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2)
- 2023(19024)
- 2022(15903)
- 2021(14816)
- 2020(12270)
- 2019(28201)
- 2018(28086)
- 2017(53530)
- 2016(29366)
- 2015(32912)
- 2014(33277)
- 2013(32622)
- 2012(30303)
- 2011(27498)
- 2010(27908)
- 2009(25681)
- 2008(25353)
- 2007(22905)
- 2006(20807)
- 2005(19120)
- 学科
- 济(118154)
- 经济(118017)
- 管理(82245)
- 业(78875)
- 企(64472)
- 企业(64472)
- 方法(44509)
- 中国(37761)
- 数学(37174)
- 数学方法(36645)
- 农(34654)
- 地方(29766)
- 制(29048)
- 财(28875)
- 业经(28862)
- 银(27929)
- 银行(27782)
- 行(26395)
- 学(26387)
- 农业(23065)
- 融(22946)
- 金融(22938)
- 贸(21241)
- 贸易(21216)
- 理论(20789)
- 易(20435)
- 策(19302)
- 和(18899)
- 技术(18373)
- 体(18081)
- 机构
- 大学(412412)
- 学院(411367)
- 济(163397)
- 经济(159500)
- 管理(157309)
- 研究(147864)
- 理学(133092)
- 理学院(131512)
- 管理学(129167)
- 管理学院(128391)
- 中国(116870)
- 京(91138)
- 科学(90094)
- 财(78643)
- 所(75525)
- 农(70734)
- 研究所(68136)
- 中心(67169)
- 江(65498)
- 财经(60465)
- 业大(59739)
- 北京(58502)
- 范(57530)
- 师范(56954)
- 农业(54995)
- 经(54750)
- 院(53836)
- 州(53056)
- 经济学(47843)
- 师范大学(45707)
- 基金
- 项目(268485)
- 科学(210063)
- 研究(199521)
- 基金(191528)
- 家(166635)
- 国家(165130)
- 科学基金(140681)
- 社会(123313)
- 社会科(116607)
- 社会科学(116577)
- 省(105381)
- 基金项目(100022)
- 教育(91863)
- 自然(90163)
- 划(88899)
- 自然科(88045)
- 自然科学(88023)
- 自然科学基金(86401)
- 编号(83049)
- 资助(79076)
- 成果(69764)
- 重点(60478)
- 发(60292)
- 课题(58770)
- 部(58455)
- 创(55354)
- 创新(51517)
- 项目编号(50694)
- 科研(50423)
- 教育部(49862)
- 期刊
- 济(192853)
- 经济(192853)
- 研究(132132)
- 中国(92815)
- 农(66071)
- 学报(64982)
- 管理(62053)
- 科学(60098)
- 财(59318)
- 教育(55522)
- 融(52327)
- 金融(52327)
- 大学(49227)
- 学学(45698)
- 农业(44008)
- 技术(36721)
- 业经(32392)
- 经济研究(30047)
- 财经(29584)
- 经(25295)
- 问题(24902)
- 图书(23795)
- 业(23198)
- 理论(20316)
- 贸(19508)
- 科技(19506)
- 技术经济(19301)
- 现代(19188)
- 坛(19036)
- 论坛(19036)
共检索到653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斌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自然禀赋最好、城镇体系最完备的城市群。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落地和实施,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客户资源、重大项目和广阔的市场,商业银行如何积极融入并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以来的进程,并研究了长三角一体化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从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金融服务能级的提升、区域特色金融业务的供给和金融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斌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需要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适配的金融服务。本文梳理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相关研究,对比了长三角区域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各自的特征和优势,针对商业银行在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金融供给适配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日红 单克强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①(以下简称"二洲一海")经济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区域居民富裕水平明显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高、外向型经济特点突出的状况,提出了商业银行要优先支持二洲一海区域,加大信贷倾斜力度,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金融 金融支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刚 王丰龙
从实现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挥长江经济带建设龙头示范作用的目标出发,借助加权平均、标准化、空间分析等方法,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能力进行评价。长三角已经步入全域一体化发展新阶段,其城市一体化发展能力呈现中高周低的"W"形格局,建议通过设立国务院直属长三角一体化管理机构、发挥市场作用、优化区域生态管控合作机制、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等方式,推进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金木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优惠的政策、优异的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态进一步向好,已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的一体化发展也成为讨论的议题。其中,城商行由于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独特的体制和机制,以及一体化发展外部条件相对成熟,其一体化发展被寄予热切期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红
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大、发展质量高,经济地位重要,金融基础雄厚。但是,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仍有阻碍与瓶颈,表现为精准型金融产品供给不足、体制机制运行通畅性不够、区域金融体系的布局有待优化。金融体系在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应继续深化该区域接轨世界、示范全国的功能与作用,接轨世界金融标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知识产权金融体系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和中小微企业征信难问题的化解为服务重点,形成可供全国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同时,应注重发挥央企引领作用,发挥中央金融企业专业优势和中央实体企业行业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快长三角区域金融要素积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金融体系 金融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项鑫 张庆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农村如何抓住一体化战略下的发展机遇,实现全面一体化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长三角农村地区为例,采用Malmquist模型对物流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7-2020年期间长三角地区农村物流效率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其中浙江农村的物流效率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省一市,安徽省农村的物流效率最低。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市场一体化水平、人力资本投入与对外开放对长三角地区农村物流效率及技术变动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课题组 郑杨 陈小五 何念如
