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7)
2023(11402)
2022(10065)
2021(9773)
2020(8289)
2019(19490)
2018(19449)
2017(37819)
2016(20550)
2015(23230)
2014(23192)
2013(22974)
2012(20868)
2011(18477)
2010(18503)
2009(17210)
2008(17125)
2007(15180)
2006(13390)
2005(11976)
作者
(58049)
(47480)
(47294)
(45050)
(30503)
(22662)
(21798)
(18782)
(18240)
(17277)
(16610)
(16080)
(15115)
(14911)
(14867)
(14608)
(14352)
(14139)
(13734)
(13583)
(11639)
(11627)
(11626)
(10830)
(10754)
(10729)
(10666)
(10561)
(9548)
(9208)
学科
(72220)
经济(72133)
管理(67107)
(62219)
(53651)
企业(53651)
方法(36596)
数学(30944)
数学方法(30629)
(23667)
(23602)
银行(23520)
(22930)
(22019)
中国(20478)
(17398)
业经(17287)
(17172)
金融(17171)
(16704)
财务(16634)
财务管理(16587)
企业财务(15759)
(15270)
理论(14274)
地方(13838)
(13374)
制度(13361)
(12975)
(12959)
机构
大学(278748)
学院(275747)
管理(117889)
(104978)
经济(102240)
理学(99347)
理学院(98310)
管理学(96836)
管理学院(96307)
研究(85518)
中国(77810)
(60339)
(55083)
科学(52405)
财经(42737)
中心(42557)
(42101)
(42062)
(41971)
业大(39301)
(38886)
北京(38502)
研究所(38015)
(35111)
(33712)
师范(33417)
农业(32852)
财经大学(32273)
(31077)
商学(30558)
基金
项目(184655)
科学(144504)
研究(135949)
基金(134204)
(115358)
国家(114371)
科学基金(99375)
社会(83647)
社会科(79181)
社会科学(79157)
基金项目(72074)
(71171)
自然(66093)
自然科(64528)
自然科学(64517)
自然科学基金(63365)
教育(61846)
(59883)
编号(56452)
资助(56208)
成果(45462)
(40647)
重点(40061)
(38213)
课题(37565)
(37113)
项目编号(35724)
科研(35578)
创新(35552)
教育部(35158)
期刊
(115642)
经济(115642)
研究(87591)
中国(54947)
(45759)
金融(45759)
管理(45284)
(44241)
学报(40645)
科学(38122)
(36543)
大学(31154)
学学(29189)
教育(27972)
农业(23474)
技术(23460)
财经(20889)
业经(18055)
(17425)
理论(16930)
经济研究(16754)
实践(15881)
(15881)
图书(15590)
问题(13996)
(13802)
现代(13338)
财会(13327)
技术经济(13316)
科技(12736)
共检索到424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投贷联动作为商业银行"股权+债权"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创新,呈现出风险复杂度高、风险关联程度强、风险投资期限长等风险特征。为有效管控投贷联动中各类风险,防止风险交叉传染衍生出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坚持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核心原则,贯彻组合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监管层面要建立符合金融创新规律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综合化协同监管体系,并对投贷联动实施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坚守不触碰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底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投贷联动作为商业银行"股权+债权"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创新,呈现出风险复杂度高、风险关联程度强、风险投资期限长等风险特征。为有效管控投贷联动中各类风险,防止风险交叉传染衍生出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坚持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核心原则,贯彻组合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监管层面要建立符合金融创新规律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综合化协同监管体系,并对投贷联动实施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坚守不触碰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底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王鑫泽  
美国、日本等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在监管制度上做出特殊安排,支持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成为服务初创期科技型小企业的典型模式,这对我国发展科技金融,落实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修订斯蒂格利茨的一个模型,证明科技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造成股权投资缺口,使市场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以投贷联动模式增加股权投资,可以改善配置效率,符合社会利益,从而解释了监管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用资产组合的最优化与专业化以及组合跨期最优化证明投贷联动模式具有激励效应,从而鼓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型小企业放贷。最后,本文使用独有的数据来源,实证验证了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有别于非科技型企业,并且证明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功琦  
当前,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损失的重要源头之一,国际银行业正在积极研究加强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方法。本文在定性分析操作风险的基础上,概括性地回顾了国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监管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分析了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健全监管制度框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加大风险管理工具开发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净稳定融资比率是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推出的用于测量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监管指标。本文基于2012~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41家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率,进而从银行业整体和同业比较的角度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转换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建行处课题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龙  周好文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新资本协议实施研究和规划项目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綦相  邵长毅  
在监管部门和国内银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论证、起草、征求意见和定量影响测算,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监管规章。这些规章与指引在准确把握新资本协议实质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银行业实践,建立了一套相对明确、操作性强的审慎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技术标准。本刊特约请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对这些监管规章与指引进行了解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光荣  张磊  
信贷风险是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所面对的主要风险。本文从银行信贷风险理论研究出发,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1998年至2005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份制商业信贷风险也受诸多银行内部微观因素影响,这些影响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表示。监控这些指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银行信贷风险的状态和趋势。基于分析结果,笔者初步提出了完善信贷风险监管与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关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小东  康立  
投贷联动业务作为当前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创新的新型金融工具,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尚无研究对投贷联动业务如何为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进行理论探讨。本文建立了包含非对称信息的信贷模型,在模型中,优质低风险创新型企业因抵押物不足而无法获得融资。我们在模型中进一步引入了商业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发现投贷联动的引入能够有效缓解模型在均衡时的信贷配给现象,让低风险创新型企业获得自身发展需要的股权投资与信贷融资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投贷联动业务开展的关键要素以及该业务的开展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小东  康立  
投贷联动业务作为当前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创新的新型金融工具,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尚无研究对投贷联动业务如何为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进行理论探讨。本文建立了包含非对称信息的信贷模型,在模型中,优质低风险创新型企业因抵押物不足而无法获得融资。我们在模型中进一步引入了商业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发现投贷联动的引入能够有效缓解模型在均衡时的信贷配给现象,让低风险创新型企业获得自身发展需要的股权投资与信贷融资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投贷联动业务开展的关键要素以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柯达  
经济"新常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投贷联动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一方面,投贷联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投贷联动助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英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及美国"小企业投资公司"、"硅谷银行"等模式,为我国提供有益参考。目前,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仍处起步阶段,虽在业务模式上开展了如"跟贷"、"选择权"、"境外子公司"等探索,但在风险管理、期限错配、退出方式、刚性兑付、市场深度等方面面临挑战。本文最后在加强顶层设计、商业银行自身建设及行业自律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投贷联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继红  周仁俊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监管风险与审计定价的关系。我们利用2001—2006年的30个有效样本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单一客户集中度高,资产敏感性缺口大,资本利润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审计费用高;而前十名客户贷款比例体现了贷款风险分散的程度,其比例越大审计费用越低;对于需要维持较高水平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审计师收取了更多的费用。总的来说,审计费用与监管机构认为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强烈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雁  
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较低,但收益与风险始终是相伴随的,中间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时,必须坚持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