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6)
2023(10934)
2022(9198)
2021(8365)
2020(7046)
2019(15771)
2018(15220)
2017(28827)
2016(15378)
2015(17259)
2014(16611)
2013(16155)
2012(14753)
2011(13393)
2010(13616)
2009(13011)
2008(13030)
2007(11972)
2006(10854)
2005(10071)
作者
(44816)
(37319)
(37000)
(35264)
(23826)
(17782)
(16824)
(14410)
(14125)
(13510)
(12871)
(12674)
(12313)
(12113)
(11949)
(11508)
(11150)
(10867)
(10827)
(10719)
(9352)
(9113)
(9107)
(8630)
(8546)
(8491)
(8474)
(8328)
(7591)
(7382)
学科
(55546)
经济(55451)
管理(52853)
(51387)
(44891)
企业(44891)
(23766)
方法(21455)
(20931)
银行(20785)
(19459)
中国(18014)
(17938)
数学(17465)
数学方法(17212)
技术(16826)
(15673)
业经(15671)
(13999)
金融(13997)
(13207)
制度(13202)
(12659)
技术管理(12426)
(11515)
理论(11108)
农业(11021)
(10932)
体制(10927)
财务(10901)
机构
大学(216010)
学院(214984)
(88467)
经济(86449)
管理(82132)
研究(74827)
理学(69314)
理学院(68578)
管理学(67451)
管理学院(67036)
中国(63781)
(46520)
(45678)
科学(44024)
(37719)
(37119)
(35445)
中心(34982)
财经(34698)
研究所(33764)
(31424)
业大(30560)
北京(29449)
农业(29221)
(28008)
经济学(27453)
(27252)
(25943)
财经大学(25817)
师范(25561)
基金
项目(141180)
科学(112497)
研究(103244)
基金(102680)
(90147)
国家(89388)
科学基金(77216)
社会(66476)
社会科(63082)
社会科学(63064)
(56581)
基金项目(53555)
自然(49694)
自然科(48584)
自然科学(48567)
教育(48100)
自然科学基金(47766)
(47462)
资助(41312)
编号(39789)
(35548)
成果(33020)
重点(32655)
创新(32314)
(31223)
(31212)
(30444)
课题(29569)
国家社会(27919)
(27105)
期刊
(101946)
经济(101946)
研究(70120)
中国(53692)
(37114)
管理(36301)
(35298)
金融(35298)
(34013)
学报(33746)
科学(32247)
教育(26386)
大学(26368)
学学(24916)
农业(21112)
技术(19657)
财经(18232)
经济研究(15989)
业经(15853)
(15639)
科技(12703)
问题(12300)
(11872)
技术经济(11095)
理论(10223)
(10185)
论坛(10185)
(10138)
(9844)
现代(9807)
共检索到347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明元  向刚  段云龙  
本文基于现有持续创新理论归纳了银行持续创新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并以现实案例进行修改、完善和验证,结果证明测评表用来测度银行持续创新是适用的,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同银行持续创新正相关,三者耦合度越高,银行持续创新越可能实现。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1)从深度访谈的规范案例研究方法中形成一个适用的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2)深化持续创新理论研究,构建了动力、能力和机遇耦合度分析模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谭志斌  程俊  饶艳  
本文从创新监督机制出发,立足于对内控三道防线制度规定的梳理,充分借鉴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架构实例,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大监督机制,从整体思路、风险导向、职能定位、制度安排、监督模式、增值服务、基础保障等方面搭建大监督框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建明  
人事改革从根本上讲是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创新 ,商业银行都在进行机制创新的探索 ,而其中分配激励机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机制创新的瓶颈。提高银行效益、治理内部环境、重塑银行信用和形象 ,加强企业文化道德建设是分配激励机制创新的根本 ,同时分配激励机制又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之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建忠  
创新商业银行集约经营机制的认识安建忠结合现实考证,在实施集约化经营中应重点研究建立以下机制:1、建立与集约经营要求相适应的业务运行机制。要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目标,确定资金筹集、调度、运用系统,建立集约型的资金运行机制,提高资金营运效益。筹集资金不能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享林  邵金林  邵平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机制的创新邵享林,邵金林,邵平(一)在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国当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刚由国有专业银行转化而来的,在产权机制上难以避免地带有国有专业银行的旧有痕迹和传统惯性。当前,我国的国有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包强  万静芳  
西方商业银行审计主要由民间审计组织承担 ,其审计模式大致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的三个发展阶段 ,而我国商业银行审计目前正处于账项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过渡的混合阶段。基于中国入世后商业银行面临来自国际金融行业的巨大竞争压力以及国有银行即将改制上市等金融环境的变迁 ,为确保 2 0 0 6年中国入世承诺期结束后我国商业银行能顺利与国际接轨 ,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审计的作用无疑迫切而重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易敏  李俊  
在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家商业银行都把营销和服务作为拓展市场、发展业务的两个重要手段。但在如何管理服务和如何创造服务优势等问题上,各家商业银行的认识和实践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明晰服务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思路,有必要对服务管理和服务创新中具有系统性和原则性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笔者提出的服务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对服务效率管理的观点,服务优势的领先是服务理念和服务标准领先的观点,提高服务质量的核心是提高服务能力的观点,服务创新的重点是系统再造的观点等,对商业银行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雨亭  史彦泽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金融监管制度的功能不应仅局限于约束功能,还应该具有激励功能。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而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我国过于强调约束功能的金融监管制度则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监管过度、制度冲突和监管组织框架等问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应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改组监管组织框架,构建一个更加具有激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敬涛  
导读:多业态经营的集团化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外部监管与内部管理挑战,以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视角,厘清集团化财务管理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耦合路径,深入剖析商业银行集团化财务管理的转型方向,对商业银行集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与集团化经营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志强  
一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业出现了全面而深刻的创新,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金融革命。金融创新不仅表现为金融工具花样翻新,种类增多,而且表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金融创新是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促成的,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厦门银监局课题组  
产品(包括服务)是商业银行拓展市场、维护客户关系、获取收益的关键要素,也是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加入世贸和银行业逐步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从其母行输入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将体现在产品竞争上。本文在比较分析中外资银行产品创新现状及能力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国内中资银行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王鑫泽  
美国、日本等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在监管制度上做出特殊安排,支持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成为服务初创期科技型小企业的典型模式,这对我国发展科技金融,落实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修订斯蒂格利茨的一个模型,证明科技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造成股权投资缺口,使市场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以投贷联动模式增加股权投资,可以改善配置效率,符合社会利益,从而解释了监管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用资产组合的最优化与专业化以及组合跨期最优化证明投贷联动模式具有激励效应,从而鼓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型小企业放贷。最后,本文使用独有的数据来源,实证验证了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有别于非科技型企业,并且证明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