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7)
- 2023(10729)
- 2022(8306)
- 2021(7622)
- 2020(6238)
- 2019(13793)
- 2018(13211)
- 2017(26306)
- 2016(13511)
- 2015(14856)
- 2014(14691)
- 2013(14507)
- 2012(12939)
- 2011(11312)
- 2010(11657)
- 2009(11681)
- 2008(11152)
- 2007(10300)
- 2006(9328)
- 2005(8975)
- 学科
- 业(75414)
- 企(71213)
- 企业(71213)
- 济(61160)
- 经济(61095)
- 管理(55465)
- 银(33256)
- 银行(33111)
- 行(31585)
- 融(29581)
- 金融(29580)
- 业经(28104)
- 方法(24731)
- 制(24162)
- 财(23661)
- 农(22313)
- 中国(20908)
- 务(19442)
- 财务(19424)
- 财务管理(19412)
- 企业财务(18424)
- 农业(17288)
- 数学(17184)
- 数学方法(17107)
- 技术(15501)
- 体(14247)
- 策(13920)
- 理论(13048)
- 体制(13003)
- 划(12289)
- 机构
- 学院(192917)
- 大学(183538)
- 济(87491)
- 经济(85946)
- 管理(80447)
- 理学(67697)
- 理学院(67202)
- 管理学(66629)
- 管理学院(66274)
- 中国(60017)
- 研究(55271)
- 财(45065)
- 京(36955)
- 财经(35196)
- 银(31910)
- 经(31879)
- 江(30769)
- 银行(30703)
- 农(30581)
- 中心(29149)
- 行(28731)
- 科学(28163)
- 经济学(27048)
- 所(26123)
- 财经大学(26060)
- 州(25504)
- 融(25396)
- 金融(24904)
- 商学(24836)
- 商学院(24632)
- 基金
- 项目(117403)
- 科学(94945)
- 研究(91280)
- 基金(86485)
- 家(71946)
- 国家(71154)
- 科学基金(64361)
- 社会(60976)
- 社会科(58082)
- 社会科学(58067)
- 省(47812)
- 基金项目(45318)
- 教育(40350)
- 自然(38990)
- 自然科(38152)
- 自然科学(38144)
- 自然科学基金(37557)
- 划(37201)
- 编号(36882)
- 资助(34851)
- 业(31095)
- 创(29299)
- 成果(28512)
- 发(26586)
- 创新(26324)
- 部(25880)
- 重点(25851)
- 制(25832)
- 国家社会(25265)
- 课题(24792)
共检索到309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芳 周振拓
2015年底以来,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结构性问题,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立足于商业银行的杠杆本质,围绕当前去杠杆的重点,廓清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1的结构、原因和危害,并阐述非金融企业去杠杆面临的困境。最后,着眼经济稳增长和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两大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支持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路径选择,以及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策略,试图逐步解决当前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问题。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去杠杆 路径选择 风险防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晶
去杠杆是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企业部门去杠杆又是整个杠杆去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我国当前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发展现状和结构特征入手,剖析企业杠杆率不断攀高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杠杆去化路径做出了相应探索。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去杠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岷峰 杨亮
2016年监管部门提出抑制资产泡沫,表明宏观政策的关注重点转向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上半年,金融去杠杆政策频出,在有效压缩金融泡沫的同时,市场产生了恐慌情绪,或将衍生出"二次风险",因此,亟须梳理国内商业银行的高杠杆现状与产生逻辑,分析当前金融去杠杆的症结所在,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高效且稳健的治理路径,确保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化解资产泡沫问题的同时,实现监管调控与市场发展的适度平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芝斌
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举措,去杠杆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杠杆高企的非金融企业部门更是去杠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商业银行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支持企业"去杠杆",为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工商银行湖北分行(以下简称"湖北工行")结合实际参与、支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菲 赵亮 尹雷
"财政去杠杆"与"金融去杠杆"是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的两条政策路径,本文运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对企业部门杠杆"量"与"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财政支出和政府赤字较之于货币金融紧缩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调减国有企业的结构性高杠杆问题,促使更多金融资本配置到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并且对融资成本影响更小,因而能够在"控风险"的同时兼顾"稳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财政去杠杆应从压减政府投资建设性支出着手。为此,政府在去杠杆时应重点关注"财政去杠杆"途径,压减政府支出规模、控制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冲动;调节金融杠杆时应平缓稳健,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融资环境;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为结构性杠杆调控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针对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配给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与信用评估薄弱问题,本文采用大数据理论与方法、空间计量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构建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可把利率市场化、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经济发展过程等纳入统一平台。从而,对可贷数量与可贷价格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与设计,并考虑区域参数、行业参数、宏观经济变量参数,建立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可贷区间影响因素的评估机制。这对于商业银行减少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错配程度,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信贷配给可贷框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风险突出通常,衡量一国杠杆率的风险用负债与GDP的比例作为杠杆率的评价指标,并将总杠杆率分解为政府部门、非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居民部门4个部门的杠杆率。根据标普数据,截至2013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公司的债务总额共有12万亿美元,为GDP的120%,债务比率已经远超90%的国际警戒线。预计2014年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李源 王可心