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外汇管理关系和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现阶段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外汇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外汇管理的总体应对规划和近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经济一体化 外汇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振祥 储节旺
[目的/意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给区域内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为高等院校的知识协同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及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新的局面。[方法/过程]以长三角“双一流”高校为对象,构建了“双一流”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较为客观的熵权TOPSIS模型设置指标权重、测算各“双一流”高校2013-2017年的知识创新能力,并以长三角一体化为视角,分析提升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对策。[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一流高校相对于一流学科高校而言知识创新能力更强;各高校的知识创新投入、产出能力不相匹配;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最突出的特征是创新能力差距悬殊,并且呈现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最终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产生高校知识创新的“马太效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策略:在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提升“双一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协同一体化发展。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促进知识创新协同一体化的高校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并从转变知识创新观念、制定发展规划、建立高校知识创新联盟这个三个方面提出高校知识创新协同一体化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前虎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职业高等教育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长三角区域内三省一市职业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均衡、差距明显,安徽省职业高等教育呈现出失衡性、输出性、依附性等显著特征,处于弱势发展地位,面临着基础薄弱、资源不足、人才外流等发展问题。安徽省应遵循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等三重发展逻辑要求,按照接续—内生、移植—他生、嫁接—共生的三重发展思路,深度融入长三角职业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力争实现优质化、特色化、对等化发展,高质量服务安徽省经济转型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雯 孙伟 刘崇刚 刘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各城市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文章从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切入,系统阐述了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遵循经济集中、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平的空间优化准则。同时,重点梳理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央政府及三省一市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行动计划等落实情况,分析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叶波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五年来,长三角地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领跑全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建设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针对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依然存在“卡脖子”、部分产业开始加速外迁等问题,沪苏浙皖等省市应立足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携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共同提升高水平双向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幸福宜居长三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辐射中西部地区,带动全国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晏舒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民营经济承受着相当大的考验,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甚至是生存危机。长三角地区汇聚了我国发展最好、实力雄厚的众多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文章基于长三角区域民营经济具备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形势分析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征学 肖金成 李博雅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度最高、创新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各种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但市场一体化发展程度依然偏低。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各类市场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应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互动、"五链"融合发展、事中事后监管协调推进、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联动发展,推进市场一体化,并不断完善组织体系、规划体系、立法制度、配套机制、监测评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