相关。其中,履责的商业银行,其实际税负显著低于未履责的商业银行;履责质量高的商业银行,其实际税负亦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规模大小会显著减弱该负相关关系。鉴此,相关部门可结合社会责任制定税收政策,给予履责商业银行一定税收空间,商业银行亦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履责同时,降低税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施志晖 周慧蕙 陆岷峰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2011—2022年我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程度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增强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2)影响机制分析指出,银行规模在数字化转型程度与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3)异质性检验显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强,地方性法人银行次之,国有商业银行最弱,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结果和理论探讨,提出了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增加非利息收入的具体实践路径和策略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玮
本文使用1998~2009年我国175家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数据,研究了资本监管制度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现行的资本监管制度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资本监管制度实施之后,银行依据自身资本水平调整资产结构,资本充足银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贷款比例较高;而资本不足银行则减持风险资产,贷款比例下降。此外,由于不同规模商业银行面临的融资约束不同,资本水平对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资本对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的约束效应更明显。本文的这些发现为监管当局的资本监管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进行差异化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约束 资产配置 贷款比例 差异化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温雅婷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治理手段实现可持续的转型发展成为关键。本研究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转型实践,通过扎根理论法和案例研究法,提出“价值创造三维治理模型”,以及具有适应性的治理路径和治理对策。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治理目标是通过价值网络中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和互动提升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价值创造体系的持续优化;“价值创造三维治理模型”的本质是价值主张、价值交换和价值使用的周期循环,在持续的正反馈循环中实现价值增值;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的转型治理路径存在差异。
关键词:
价值创造 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 治理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爱萍
本文基于2006年以来上市银行的有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高管薪酬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管制强度、相对薪酬、限薪政策与银行经营绩效负相关,而宏观经济与之正相关;对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绝对薪酬和宏观经济与经营绩效正相关。表明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的管制都是有效的,但需要采取不同的薪酬管制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