本文基于2000—2015年47个国家和地区非金融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了金融结构与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结构与企业杠杆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平均而言,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使企业杠杆率下降0.44个百分点。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增加在降低企业整体杠杆率的同时会增加企业债务期限。进一步地,这一关系会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间呈现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一国(地区)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程度越低、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监管质量越好、信息披露程度越高,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增加对企业降杠杆的作用越显著;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增加对企业杠杆率的负向影响在创新型行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那些高杠杆、大规摸、低盈利、股权集中度较低以及政企关联较弱的企业,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的增强对企业降杠杆的作用更显著。为推动中国国有企业去杠杆,金融层面需要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确保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均衡合理,同时宏观上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强监管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微观上需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商瑾
杠杆率一般涉及居民、企业(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政府三个部门,其测度通常采用微观经济部门资产负债表中的比值。为了分析杠杆率的影响机制,本文选用负债/GDP指标、负债/资产指标来综合衡量企业杠杆率。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增速迅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估算,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整体杠杆率为2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属于中等水平。其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尔茜
非金融企业是我国杠杆率高的部门,面临着严峻和迫切的去杠杆任务。2015年以来,我国将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之一,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同时出台不良资产转让、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政策调整等去杠杆配套文件。但总体上看,去杠杆才刚刚破题,在理论上还缺乏对改革重点、路径、目标的清晰把握,特别是对非金融企业财务杠杆率的结构性分析不多,即从行业、地区、所有制等角度来看,究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尔茜
非金融企业是我国杠杆率高的部门,面临着严峻和迫切的去杠杆任务。2015年以来,我国将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之一,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同时出台不良资产转让、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政策调整等去杠杆配套文件。但总体上看,去杠杆才刚刚破题,在理论上还缺乏对改革重点、路径、目标的清晰把握,特别是对非金融企业财务杠杆率的结构性分析不多,即从行业、地区、所有制等角度来看,究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蓼筠
2008年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快速增加。企业的高杠杆率,为金融风险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因此,企业去杠杆化刻不容缓。通过依托河南省73家上市公司数据,结合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前非金融企业杠杆资金的现状及影响"去杠杆"的主要因素,并寻求"去杠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杠杆率 债务风险 去杠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娟 周达勇
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以2011—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不同企业"去杠杆"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不同: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而负债不足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高盈利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而低盈利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去杠杆 风险承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金清 李柯乐 张剑宇
金融科技可以推动金融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2011—2019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企业对应贷款银行的金融科技指标,考察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系统GMM、双重差分估计和倾向得分匹配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优化风险控制模式两条路径合理引导信贷资源从“僵尸”国企转移到优质民企,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效果。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效果在市场关注度低但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以及在外部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突出。最后,金融科技还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小规模、高科技、低污染的企业,全方位助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育蓉 齐结斌 楼东玮
本文研究了企业杠杆率的两类动态调整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和企业风险效应,利用1998-2015年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企业杠杆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与企业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后者对应的拐点杠杆率更低。(2)中长期较短期杠杆率可以在更大区间兼顾"提效率"与"降风险"目标。(3)企业向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迈进的过程中,"倒U型"和"U型"拐点来临更快,降杠杆的迫切性越来越高。为此,企业"去杠杆"需充分考虑杠杆率的"效率"与"风险"效应,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以及杠杆率期限结构特征的不同而采取差异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