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8)
2023(5256)
2022(4219)
2021(4058)
2020(3578)
2019(7774)
2018(7524)
2017(15338)
2016(8146)
2015(8698)
2014(8892)
2013(8786)
2012(8136)
2011(7288)
2010(7279)
2009(6874)
2008(7114)
2007(6400)
2006(5508)
2005(5308)
作者
(23234)
(19090)
(18889)
(18276)
(12378)
(9210)
(8797)
(7357)
(7336)
(7068)
(6682)
(6525)
(6236)
(6174)
(6078)
(6037)
(5670)
(5629)
(5457)
(5454)
(4874)
(4547)
(4487)
(4417)
(4375)
(4353)
(4310)
(4138)
(3885)
(3699)
学科
(27484)
经济(27442)
(24453)
管理(20547)
(18850)
银行(18705)
(18394)
企业(18394)
(17383)
(15616)
方法(14357)
数学(12775)
数学方法(12662)
(11671)
金融(11671)
(10828)
保险(10736)
中国(10633)
业务(10420)
(10197)
制度(10192)
(9805)
银行制(8722)
(6911)
财务(6907)
财务管理(6888)
企业财务(6592)
(6230)
(6038)
业经(5911)
机构
大学(108324)
学院(106824)
(45556)
经济(44493)
管理(40783)
中国(39414)
研究(36532)
理学(33666)
理学院(33281)
管理学(32717)
管理学院(32497)
(26786)
(22958)
(22418)
银行(21447)
科学(20711)
财经(20612)
(19959)
(19572)
中心(19017)
(18898)
(18404)
(16894)
研究所(16464)
(16427)
金融(16199)
财经大学(15866)
农业(15590)
经济学(14956)
北京(14768)
基金
项目(68365)
科学(53824)
基金(52000)
研究(47518)
(45493)
国家(45109)
科学基金(38761)
社会(31256)
社会科(29640)
社会科学(29630)
基金项目(26963)
自然(25958)
自然科(25428)
自然科学(25420)
自然科学基金(25014)
(24788)
资助(22485)
(21691)
教育(21404)
编号(17663)
(15785)
重点(15258)
(14911)
成果(14626)
(14040)
教育部(13719)
科研(13631)
国家社会(13322)
创新(13239)
(13232)
期刊
(46490)
经济(46490)
研究(39386)
(33748)
金融(33748)
中国(22247)
(21391)
学报(17156)
(17086)
科学(15576)
管理(15256)
大学(13057)
学学(12690)
财经(10616)
农业(9352)
(8823)
经济研究(8277)
理论(6878)
技术(6637)
教育(6590)
业经(6448)
实践(6338)
(6338)
国际(5716)
(5483)
问题(5466)
财会(5389)
农村(5165)
(5165)
(5134)
共检索到176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田勇  曾阳阳  
商业银行需要高度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防止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过度膨胀2011年以来,央行已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两次加息,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哲  邵华明  
本文基于HP滤波法和2007—2016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使用流动性错配指数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测度,应用面板门限模型对其与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大规模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而小规模银行相应业务的发展却会导致流动性错配程度加剧。这种效应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小规模银行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的效应强于宽松货币政策时期,而大规模银行的相应效应仅在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显著。监管当局既要重视规模效应,又需结合货币政策的状况,还应关注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的差异化效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里阳  
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自身发展特点出发,探讨同业业务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如"虚拟性"放大流动性、同质性、过度依赖期限错配、监管不足等,基于此提出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五项对策:将同业资金纳入资本拨备范畴、积极维持资金稳定性、加强同业资产顺周期性监测、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加强同业业务制度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青青  陈艺璇  曹前进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43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涵盖表外业务的测度指标时,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单位资产流动性创造分别为0.413、0.567和0.452。(2)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流动性创造总体上呈显著负相关,并主要由城市商业银行推动,表现出"金融脆弱挤出效应";两者关系显著依赖于风险水平,且风险水平越高的银行抵消"金融脆弱挤出效应"的能力越强。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针对银行的异质性实行差别资本监管,以充分发挥其流动性创造能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雅丽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更加依赖金融市场,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甚至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突然转化。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需要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者以及商业银行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怡楠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流动性过剩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银行风险意识和管理的变迁影响了其流动性状况;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增加了各种风险的暴露程度,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商业银行可以金融创新为核心,通过资产负债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将解决流动性过剩与加强风险管理结合起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林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周林在商业银行的各类风险监管中,流动性风险往往不被重视。笔者认为,不能因为短期内不会发生就不去对其进行管理,而且,在我国也不能排除其出现的可能性,所以要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措施,从根本上防范流动性风险。一、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丹尼斯·黄  
美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续)丹尼斯·黄(三)综上所述,美国银行的流动性既可以储存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又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一般而言,衡量储存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较为容易,因为它不像从货币市场购买资金那样涉及到信心等心理因素。运用负债管理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付强  刘星  计方  
本文在对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0个流动性监管指标,采用方差最大化组合赋权评价方法,对14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排序。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较好,大部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处于适中区域。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偏高,需要加以防范;四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适中,经营状况良好;深圳发展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较低,经营非常稳健。部分商业银行拆入资金比率和贷款存款比率升高等给流动性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祥  李晨  
传统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从资产和负债角度展开。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目前市场运行情况,从制度缺陷、同业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三个角度,展开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能帮助商业银行决策者科学判断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冲击、承压能力及传染性风险,制定恰当的流动性管理决策,可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假定在存款准备金上升和存款流失的压力测试情景下,通过分析流动性缺口率、备付金率、存贷比等相关流动性指标变化对其影响程度来评估城市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其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京华  
随着经济货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及特征 ,并提出了关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具体设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鸿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优质资产荒"将持续,部分银行或将同步面对"资金荒"。相比前者,"资金荒"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在当下更为严重、恶劣和直接,流动性不足带来的恐慌预期将造成挤兑,并在依靠资产变现、抵押、拆借或央行救济等方式获得流行性补充前即造成银行技术性破产,同时将风险扩散至整个金融市场,引发严重系统性风险,因而流动性风险管理早已成为监管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之核心。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因各种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红光  刘平  黄培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鹏  由华  
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银行倒闭风险大多是以流动性枯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尤其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流动性风险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直接促使巴塞尔委员会对流动性监管原则进行重大修订。笔者从梳理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发展变化入手,分析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变动历程,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发展演变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经营以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为主,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其占比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银行资产规模较小,负债途径单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