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2)
2023(12353)
2022(10358)
2021(9595)
2020(8373)
2019(19335)
2018(19366)
2017(38220)
2016(20664)
2015(23745)
2014(24064)
2013(23747)
2012(22111)
2011(19968)
2010(20229)
2009(19033)
2008(19434)
2007(17869)
2006(15593)
2005(14518)
作者
(61169)
(51127)
(50871)
(49045)
(32524)
(24480)
(23531)
(19660)
(19284)
(18683)
(17361)
(17271)
(16540)
(16369)
(16230)
(15938)
(15709)
(15139)
(14945)
(14812)
(12938)
(12598)
(12428)
(11645)
(11630)
(11628)
(11553)
(11491)
(10458)
(10113)
学科
(79727)
经济(79609)
管理(64701)
(60496)
(51166)
企业(51166)
方法(37067)
数学(31930)
数学方法(31589)
(27434)
(26405)
(23354)
银行(23209)
(21758)
(21630)
中国(21294)
业经(18874)
(17239)
(17225)
财务(17174)
财务管理(17128)
(17086)
金融(17082)
企业财务(16266)
(15367)
贸易(15356)
(15138)
(15053)
制度(15044)
(14817)
机构
大学(301598)
学院(299496)
(120096)
经济(117288)
管理(114155)
研究(98277)
理学(96585)
理学院(95533)
管理学(93942)
管理学院(93376)
中国(81713)
(63702)
(62102)
科学(59272)
(52200)
(50474)
财经(48200)
中心(47761)
(47731)
研究所(45285)
业大(43566)
(43497)
农业(41225)
北京(40066)
(38298)
(38197)
师范(37872)
经济学(37575)
财经大学(35787)
(34488)
基金
项目(191846)
科学(149807)
研究(140577)
基金(138572)
(120562)
国家(119591)
科学基金(101870)
社会(87875)
社会科(83257)
社会科学(83228)
(75022)
基金项目(73081)
教育(65759)
自然(65648)
自然科(64101)
自然科学(64080)
(63055)
自然科学基金(62979)
编号(58372)
资助(57159)
成果(49446)
重点(43356)
(43109)
(40008)
(39945)
课题(39758)
(38799)
创新(37506)
(37408)
教育部(37011)
期刊
(132786)
经济(132786)
研究(90197)
中国(63279)
(52236)
学报(48172)
(47011)
科学(42340)
(41994)
金融(41994)
管理(41396)
大学(36006)
学学(33670)
教育(32855)
农业(29515)
技术(25879)
财经(24989)
(21264)
业经(21144)
经济研究(20983)
问题(17288)
图书(17010)
理论(16695)
(16244)
实践(15198)
(15198)
(14876)
财会(14282)
技术经济(14183)
(14113)
共检索到461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以金融产权的特征与非对称信息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的萎缩为逻辑起点,说明了金融市场萎缩对商业银行、投资者以及社会(政府)利益的损害,阐述了信息劣势方借助信息甄别行为,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消除非对称信息,消灭金融市场萎缩现象的问题。指出,由于投资者信息甄别行为的规模不经济以及外部性问题,致使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主体是政府而非投资者;提出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目标是形成对商业银行的分离均衡,遵循的原则是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边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雄元  严艳  
当市场失灵经济陷入困境时 ,经济学家会寻求政府的庇护 ;当政府管制过严时 ,经济学家又会反过来寻求市场自由的回归。市场和政府是相互依赖的经济调节手段 ,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存在合理理性。强制性信息披露作为政府对会计的一种干预也存在一定的度 ,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考查了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合理程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玉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已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大循环之中,金融业要逐步对外开放,国际、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的互相渗透及联动效应,迫使国内银行改善资本结构,改变管理体制,并要求我国的会计标准和信息披露规则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当商业银行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小于政府按照市场效率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时,商业银行就产生了违规披露信息的动机,违规披露信息数量是两者的差额,是其违规披露信息的可能最大数量。但政府不会容许其存在,会通过提高执法严厉程度减少它,减少的最优数量决定于强制商业银行减少违规披露信息导致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这表明,剩余的违规信息披露数量是政府所容许的,是商业银行的最优违规信息披露数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靖  韩凯  姚苏芮  
表外业务的复杂性、隐蔽性和破坏性等特征给监管层带来极大的挑战,出于风险和有效监督的考虑,需加强在利益相关者、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本文通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披露研究,找出我国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并给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和信息披露框架,为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创新的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领域提供借鉴,为我国的相关监管部门在法规的制定上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启松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问题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大问题。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显示,在完备的信息条件下,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将实现高效率均衡,社会福利也会实现最大化。反之,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将下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  高智贤  
通过剖析央行利用信息披露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调节信贷规模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央行信息披露非对称性行为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2年36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支持了以下结论:央行信息披露显著影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二者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信息披露与实际干预共同作用于银行信贷,导致繁荣期和萧条期信贷管理的不一致以及央行信息披露的非对称性。因此,中央银行应当挖掘信息披露与实际干预的配合机理,对二者加以灵活运用,以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卫兵  亓帅  
最近两三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快速发行结构性存款产品,超过了同期外资银行的发行数量。但是由于其发展尚未成熟,银行端的操作与信息披露工作并不完善。尤其是在信息披露方面,各银行的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得银行自身及客户难以进行更好的风险防范。本文在分析上市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信息披露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不足并提出了有关建议,旨在促进信息披露的风险防范作用充分发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秀林   穆争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邱铌  
强制性ESG信息披露是助力实现“双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有力举措,其能够缓解证券市场信息失灵,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促进企业正向发展并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在制度设计上,应平衡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收益,防范披露过载和披露不足,兼顾信息的可比性和灵活性,协调好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关系,并理清与“重大性”标准的关系。以此为指导,通过明确强制披露的范围,结合中国国情统一披露标准,优化披露方式的选择,鼓励自愿披露作为补充,重视第三方评级和鉴证机构来改善披露质量,构建强制性ESG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在中国加入WTO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准备股改上市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适应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意义重大。对照国际银行业的通行标准和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仍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本文在归纳巴塞尔委员会和国内相关监管部门对上市银行信息披露要求的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快完善对风险管理定量信息、非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和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充实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要素,并妥善处理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关系;通过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树立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市场地位相称的上市公司形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晓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表外业务因其具有形式灵活、交易集中、知识含量高、对资本要求低、盈利大、透明度低等特点.从而成为了解决商业银行盈余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表外业务兴起的同时.由于其不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金额的变动。而是利用自身较高的信用将企业的风险转嫁给自己.从中赚取回报.所以这些业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对银行的经营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基于管理工作的基础性要求,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也就自然成为了银行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晏忠  
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营,使得其原有的信息保密制度被打破,特别是上市商业银行被严格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使之成为完全的公众企业,但由于长时期商业银行原有的运行制度不容易被打破,造成信息披露制度不能很好地被执行。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和原则,提出了商业银行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的配套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林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经验,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规范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足及改进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