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3)
- 2023(4172)
- 2022(3650)
- 2021(3336)
- 2020(2850)
- 2019(6556)
- 2018(6339)
- 2017(12168)
- 2016(6720)
- 2015(7718)
- 2014(7666)
- 2013(7728)
- 2012(7360)
- 2011(6795)
- 2010(6953)
- 2009(6673)
- 2008(6763)
- 2007(6407)
- 2006(6025)
- 2005(5924)
- 学科
- 济(24608)
- 经济(24568)
- 银(16416)
- 管理(16301)
- 银行(16270)
- 行(15054)
- 业(15042)
- 制(14442)
- 企(12641)
- 企业(12641)
- 方法(11001)
- 度(9839)
- 制度(9835)
- 业务(9630)
- 数学(9537)
- 数学方法(9398)
- 融(8972)
- 金融(8970)
- 银行制(8338)
- 中国(8111)
- 学(7374)
- 财(6509)
- 农(5902)
- 体(5545)
- 业经(5458)
- 体制(4741)
- 贸(4533)
- 地方(4526)
- 贸易(4521)
- 理论(4254)
- 机构
- 大学(97115)
- 学院(93391)
- 研究(37775)
- 济(37529)
- 中国(37203)
- 经济(36548)
- 管理(31152)
- 理学(24813)
- 理学院(24494)
- 管理学(23931)
- 管理学院(23775)
- 科学(23520)
- 农(23046)
- 京(22645)
- 银(20852)
- 财(20721)
- 所(20665)
- 银行(20002)
- 中心(18885)
- 研究所(18604)
- 行(18603)
- 农业(18591)
- 江(18013)
- 业大(15300)
- 财经(15299)
- 北京(14785)
- 省(14693)
- 州(14320)
- 经(13889)
- 院(13494)
- 基金
- 项目(57097)
- 科学(43470)
- 基金(41698)
- 家(38439)
- 国家(38133)
- 研究(37512)
- 科学基金(31074)
- 社会(22852)
- 自然(21869)
- 社会科(21622)
- 社会科学(21615)
- 自然科(21364)
- 自然科学(21351)
- 省(21333)
- 自然科学基金(20985)
- 基金项目(20660)
- 划(19236)
- 资助(19119)
- 教育(17518)
- 编号(13707)
- 重点(13553)
- 部(12737)
- 成果(12258)
- 发(12008)
- 计划(11978)
- 科研(11573)
- 创(11504)
- 创新(10933)
- 课题(10717)
- 大学(10560)
共检索到171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钟俊
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本人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内涵和实际运用进行了评价和研究,认为拨备覆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其内在的局限性,可能扭曲对商业银行的评价,文章还通过对该指标的详细解析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沈炳熙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常常被作为衡量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指标。本文认为,拨备覆盖率并非越高越好,由于其内在局限性,它反映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准确程度受不良贷款结构和漏划不良贷款等因素的影响,并可能产生扭曲对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评价、掩盖银行真实的财务状况、影响银行利润的合理使用以及降低银行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等负面影响。因此,为完善拨备考核指标,本文提出应以预期损失为基础考核银行冲销不良贷款损失的实际能力,设计新的贷款减值拨备率指标;并认为在确定减值准备指标时,考虑系统性风险既无实际意义,也缺乏可操作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盛昌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监管是全世界金融管理当局共同面临的难题,拨备覆盖率是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中国银监会监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硬指标。本文立足信用风险理论,在对拨备覆盖率的基本属性及其拨备覆盖率作为信用风险监管指标的内在缺陷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拨备充足率的概念和建立动态调整的拨备充足制度的监管理念,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理论的充实及其监管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娟 曹甜甜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首次在资本规则之外独立提出全球统一的、可计量的流动性监管标准,即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突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性。经过两年的讨论修订,巴塞尔委员会于2013年1月正式颁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以下简称修订稿)。随后,2014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其中明确规定流动性覆盖率指标适用于资产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浩 于永生
2019年9月26日,财政部官方网站发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针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拟作出"对于拨备覆盖率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的规定。从潜在影响来看,因现阶段拨备覆盖率超过2倍的银行数量有限,规定的总体影响有限。但规定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超过2倍的银行利润有明显的影响,对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也可能存在影响。随着银行业的分化加剧,以及拨备计提监管的复杂性,解决会计自由裁量权问题更需要加强过程监管。鉴于此,本文建议,在贷款损失准备规则制定过程中,加强两个监管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谨慎对待《征求意见稿》中对拨备覆盖率进行限制的条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武汉分局课题组 万水庭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项制度安排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具体行动,是加强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客观需要,是内审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从如何全面理解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的内涵及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面临的困境、难题和推进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实现的路径及措施等三个方面,对逐步实现商业银行内审全覆盖问题进行了充分调研和思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贷款损失准备既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计量又影响其信用风险覆盖,贷款损失准备处理的合理性更是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运营的稳健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通过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目标的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现实情况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比例、部分监管指标的执行结果在银行间均存在较大差异。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一般风险准备项目来协调监管标准和会计标准间的差异;通过监管标准和会计标准的完善来更好地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和监管目标。
关键词:
贷款损失准备 资产计量 风险覆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雪春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是多元化的。一类是来自农村经济主体和农户的基本信贷需求:基础建设、农业项目、农村工商业及各类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主要是信贷服务,需求量占到农村金融需求的绝大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随其收入水平高低而不同,从事专业生产的富裕农户有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森 郝志群 范黎光 于卫东 史立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强
本文分析了有关贷款减值问题的国内、国际规则以及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减值的典型做法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先进银行贷款减值的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 贷款 减值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军 张海川
基于2003年~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计算公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从纵向和横向(城乡差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指出制度模式、农民的收入水平、制度保障水平、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便捷性等问题是造成"新农保"覆盖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并从加快制度推进、提供多种制度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制度保障水平以及以家庭为参保单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保 覆盖率 政策思路 实证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巍 马超 张乐
在对传统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巴塞尔银行业风险管理新指标、新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和熟练应对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构建适应自身经营和风险防控需求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带来的变化,中小商业银行要按照"信用立基、利率立本、流动立行"的基本原则,构建风险全覆盖管理体系。在框架设计方面,要完善以利率经营为重要内容的"产品服务+定价"运营模式,强化利率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基于主动调控的利率波动覆盖型风险处置理念;在管理维度方面,要重视利率变动新趋势下银行风险管理对象出现的"弥散性"和"渗透化"特征,聚焦利率风险变化的趋势性因素;在运作机制方面,要健全内部定价体系与利率风险管理的联动响应机制,完善利率连接型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地图",建立契合宏观审慎评估(MPA)要求的稳健性评估体系,实现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巍 马超 张乐
在对传统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巴塞尔银行业风险管理新指标、新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和熟练应对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构建适应自身经营和风险防控需求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带来的变化,中小商业银行要按照"信用立基、利率立本、流动立行"的基本原则,构建风险全覆盖管理体系。在框架设计方面,要完善以利率经营为重要内容的"产品服务+定价"运营模式,强化利率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基于主动调控的利率波动覆盖型风险处置理念;在管理维度方面,要重视利率变动新趋势下银行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